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高考作文命题的实际来看,话题或材料中融入哲学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趋向。2021年高考注重融入思辨性,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全国乙卷的的“理想与方向、基础、奋斗”,新高考1卷“体育与效果”,新高考2卷“写人与做人”,浙江卷“得与失”,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事物价值”等都体现了思辩性特色。前些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的“竞争与合作”、全国新课标Ⅱ卷的“现象与本质”、天津卷的“青年与国家”、上海卷“需要与被需要”等,都融入了辨证思考要求,这种命题思路在未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中继续得到体现,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确定为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考试说明》对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的要求,涉及到了哲理与生活的关系,重视对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的培养。哲理话题,需要考生进行“拆解”,即“化大为小”,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下面,的“拆解”示例供大家参考: 汉代的扬雄说过:“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年人追求理想离不开“修身”“矫思”“立义”。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谨记:修身立义塑品格,实干奋斗展虹霓。 时代青年追求理想,需要修身立德,正心诚意。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奉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因为修身立德、正心诚意,是逐梦的基础;立人先立德,成人先成才,欲成一番事业者,必须在道德的土壤里站稳脚跟。厚德载物,尼玛扎西执着追梦,寻求一株青稞以护藏民口粮安全;大德生辉,钟南山院士悬壶济世,心怀人民,疫情肆虐时力挽狂澜。追求理想的时代青年,亦当修人品,砥德行,提升精神境界,勇攀理想高峰。 时代青年追求理想,需要深明大义,胸怀祖国。“立义为的”之于当代中国青年,就是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具有担当时代重任的实力与行动。建筑学家黄锡璆,与百废待兴之际毅然归国,总是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每一张图纸都承载着他的家国梦想;“量子鬼才”陆朝阳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做量子“百年老店”的传承人;龙芯发明者黄令仪,为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坚定迈向芯片发展的长征路,投身半导体研究半个世纪,每一块芯片中都凝聚着黄老师的辛勤汗水、爱国情怀。他们将青春融入祖国的梦想,为了民族强盛之“义”,求索奉献。我们青年人,也应该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行,胸怀大义,乘风破浪,奔赴远方。 时代青年追求理想,需要孜孜不倦,实干奋斗。“为者常至,行者常至。”梦想,用奋斗去打磨,才会闪亮;梦想,用汗水去浸润,才会绽放。韦慧晓,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在脚踏实地的奋斗和百折不挠的坚韧中成长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副舰长。“莫道今日精卫少,且邀他日看海平。”吾辈青年,亦当躬行千里,为理想不断进取,牢记“实干兴邦”的古训,用不懈的奋斗,实践富国利民的担当。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荆棘丛生,波诡云谲,吾辈当穿花寻路,以修身为基,以立义为瓦,以实干砖,构筑自己的理想之城,在时代发展的大潮里一展虹霓! 1.切合题意,感受深切。文章引入试题材料,作为思考的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修身立义塑品格,实干奋斗展虹霓”的观点,行文逐层展开,皆能切合材料之意,阐述个人深切感受。 2.论述集中,论证有力。文章紧扣理想话题,就如何实现理想的问题展开横向论述,设立“时代青年追求理想,需要修身立德,正心诚意”“时代青年追求理想,需要深明大义,胸怀祖国”“时代青年追求理想,需要孜孜不倦,实干奋斗”三个分论点,分别指向“修身”“立义”“奋斗”三个方面,论点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而以我观之,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的,即使它没有立刻被世人所认可,经过了时间的千淘万漉,其深刻的价值也会自然而然地展现于人们面前。 为什么有些有价值的事物需要时间的沉淀?因为这些事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前瞻性,而人们仍以当时落后而陈旧的思想去看待,由此便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梵高的画作、屈原的理想、哥白尼的“日心说”等都是在其去世许久之后才被人们发现价值的。普通的大众需要一定的时间跟上他们的脚步,在慢慢理解、摸索的过程之中才能发现其中深刻的价值。 在李大钊生活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时期,大多数国人在迷信愚昧、思潮泛滥、混浊不堪的精神世界中生活。