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心理:Ta是你的伴侣没错,但Ta首先是自己。

前言:

亲密关系是世间最大的幻相,表面上是夫妻伴侣,实际上我们都还是孤独的个体,没有人可以和你完全融合,满足你内在的所有需求。

恋爱中喜欢“作”,其实是渴望从另一半身上,将童年缺失的“关注与爱”补回来。

是借亲密关系穿越回妈妈温暖的子宫,父亲的怀抱。

弥补早年被父母忽略、否定甚至打压引发的孤独、不自信、不接纳自己。

这不是爱,这是作妖。

然而丈夫终究不是爸爸,妻子终归不是妈妈。

我们每个人在为爱付出的同时,也需要感受自己是被爱的。

需要在关系里“吃饱”,才能有更多能力去照顾对方。

永远在关系里嗷嗷待哺,是反人性的。

不论是你的丈夫,还是你的老婆,以及你的孩子,他不是一个动物,或者说一条小狗。

你说狗狗过来,那小狗就过来了,你说小狗走开,小狗就走开了。

对方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有“自主意识”的人,所以对方岂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我们和另外一个人结为伴侣,但有时候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我们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伴侣想要的生活。

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对方想要的理想和目标。

面对这种差异,只要我们的内心灵活有弹性,也会有很多处理的方式,比如一方妥协,去跟随另外一方。

这段话,我这里用了两次“另外”,对方是和你一样具有独立意识的一个人。

在异性恋的关系中,要允许彼此的不同是多么不容易之后,想象一下:

当其中一方依旧紧紧束缚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时,会有非常的辛苦。

原生家庭要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信念系统、价值观和世界观负责。

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对异性的观感也来自原生家庭,尤其是母亲对男人的观感以及父亲对女人的观感。

因此,男女关系中要学的重要功课,是能够看见对方不只是个异性而已,还是一个来自家庭信念与价值观可能与你家不同的人,有时甚至是一个来自截然不同文化的人。

我们必须放下完美伴侣的概念,这种概念十分残忍,毫无人情味可言。

40分就很棒了,剩下不足的60分我们用来修炼自己变得更加宽容。

宽容就是爱,非常美好的爱。

你为什么恋爱?又为什么结婚?

扰乱人心的并不是爱,而是对爱的不确定。

那些为了结婚而恋爱,为了拥有家庭而结婚,为了不必孤独而寻找依靠,为了可以结伴而嫁人,为了不想单独面对生活的挑战而找个对象的人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灵魂伴侣的真正意义。
他们的爱,或许一生都没有真正经历过。

那仅仅是一种需求,一种交换。

当然,他们或许很负责任,他们的爱是一种彼此承受的责任。

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只是一个生命没有绽放,没有遇到过自己的灵魂伴侣。

相处久了,你们两个可能为了谁应该去倒垃圾而争吵。

你脑袋里有一个清单,写的都是伴侣的毛病:

你每次叫他帮忙收拾家务,他从来都不去做;

你每次做完饭还要洗碗,他一回来就躺着沙发上看电视从来不帮你……

当你把伴侣的毛病列出清单的那一刻,我们就在内心种下了一个负面的种子。

当这个种子种下去,我们再去看我们伴侣的时候,我们眼中的伴侣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一个人独自生活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我们对于自己的人格如此缺乏了解,也就难怪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找怎样的人了。

不允许如你的伴侣真实,那正是你痛苦的因

亲密关系中,一个人让另一个人“痛苦”的原因是:

你不让他做他,而他正在是他。

这是多明显的事实,而你却看不到,这是痛苦的因。

在亲密关系中有所期待,那是愚者才做的事。

你可以期待,但期待的结果如何?事情按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了吗?

如果事情的变化偶然正和你期待的一致,很好;

当事情的发展和你期待的不一致时,你感觉如何?

期待是不接受现实的存在,期待导致虚妄,期待导致掌控的幻觉。

不幸的是,在爱情里,许多人往往通过要求对方,让对方受苦来确认他的爱。
但愿我们都能在磕磕绊绊中逐渐学会如何去爱,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珍惜相处的时光。

试图操控你自身以外的另一个个体来让你满意,你收到了什么?与你期望的相反。

因为对伴侣的要求,你正在失去你期待的伴侣。
愿我们在爱情里,只运用爱,而不运用你的要求和所谓的权力。

祝你在关系中拥有爱,同时也不丢了自己。

最好的爱情是各自拥有独立的灵魂,分开的时候给足彼此空间和安全感,在一起的时候享受爱情的甜蜜,没有你我可以过得很好,有你,我变得更好。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