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游记:在莱阳照旺庄镇芦儿港村买梨的两次经历
昨天刚发了一篇关于“莱阳梨”的介绍,而本文的内容同样与“莱阳梨”有关。只不过,前者是大面上的情况,类似于科普;而后者是具体的见闻,相当于游记。
游记的具体见闻,发生在莱阳市照旺庄镇的芦儿港村,那里也是“莱阳梨”的著名产地。
笔者比较喜欢吃莱阳梨,以往都是在城里的市场中购买。后来,莱阳当地的朋友建议说,想确保吃到正宗的莱阳梨,最好是到照旺庄镇的梨园里现买现摘。笔者依言而行,2017年的秋天再想吃梨时,就驱车直奔照旺庄镇而去。
照旺庄镇辖区内的村庄很多,不少村都有梨园,芦儿港、西陶漳、发坊等都较为有名。对于这些村庄,笔者起初并无偏好,只是抱着先到哪就在哪买的心态。而从莱阳城区向南,过了古柳、跨过一座大桥之后,最先到达的村庄就是芦儿港(实际上刚才说的那座大桥就叫做芦儿港大桥)。因此,笔者第一次到梨园买莱阳梨,就是在芦儿港村。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笔者和朋友首先找到了芦儿港的村名石碑,根据后面的简志来了解当地的历史。
村志载:“据传,明初王姓由青州迁来建村,建村时因这里多芦苇,取村名芦儿港。”
沧海桑田。适合长芦苇的地带,大概也适合种梨。不知具体从什么年代开始,大片的芦苇逐渐消失,而梨园则取而代之地出现在芦儿港村附近,公路两边就随处可见。其中,有很多梨园的历史相当悠久,不少老树生长至今,依然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子。
对村庄历史有个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就开始寻找合适的摊位买梨。
芦儿港本村梨农摆的摊位,跟中间商的摊位有明显不同。前者一般只摆放为数不多的几箱梨作为示范,倘若遇到买得多的情况,摊主就会下地现摘。
前已言道,因为是第一次去,我们并没有明确的卖家,而是随机随缘,看到合适的摊位就停下问问,觉得好就买。就这样,我们结识了一位叫做王玲香的芦儿港梨农。
实际上,“王玲香”这个名字,是第二次去买的时候才知道的。第一次买的时候,因为彼此陌生,我们聊的内容并不多。除了知道她是芦儿港村人、家里有很多梨园、既有莱阳梨也有秋月梨之外,其他情况包括名字,都不知晓。
那一次,我们去得有些早,秋月梨正当收获期,而莱阳梨很多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此行主要就买了些秋月梨。不过,热情的摊主还是摘了几个莱阳梨请我们吃。我们入口一尝, 果然名不虚传。
打过这次交道之后,双方初步建立了信任感。临别之际,笔者就记下了摊主的联系方式,准备到时候再来买莱阳梨。
不过,好事多磨,由于种种原因,笔者当年并没有再去芦儿港村,而后面几次虽然曾经路过,但却也没赶上莱阳梨的季节。一直到今年秋天,这才拨通了她的电话。
“喂,你是谁啊?”电话那头问。
“你好,老板,我要去买莱阳梨。”笔者回答道。
“好,来吧,我的摊就在村边。”电话那头又说。
一阵简短的对话过后,我按照她说的位置赶了过去,果然看到了她的摊位。
见面之后,我一眼就认出了她,但她却觉得我有些面生。这也好理解,毕竟我只认识这一个芦儿港梨农,印象自然深刻。而每年到这里来买梨的人络绎不绝,我中间又隔了好几年没来,她想不起来也在情理之中了。
见到她有些迟疑的眼神,我就讲述了一下当年来买梨的一些细节。由于当时曾给她拍了一段用方言介绍秋月梨的视频,而她对视频还有比较深的印象,因此就顺带着想起了拍视频的人——也就是我了。
“原来是你啊,好几年没来买梨了。”摊主半开玩笑地说。
“是好几年没来了,这次多买几箱。”笔者也笑着回道。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再去梨园摘梨,我们聊的内容就比较多,从梨园的规模、梨树的管理到梨膏的熬制再到她家里的情况,都了解了一些。也正是这次,笔者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做王玲香。
据她介绍,她是从照旺庄(乡镇驻地村)嫁到芦儿港的。娘家本身就有梨园,而到了芦儿港之后,梨园的规模更大。可以说,她这半辈子,都在与梨园打交道,现在家里大大小小的梨树,加起来有将近一百棵,换算成“箱”(莱阳梨常见的包装箱,容量在10斤左右),大概是两三千箱。
这两三千箱的梨,基本都是靠“回头客”、“客引客”的模式销售。虽然不愁卖,但销售周期拉得也比较长,因此有一些也要送到保鲜库冷藏。
冷藏的方式,虽然可以保障梨的新鲜度,但显然也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在聊天时,这位摊主多次说出了自己的期盼:“当季把梨都卖出去,省下冷藏的费用。”
边聊边摘,笔者要买的梨很快就采摘装箱完毕,又到了临别之际。
与上一次临别时的互相客气不同,这一次,摊主向嘱托熟人那样对我说:“看你拍了不少照片,回去就帮着宣传宣传芦儿港的梨啊。”“没问题。”我也像对承诺熟人那样很痛快就答应下来。
于是,在归来之后,也就有了这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