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排毒?别再被忽悠了!想排毒就试试专家给的食疗小方

高血压、心脏病、过敏、哮喘、痛风等等都和毒素有关,毫无防范、不知道怎么面对?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排毒,今天,小编就来梳理梳理排毒那些事儿!

杜宏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脾胃病科 感染科 主任

1排毒,排的是毒吗?

一直都在说排毒,总得先搞明白什么是「毒」吧?权威专家提示,人体毒素其实不过是体内多余的垃圾,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的代谢废物滞留;环境中得来的各种污染在体内沉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吸入这些垃圾,五脏六腑及血液或多或少都有贮存,排除得快,算得上健康。如果毒素残留越来越多,超过身体排除功能负担,就会成为体内健康的障碍,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醉酒,体内酒精含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就是酒精中毒。

体内有毒会有这些麻烦:胀气:在肠内未消化的腐坏食物会形成有味道的气体,大部分会被吸入血液中,有些气体也会由肠回到胃,上行到嘴里产生臭味和酸味。便秘便秘是疾病的主要起因之一。当体内有毒废物附着在肠壁时,整个肠子被厚重的黏膜所覆盖,会使消化液的分泌渐少而减低消化力产生便秘。

血管硬化症有毒的废物和脂肪质黏附在血管内阻碍血液的畅通,慢慢地这些血管会变硬、变厚,心脏必须更费力的将足够血液经由这些被阻塞的血管送到细胞内,以致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关节炎和风湿病在关节里面有关节液可润滑关节,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当毒素积聚时关节便会开始肿大,而软骨变干而易碎,慢慢地关节内分泌物完全干掉,而骨头间彼此痛苦的摩擦,形成了'关节炎'。当毒素伤害到肌肉和血管时,就形成'风湿'。

2这些热门排毒法,别被忽悠了!

近年来,“排毒”人群络绎不绝,在纷繁众多的坊间“排毒”方法中,这五种深得人心,那真相呢?说出来,有些人怕是要伤心了!

TOP1:清宿便排肠毒?

真相:排便≠排毒!

权威专家提示:宿便,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积存在体内尚未排出的粪便,它本质就是食物残渣,在排出体外之前会在肠道内滞留一段时间,有一个由稀变软的过程,这是大便形成的自然规律。如果在食物残渣还未吸收完全时吃药通便,反而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大便在排出的同时,电解质、水、营养物质也会随之流失,更危害健康。长期如此,甚至可能导致结肠黑病变。排便和排毒完全是两码事儿,“清宿便排肠毒”纯属讹传。

TOP2:多出汗排毒?

真相:大量出汗易脱水

权威专家提示:不少人坚信多运动多出汗,能给身体排毒,事实并不尽然,汗液中98%~99%都是水和电解质,仅有1%~2%是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唯一能跟“毒”沾上边儿的可能就是这些代谢废物,但这些主要通过大小便的方式排出,汗水里那一点点的量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出汗并不排毒,而是通过锻炼肌群、改善代谢等方式达成,那些寄望多出汗来排毒养生的人,还是及时刹车为妙。

TOP3:喝蔬果汁排毒?

真相:是副作用,并非“排毒”。

权威专家提示:蔬果汁含丰富的活性酶、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作为增加蔬果摄入的方法,当然可行,但要说它能“排毒”则压根没有科学依据。

TOP4:淋巴按摩排毒?

真相:无需按摩,淋巴本是“免疫大师”

权威专家提示:淋巴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组织,当身体遭受外界病原体侵袭时,淋巴细胞便会快速反应,奋起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说,淋巴不需要特别按摩就可自动发挥强大的免疫功效。反倒是随意对淋巴进行按摩,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在淋巴结发炎、肿大时,还对其施以刺激,可能加重炎症。

TOP5:足贴变黑是在排毒?

真相:沾水就变黑,与毒无关

权威专家提示:足贴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网红”产品。睡前将其贴上,第二天一早便会发现大量黑褐色的毒素被吸附出来,但实际上这全是障眼法。足贴中通常含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遇水便会变黑。一觉醒来发现足贴变黑,其实是因为脚底的汗液接触了足贴里的上述成分,而不是所谓的排毒。

人体自身有非常强大的排泄系统,包括肝、肾、胃肠道在内的许多器官,都能将有害物质分解成代谢产物,通过大小便、出汗、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外,不会危害人体健康。那么,我们体内积攒的“垃圾”过多,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3正确排毒,喝它就对了!

权威专家推荐:茵陈大枣汤食材:茵陈30g 大枣10g 冰糖或甘草适量方法:把以上这些食材煮沸后饮用就可以啦。夏天的时候加一些绿豆,可以利胆清热。

茵陈可以清利湿热,保护肝胆

清晨揉腹也能排毒,了解一下:

方法:清晨不要立即起床,顺时针揉腹100次有助于促进排便。

另外权威专家告诉我们,还有三种方法可以辅助我们排毒哦:

水杯常装满——充分饮水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使病原体无法迅速繁殖,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每日粗粮50~150克——研究显示,吃高纤维食物可以减少肠道压力。

每周运动3~5次——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强度以不过于疲劳为宜。

内容来自BRTV生活频道《全民健康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