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具有先进性、超越时代背景的事物,与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有差距。李大钊作为中国第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就承担起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的任务。他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尽管当时很多人并不能对此产生共鸣,但随着实践的验证、时代的更迭,人们对于事物也有了更多的探讨、更全面的认识,这一有价值的思想理论今天已成为我们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 但是有时,影响人们看到事物价值的,并非时间,而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一代诗圣杜甫,在他所处的时代默默无闻;与其同时期活跃在诗坛上的李白却声名鹊起。为什么同样才华横溢却声誉迥然?主要在于盛唐之时,人们更偏好于观看李白笔下浪漫瑰丽的美好事物,而杜甫诗文中所展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那时显得格格不入,他的诗文似乎不符合盛唐的诗歌主流,因而他的诗作并不大受人推崇。 直到宋朝,儒学复兴重回统治地位,因杜甫诗文中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十分贴合儒家的济世思想,人们才逐渐看到了这个在历史的角落中泛着微光的诗圣,他的诗作才被人重新拾起,奉为圭臬。 可见价值从本质上而言,属于人们主观上的认识,它会随着时间、环境和时势而发生改变;而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是不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应是劲草,在任何疾风的吹拂之下都屹立不倒,它应是黄金,在岁月的淘洗中永远闪亮发光。 对于我们而言,有些事物的价值,以我们局限的认知并不能完全理解,我们便要防止在认识事物时过于片面化、简单化。同时,我们也要相信有价值的事物,经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之后,终有一天也可以熠熠生辉。 本文思维辩证,各尽其妙。在论证了经历了时间沉淀之后,人们认识了事物价值的观点之后,又从时代背景的视角,来阐释时势对事物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但都统一于时间的范畴。显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和思考的深入。 文章缘事说理,深入浅出。结合具体的经典事例,深入浅出地分析经时间沉淀后事物的价值被人们所认知的理由和原因。这种缘事说理的方法,很容易贴近读者、拉近读者而引发观点共鸣,不失为考场作文有效的策略和实用方法。 亲爱的外国朋友,为了让你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我想就“共享单车”与“一带一路”这两个你们所关注的热点作一番解读。在我看来,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一带一路”,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前者在微观上改变生活,后者在宏观上影响民生。 你们可能觉得很诧异,“共享单车”是那一门子的传承与创新呢? 首先,是信用的传承。“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社会做人的伦理准则,而“信”指的就是“信用”。“共享单车”既是一种“共享经济”,又是一种“信用经济”;其次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的传承,“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共享单车”秉承的是“低碳出行”理念,而“低碳出行”正是追求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啊。而这种“信用”意识、“天人合一”意识与时俱进,以“共享单车”为载体,共享服务,共享经济,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何尝又不是一种创新? 当然,“共享单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自加锁、蓄意破坏、改装兜售等。这些问题跟企业“野蛮化”的发展模式与受众素质参差不齐息息相关,随着共享单车管理的逐步规范,相信这些现象会逐步减少。 从传承来看,“一带一路”来源和依托于古代丝绸之路,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中华文明作为一个庞大的种族,把和平非攻、共同发展等原则变成了不可动摇的“文化契约”,根植于千家万户的每一个人的心中;而“一带一路”正是本着以上原则,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和沿线文明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沿线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对此有着深厚的情感认同,三年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感的认同不可或缺,这是一种情感的传承。 从创新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一方面紧密与时代结合,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最新的技术促使道路联通,进而带来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互利共赢,成就新的文明交往之路;另一方面提出了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的要求,从而更主动地促成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谐相处,充分实现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当然,共建“一带一路”会始终面临各种难题与风险,但我坚定地相信,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基因传承的我们一定能创新地解决各种难题与风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铸就盛世华章。 