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老的邮局,原来在这里
今年的10月9日是世界邮政日,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也刚刚举行。说来也巧,武汉三镇现存的最老的邮局,就位于武昌“彭刘杨路”上,恰好是一条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的道路。
民间机构反应快
武汉三镇的近代邮政,始于两个方向,一是外国殖民机构建立的邮政系统,二是民间自发建立的邮政系统。相比之下,官方邮政系统的建立晚了不少。
1866年,清政府总理衙门将驻华使馆邮件(原由驿站代寄)转交海关总税务司办理传送。人们称之为海关“拔驷达”,是英文邮政“POST”的音译。这之后,逐渐产生了各国在海关开办的“客邮”。
武汉最早的“客邮”是1872年英国驻汉口领事馆在汉口英租界天津路2号设立的邮政代办所,除收寄信函、包裹外,还办理汇兑业务。
此后,德、法、俄、日各国分别在自己的租界设立邮局。一开始,“客邮”只受理侨民的邮政业务,后来,逐渐对中国人开放。虽然客邮不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但算是武汉第一批近代邮政机构。
晚清由汉口寄出的明信片
1922年2月1日,汉口“客邮”正式终结。
在外国的客邮还没有对百姓开放的时,武汉民间靠自己的方式构筑了一个强大的邮政系统“民信局”。
1862年,汉口商人始建民信局,按收信地址分上水与下水两条路线,“上水”收寄往长江上游及内陆各地的邮件,“下水”收寄长江下游各港的邮件。
据《武汉地方志》记载:在1882年至1891年间,包裹和邮件可以寄往云南、四川、河北、河南、湖南、陕西、贵州、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14个省和香港地区,按价值大小及路程远近计算邮资。
1906年平汉线贯通后,北上南下的邮件更是享受了专门车厢运送的待遇,形成了一个网络,直达铁路沿线15个主要城市、辐射周边城市。
汉口竹枝词中有一篇,“邮便交通众共欣,寰麻传得到乡村。平安二字千斤重,切莫浮沉学老殷。”展现的正是近代邮政兴起时广受欢迎的情况。当时,这一切跟大清政府没多少关系。
老邮局至今尚存
1896年3月20日,光绪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
1897年2月20日,汉口海关邮局改称“大清官局汉口邮区”。9月1日,武昌地区最早的邮局开办,位置设在今日的彭刘杨路85-86号。
大清邮政工作人员
这家邮局,当时名称为“武昌邮局”,是四等局。辛亥革命后,在1914年升格为二等局。1916年改为一等局。武昌邮局的业务从那时一直延续至1938年武汉沦陷,才告停止。
这期间,武昌邮局在1926年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改建,由美国设计师设计并建造了一栋三层楼的邮政所。同时,区局与支所“合居”,从彭刘杨路85-86号扩展到了今日的彭刘杨路215 号。当时,这里同时是“武昌邮局”和“彭刘杨路邮局”两个机构的办公地点,业务各自分开进行。
当年的彭刘杨路邮局,从马路到大门,还需要拾级而上,半米高的台阶,从门外向里看,地面油光水滑,就连外面,都是水门汀式的。最吸引人的,还是二楼楼顶那近十座三角形玻璃天窗。这样的设计,便于邮局内部的采光和通风。天窗屋顶形成的坡型,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恰巧便于雨水疏散,不易积水。
目前,这座邮局里还保留有当年大楼建成时的四个保险柜。保险柜20公分厚的铁门嵌在营业厅和贵宾室的墙壁上,外观保养得很好,看不出来它的历史。
1983年时,邮局大楼曾有一次维修改造,好多老职工那时才知道,大楼里有着四个保险柜的存在。
地界石碑保留至今
当地还保留了一块地界石碑。最初有一米多高,“邮政地界”四个大字。眼下,只剩下“邮政”两个字了,依然清晰明了。
除此以外,这里还有目前武汉唯一的嵌入式邮筒,也是大楼建成时就有的,一直使用至今。虽然历史悠久,但目前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内部有感应器可以记录邮件投入、邮箱开箱次数和时间。
挺过两次大洪水
20世纪,武汉经受了两次大洪灾,武昌邮局都挺了过来。
第一次是1931年的洪灾,汉口全境浸没,武昌滨江城区也被淹。武汉街道成河,人们只能以船代步,铁路早已轨不成轨,商贩就直接站在齐腰的水中做买卖。
在这种时候,一封家书对灾难中经受苦难的人来说尤为珍贵。当时,在水深三米的街面上,武汉邮政部门租用100条木船沿街划行,收发信件。由于邮局地势较高,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袭。
武汉唯一的嵌入式邮筒
1954年,洪灾又一次袭来。据当地亲历者回忆,眼见大量解放军官兵扛着麻袋,舍生忘死,像下饺子一样在洪水中筑起一道道防线。洪水虽然凶猛,但解放军和邮局工作人员筑起来的沙袋墙将凶猛的洪水挡在了外面,邮局安然无恙。
参考资料
《武昌邮政史话》,武汉文史资料,2014.02.20
《从多元到整合的晚清汉口邮政》,集邮博览,2018.08.15
《中国邮政百年史话》,文史天地,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