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猫,“老实”害死人
传说中,猫有九条命,是不容易死的。
但因为猫生性谨慎多疑,最后反而被自己的好奇心害死了。
后来,“好奇害死猫”这条谚语,就被用来告诫人们,不可过于好奇,否则,会让自己惹上麻烦。
今天在这里说的,不是猫的好奇心害死了猫自己,人也不是真正出于好奇让自己惹上了麻烦。
而是人的所谓“好奇”心,真的把猫给害死了。
而且,还是一个平时看起来很“老实”的人。
01
10月19日晚,山西太原一保安,把一只怀孕母猫关在铁笼子里,用开火浇,导致母猫全身70%烧伤,于10月21日救治无效死亡,一尸五命。
10月22日,该男子的父亲出来道歉,称“孩子平时很老实,他只是好奇心比较强。”
虐猫男子被网络爆光后,已被其原所在的保安公司开除。
有些人觉得男子虐猫是道德问题,保安公司的处罚有些过重了,公司无权开除他。
这些人对该男子的行为未免有点认知不足。
虐猫行为是道德问题?
不,是心理变态,是人格缺陷!
平时很老实?
然后突然之间就会做出那么恶劣而另人发指的虐猫行为?
非也,平时看起来很老实的人,不一定真的都老实。
有一些老实人,可能是从小被管制得太厉害了,表面上看起来很老实,其实,心里有巨大的愤怒和攻击性。
虽然男子谎称这只猫是自家养的,但附近的居民都说这是只流浪猫。而且关猫的笼子,用的是一只可以放诱饵的专门捕捉流浪狗和流浪猫的笼子。
可见,男子的行为是有意为之。说猫偷吃火腿肠,到底是偷吃的他家的,还是笼子中的诱饵?
捕捉流浪动物,然后进行虐杀的事,并不是一件两件了。
今年四月份,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范某虐猫的视频,被一个叫“猫七七”的爱心女子在网上爆光。从而揭开了一个虐猫的黑色产业链。
这些虐猫者,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对街上捕捉的流浪猫和冒充爱心人士领养的猫,进行虐待和杀戮,并通过拍摄、贩卖虐猫视频赚取黑心钱,背后场景触目惊心。
如果单是为了赚钱,我想他们一定对那些猫下不了手。虐猫是主要目的,赚钱只是顺带的事。
02
山西太原男子虐猫事件发生后,从网友爆光的照片看,该男子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而出来道歉的是他的父亲。
我们无从得知他的成长经历,但是,通过这么残忍的虐猫手段,可以大致分析出,这位男子为什么“平时很老实”,做出的事却那么离谱?
10月21日壹心理答疑馆有个提问:“用开水浇猫男子已被开除,虐待动物的人是有畸形心理?”。
我在回答中指出,喜欢虐待动物的人,可能曾经也被虐待过。这位虐待母猫的男子,可能是对他的母亲有愤怒,同时对自己也有愤怒。他可能觉得他的妈妈不该生下他,让他过得这么惨,于是把愤怒迁移到母猫身上,并亲手消灭母猫肚子里无辜的小生命。
动物是柔弱的代表。虐待动物人的愤怒,往往都指向女性。
他们在虐待动物的过程中,将画面闪回到自己的童年,把自己代入童年阴影中的施暴者形象,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被虐待的动物在自己的支配下,所呈现的惨状,能让他们获得瞬间的快感。
据阻止山西太原虐猫男子的女士回忆,男子在往猫身上浇开水时,手舞足蹈,似乎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可见,虐猫行为带给了他快感。
网上有一位虐猫者声称:“流浪猫活着就是罪,能杀一点是一点,好玩嘛”。
这句话折射出,他可能觉得自己活着在受罪,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消灭这些不配得,让他觉得很快乐。
童年生活不幸福,在家庭暴力、性侵、尿床等情况下长大的人,都有可能变得失控,形成人格缺陷。
他们大多是在“腔欲期”失去了自己的主导权。
“腔欲期”是一岁半到三岁期间,孩子对自己大小便等身体感觉的控制,关系到跟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关系。如果父母有完美人格和强迫人格,孩子自己的事不能自己说了算,就会变成对自己过度控制,或完全不自控,或过度控制他人的状态。
山西太原虐猫男子,他的父亲说他“平时很老实”,可能就是平时因受控而过度自控,而在另一些弱者面前,爆发出强烈的控制倾向。
这类人往往成为施虐者的高危人群。
03
也许有人说,对动物施虐,最多让人觉得此人残忍,动物可怜,看起来并没有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当虐待动物已经不能刺激他,让他感觉“过瘾”时,他可能会把目光转向柔弱的女人、老人和小孩。
国际上,通过对许多连环杀手的心理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反社会人格,有征服欲,欺软怕硬。初期常从虐待动物、小范围纵火等行为获得成就感,欲望得不到满足后会转向残害妇女与小孩。”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范某虐猫被学校开除后,有网友称,范某扬言要杀1000只猫报复社会!他混入多个救助群,甚至在咸鱼、淘宝、58同城、赶集网,疯狂地寻找领养!