【一针见血】文章以追问的形式,将观点的两个名词:传承与创新,与材料中的关键词:"共享单车""一带一路"相结合,回环解析。 海阔天空,我们只看到了鸟儿自由地飞翔,只看到了鱼儿自在地游弋……却忽视了万物生生不息,自然更替的规律。一切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微观具体的,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惟有形状、色彩而已,而事物的本质,仍然是扑逆迷离,无踪可寻,一个又一个难题,正等着一群有为之人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从现象到本质,到底会有怎样的火花,我们一起走进“二战”,一起探究战机背后的故事,一起来探究事物的本质。 战争频发,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少就加强那个部位。从统计学角度来说,飞机各部位受损的可能性相同,这就像子弹射人一样,射中头,身子及脚的概率相同,射中身子或脚,人可能生活,若直击头颅,其生还几率低之又低。而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这样的本质,忽略了飞机返航的可能性,但作为统计学家的沃德敏锐发现了这一点,挽救了大批战机。 无论是战争中面临的层层险阻,还是意见中产生的各种分歧,都需要当事者泰然处之,剖析内涵,避免产生因表象迷惑或造成的错误,恰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带给我们的哲理一样,眼前的灰烬并不代表什么,只是为全新生态系统的次生演替提供原料,来年又会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盛景,万物枯衰荣辱,更相演替,生命的本质也从表象中慢慢衍生,透过现象,才发现:这个世界,不仅多彩,而且精彩。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探索中国复兴之路,几经挫折,而近代能提上桌面的,大概就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但经大波浪后又平静的,想必就是维新运动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光绪皇帝,主张者康有为及戊戌六君子,其主导思想就是学习西方文化,模仿其制度,以达到维新的目的。他们认为,大清朝之所以落后腐败,是由于管理不得当,经验不充足,他们,看似在变革,却将这个孱弱的封建王朝推向了不归,他们忽视了封建制度根本的腐朽,最终只能落个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壮烈牺牲的结果。 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会迷失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才能客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切迷离,都等待揭示,让我们一同拨开云雾,探求本质的真谛。 【一针见血】深入分析了试题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探究事物的本质”,观点准确地概括了材料内容,切合高考命题要求。 一曲琵琶清脆灵动,一段古琴婉转悠扬,简约却不枯燥,如是徽州白墙黑瓦的马头墙,抑或是宣纸上几点墨染,没有斑斓色彩,却意境深长。 懂行的音乐人或许会说,在民乐的合奏中少不了一台西洋低音大提琴,以增加乐声的音域。而民乐大家们却依旧向往着单音古乐的旋律,与那一弹一和的极简主义。 中国之味在于情。不同于西洋乐对金属的磨砺,民族乐更注重木竹的本音,没有那般恢宏的交响曲,却是柔中生刚。浅浅的宫商角徵羽,不如七音复杂,却能奏出丰富的旋律,曲中生情。 中国的文化早已和世界接轨,并且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一个基点。江南文化圈里,自外国传教士来华后,便被世界各地传为佳话。布衣百姓精耕细作,小衫童子山林采药,渔夫晒网,樵夫拾薪,自给自足,其乐融融。宛如是世外桃源,又抑或是乌托邦情缘。而当下的中国,则是需要走出去,传播中华文化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式。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课程,讲中国话。中国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媒介,互动了中外,促进了对外贸易,活跃了政坛交流。 但当我们穿上了异国的衣裳,吃起快餐,倾听异国人的谈话时,却蓦然发现,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似是比我们更多。而当我们再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时,也确实更能感受到它的美,被异乡的新事物吸引是人之常情。海派文化遇上传统文化,其产生文化冲突是必然的,而传统文化深埋在人心深处,时常被忘却。身为文化的主人,却没有很好地传承,最终造成的是几代抑或是几十代中国人的损失。 中华文化的继承依旧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闭关锁国固然行不通,对外交流融会贯通却依旧要防备文化侵略。对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学一门民族乐器,听一曲黄梅戏,去一次古城游历,都是当下能实践的方式,以培养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情怀,胜任中华文化的主人这一角色。中国味依旧在中国人的心中,只需我们去更好地唤醒。 寻找中国味,是经历了岁月淘洗,游遍了异国他乡后,一代新中国人的觉醒。