常识积累(102)
终将渡过时间的海
01
01
下列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及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拔河时,手长久握住绳子会发烫——摩擦生热
B.运动员举重前在手上擦“白粉”——增大摩擦力
C.跑到终点后会继续向前一段路程一一受惯性力作用
D.球从越高地方下落反弹越高——力的相互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A项正确,拔河时,手长久握住绳子会发烫,是因为摩擦生热,即相互摩擦的物体表面分子相互碰撞的过程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项正确,运动员举重前在手上擦“白粉”即镁粉,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项错误,惯性不是力。跑到终点后会继续向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惯性力”“受惯性作用”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D项正确,球从越高地方下落,对地面的冲击力就越大,地面对球力也就越大,球反弹的越高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02
下列与现代通讯科技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密度无线网络技术是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之一
B.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逻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路由器可以根据信道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
D.无线局域网利用射频技术进行通信连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A项正确,5G移动通信标志性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超高效能的无线传输技术和高密度无线网络技术。
B项错误,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逻辑信号,再通过不同的二进制序列来表示所有的信息。
C项正确,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
D项正确,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介,利用射频技术实现局域网的全部功能,是一种更灵活、建网速度快、适合移动办公及有线网络难以达到的接入方式。
03
群星璨烂,纷繁幽深的中国现代文坛的“星空”,革命文艺的“双子星座”最为独特,占着突出的地位。其中有两颗星最为耀眼,他们是谁?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巴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
在现代文坛上,郭沫若是一位经常被人与鲁迅相提并论的知名人士。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和鲁迅一道,被人并称为左翼文坛的两大巨头。到了40年代,他又和鲁迅一样,被人称为“文化运动的主将”。在大陆解放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郭沫若一向被放在仅次于鲁迅的位置甚至被人与鲁迅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拓展】
郭沫若代表作:(1)《天狗》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1920年2月初创作的一首诗,首次发表在1920年7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后收入作者第一本新诗集《女神》。(2)《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政治家屈原的个人遭遇和政治挫折,由陈鲤庭导演的概括了诗人一生悲剧的话剧作品。(3)《星空》是郭沫若创作的诗歌,载于1923年出版的诗集《序诗》中。其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02
04
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以下诗句中,不是描述“大雪”的是?
A.池水渐凉蝉唱稀,长空雁阵岭南飞
B.今年初见腊前白,宠光并与梅花新
C.屋压欲折君勿悲,陇头新麦一尺泥
D.黄河铁牛僵不动,承露金盘冻将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A项错误,“池水渐凉蝉唱稀,长空雁阵岭南飞”出自当代诗人徐书信的《立秋》。
B项正确,“今年初见腊前白,宠光并与梅花新”出自宋朝诗人赵蕃的《大雪》。
C项正确,“屋压欲折君勿悲,陇头新麦一尺泥”出自北宋诗人张耒的《大雪歌》。
D项正确,“黄河铁牛僵不动,承露金盘冻将折”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大雪歌》。
05
关于古代发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男子束发代表成年
B.女子举行及笄礼代表成年
C.剃去男子头发是一种刑罚
D.黄发垂髫,黄发代表老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A项错误,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
B项正确,笄[jī],即簪[zān]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
C项正确,《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古代,头发中承载着父母的精血,所以,人的头发是否损伤,与人的孝义是相关的。不管是男是女,都不能轻易地将头发剪掉,必须留发挽髻。因此,在古代“剃发”是一种很严重的刑罚。在中国古代有种名为“髡刑”的刑罚,就是剃掉人头发的刑罚。
D项正确,黄发垂髫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黄发是指老人的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用垂髫代指儿童。
06
下列古代经济政策属于财政支出政策的是?
A.方田均税法
B.均输法
C.租庯调制
D.相地而衰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A项错误,方田均税法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政策,内容为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不同等级,并确定各等地的税额。方田均税法属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属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
B项正确,均输法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徒贵就贱,用近易远”。即王安石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购买常见的货物作为储备,属于政府购买消费型行为,属于财政支出政策。
C项错误,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服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所以租庸调制属于财政收入政策。
D项错误,相地而衰征是管仲提出的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农业税的财政思想,如果只考虑土地数量而不考虑好坏程度、距离远近情况来制定税收额度,将会造成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相地而衰征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来规定每亩土地的租额。相地而衰征属于财政收入政策。
03
中国古代主要税制介绍
井田制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初税亩
初税亩是我国征收田税的最早记载。这种税收以征收实物为主。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鲁国正式推翻过去按井田征收赋税的制度,改行“初税亩”。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井田之外的私田,从此也开始纳税。这是三代以来第一次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是个很大的变化。“初税亩”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从奴隶制赋税向封建制赋税制转化的开端。
编户齐民
汉代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平民。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屯田制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总体而言,“纳绢代役即为庸”,也叫“输庸代役”。
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朝中叶实行的用以取代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始改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方田均税法
方田均税法是宋朝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等级按亩纳税。
一条鞭法
明代中期的赋税制度。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雍正),又称地丁合一,是清朝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次重大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