范某某从一个“虐猫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虐猫的社会人”。未来,会不会发展成“虐人的社会人”呢?
虐猫者们会共同组建爱好群进行交流和交易,还会教唆发展未成年人参与虐猫行动。
虐猫,不仅对动物的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对人类的安全发出警告!
山西那位救猫的女士说,她在劝阻男子虐猫时,差点被男子打了,还一直骂她多管闲事,扬言“就是要整死他!”,脸上的表情很扭曲。
这与他家人对他的印象“老实”是不是很不相符?
男子因为所谓的“好奇”,害死了五只猫。那么,表面看起来很“老实”,实际心理很扭曲,会不会成为以后伤害他人,害死自己的隐患?
这一切,好像都不可预料,也无法提前阻止。
男子虐待母猫事件激起公愤后,有几百人在网上给该男子订购花圈,被劝退后,有网友查到了他的老家地址,老家不断收到花圈和寿衣,而老家只有75岁的爷爷奶奶住。这些行为,从法律上说,不但涉嫌恐吓,从道德上看,也不该“诛连”无辜的爷爷奶奶。
而且,以暴制暴,以恶还恶,也会再次让该男子体会到从前的受虐感觉,觉得所有人都对他不好,那么,以后他变本加厉施虐的可能性会更大,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虐猫行为已经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抵制虐猫人,是社会的共识,央视呼吁,要尽快出台禁止虐待动物法。
法制日报在一篇评论中指出,虐杀动物贩卖视频等产业链会以“传播暴力”定罪。
即使没有传播、贩卖虐待动物的视频,就虐待动物这一行为,也是可恶的,必定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重点来了。
光靠制裁,能阻止虐待动物的行为继续上演?
杀一能儆百吗?法律可能起到警戒作用,人的心理冲动是无法预防的。
所以,在立法的同时,对于虐待动物者的心理健康,也要着重关注,这需要有施虐倾向的个人及家庭,与我们社会,共同携起手来。
童年遭到的不幸,可以用心理途径解决,靠向动物下手,向弱势施暴,会两败俱伤。
父母有暴力或强迫倾向的,要注意,在孩子的“腔欲期”不要过度打骂和控制孩子,让孩子的自恋受伤。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的童年可以幸福地度过。
我们的社会,在对虐待动物者的法律约束下,要给予其更多的心理矫正。
除了谴责施虐者,要让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施虐,是一种人格缺陷。他们要做的是,重建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走上施虐的不归路,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
04
结语
据网爆,就在山西太原男子虐猫事件后几天,,巴西一不明身份的黄衣男子,被监控拍下故意纵火烧伤在街头睡觉的流浪汉的视频。
山西和巴西,一个虐猫,一个虐人,虽然对象不一样,性质却可能完全相同。都是一种施虐行为,是人格缺陷所致。
他们有可能平时看起来真的像一个“老实人”,但绝不是因为好奇,而向弱势动物或人群恶意攻击。
靠虐待弱小来发泄心理愤怒的人,可怜可悲又可恨。
残害他们,最终剿灭的将是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