如同《雪山春晓》中长期被黑夜覆盖的白雪,重新被朝阳照耀一般。寻找中国味,重振民族风,唤醒中国魂,任重而道远。 【一针见血】作者将本土音乐与异域音乐进行对比,从中凸显中国味的与众不同,以及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与交往中所发挥的作用。 竞争,是向上的齿轮;合作,是前行的润滑剂。生活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没有竞争,就会缺少激情,没有合作,就会陷入孤立;只有让竞争与合作同行,才能激情高歌、和谐发展。…… 竞争不可回避,竞争双方也会因磨擦而火星四射,然而,刀光剑影,龙虎相斗,只能是两败从伤。“退一步海阔天空”,倒不如用美德的雨露去熄灭那四射的火星。蔺相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外交重任,赢得了赵王的宠信和器重,被“拜为上卿”。于是,居功自傲的廉颇,扬恶言,辱相如。面对廉颇咄咄逼人的攻势,蔺相如却能隐忍避让,表现出宽容的雅量,“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美德。蔺相如的宽宏大量,让你死我活的竞争,化作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到了一个地球村中。竞争不可避免,合作亦是时代的呼唤!近年来,中欧双方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合作。德国的精品汽车、法国的白兰地、英国的珠宝流动成中国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的唐装,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也活跃在欧洲炫目的舞台上。聆听远古驼铃声声,罗马贵族穿上锦丝的欢笑,喜看中欧文化交流共荣。双方在竞争中掺入了合作的油彩,让双赢成为画幅上最为亮丽的风景。 【一针见血】采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既倡导“竞争”,又鼓励“合作”,“竞争,是向上的齿轮;合作,是前行的润滑剂。生活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没有竞争,就会缺少激情,没有合作,就会陷入孤立。 当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机器人变行更加更强壮、更聪明、更博学、做事更高效的时候,人类将如何自处?害怕被取代,就此止步不前?不,这并非应对良方。我以为,人工智能并不足畏惧,我们应当大力促进其发展。当下,正是难得的良机,我们需要借此东风,让人工智能研究扬帆起航,帮助人类到达更加幸福的彼岸。 很多人之所以恐惧人工智能,是因为它日趋全能。一切自有机器来做,那人还能做什么?这种茫然会让人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存在,但若说人类要因此毁灭,就有些杞人忧天了。本质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是生产力的飞跃,这一变革起初也许会让人不适应,但最终会有益于人类的生存。 时代在进步。几千年前,当古人因为亲人、爱人的一次远行而不得不登楼远凝望,盼云中锦书时,不会想到今天,我们可以通过QQ、微信等各种即时通信软件瞬间横越五湖四海,见“屏”如面。科技让人们的感情交流更便捷,而人工智能是人类合理、谨慎地发展科技带来的硕果。机器永远是服务于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了人工智能,生活中,我们可以把自己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和机器对话,可以让机器提供各种娱乐服务以及优质医疗服务;工作中,机器可以代替人们完成那些高危工作,可以探索人们到达不了的地方……当今时代,人工智能依然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风口,稍有远见的国家都已然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发非曲直。未来,谁在人工智能上失了先机,谁就会发展中步步落后。 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当其时。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已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著名高校南京大学正式宣布开设人工智能学院,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就业市场上,人工智能类专业的人才被多家企业争抢……从国家到社会,人工智能的前景无限已经成为共识,人们无比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人工智能推进到更高的水平,使之在经济、教育、娱乐、医疗、科研各方面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的生活更舒适。 当然,剑分两刃,也可以伤人。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不能得意忘形,在追求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 只是,切勿因为工具的两面性就因噎废食,拒绝发展。人工智能并不足惧,只要我们端正态度,在人工智能的领域扬帆起航,全力以赴,就能让其更好地服务人类,早日实现和谐美丽的中国梦。 【一针见血】既充分肯定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指出发展人工智能过程中不要越过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的底线,具有辩证思维的色彩。 “世事难穷,人生无定,偶然蓬转萍浮。”在这千变万化、纷繁芜杂的世间,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静度日月长;有的人选择顺应潮流,欢唱风云变。这两种选择并无对错之分,因为它们是两种通往星辰大海的方式。 毕淑敏曾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诚如斯言,不少作家将拥有“优等的心”作为人生信念。阎连科发表中篇小说《年月日》引起文坛关注,但他摒铜臭之扰,弃名位之争,不在读者的追捧中迷失自我,以一部《日光流年》再现中国农民的拼搏与奋斗,登上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再如作家路遥,他写作的时代正是中国文坛风云际会、旗帜如云的年代,一名作家很难不被那一浪高过一浪的舶来的先锋思潮裹挟而迷失自我,但路遥以其独具的文化定力捍卫了自己的创作品格。一部《平凡的世界》充满了路遥式的人物特色,平凡的人物依然创造了不平凡的世界。每个作家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写作特色,如果完全按照读者的意愿创作,作家就会逐渐丢失自己的创作初衷。与此同时,由于读者的意愿与呼声容易产生群聚效应,那些被读者左右后产生的作品也就不免会千篇一律,最终将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可是,我们是否就应该对读者的呼声充耳不闻呢?这种做法未免太过极端了。作家的作品是为读者们呈上的一道道精神菜品,而读者是这些菜品的品鉴师,他们的一些想法与意见能助作者改善这些菜品的味道、营养、卖相等。所以作家在写作时,既要坚持初心,保持自己的创作特点,也要偶尔倾听读者的呼声,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益的意见去填补创作中的漏洞,最终让自己的作品成为被后人珍视的经典。 如果说生活是一部作品,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作家。对于我们的作品,有的读者会大加赞美,有的读者会恶语相向。在此情景下,我们对待生活这部作品就要像作家对待他们的作品那样,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轻飘飘的一句话而牵着鼻子走,也不必纠缠于那些人云亦云的言论,更不必沉溺于那些不善的言辞。同时,我们也需要倾听那些美妙箴言,它们会助我们走出生活的迷茫,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最终使我们通往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阐述作家不应“被读者左右”,而应“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通往星辰大海;而后辨证地阐述了作家也要注意“倾听读者的呼声”的道理。 何为自然本性?中国古代先哲说得很形象:“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种生存本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换言之,人类在满足了物质层面的自然需求之后,还需要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人类从“需要”这一本能迈向“被需要”这种更高级的需求,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需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心爱的人,用一颗真心换另一颗真心,这种“被需要”是甜蜜的;凌晨三点在魔都的写字楼里打拼,用青春、努力、汗水赢得团队的尊重,这种“被需要”是有尊严的;在公益平台上用微薄的捐助挽救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这种“被需要”充满良善,也是幸福的…… 在孤独的人生旅途中,如果这种“被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人生或许会成为一场自我放逐,甚至是自我毁灭。屈原空怀对楚国的眷恋和对楚王的忠诚,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感受不到来自君王的信任。他“被发行吟”,留下“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的喟叹,自沉于汨罗江。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又何尝在她那个年代感受过“被需要”?她求尊严而不能,做奴隶而不得!无论是伟大如屈原,还是平凡如祥林嫂,都遭遇了“被需要”的意愿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哀哉!痛哉! 反之,一个人如果得到社会的需要,这种“被需要”就会凝结成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感。在“国家要放个'大炮仗’”的呼唤下,邓稼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发工作中,在青海茫茫戈壁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核基地,原子弹这个“大炮仗”也终于在戈壁滩上放响。风云人物因“被需要”成就伟业,普通人也能由“被需要”实现人生的价值。石家庄的助产士李霞在“双高(高强度高压力)”工作中做出“高成就”,一手托起两条生命的“被需要”,这种责任感成为她奋斗的动力。国家、民族、社会对个体的尊重与需要,让英雄与普通人都找到了生命的闪光点。 历史的车轮驶入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新时代的青年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更要“被需要”,努力向时代展现自己的理想、责任与担当,成为伟大事业的参与者。 被时代、国家、民族“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幸福源泉。 “人类从'需要’这一本能迈向'被需要’这种更高级的需求,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声明 本文内容由鲜素材(xiansucai8)精编精选,内容来自焦文林高中语文精讲,直接来自大海边看语文。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微信411121865,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