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历史和现代产区分布
武夷岩茶历史和现代产区分布
武夷茶 07-17 23:12 大
一、历史上的4个茶类区:
(一)岩茶(乌龙茶)区:名胜区内岩山茶地及相连的周边茶地;
(二)红茶区:桐木正山小种红茶区:桐木高山茶地;
(三)绿茶区:桃李园(河洲沙地茶园);
(四)龙须茶区:主要八角亭一带。
二、历史上武夷岩茶区的区分
(一)正岩茶产地:
分布在牛栏坑、慧苑坑、大坑口、九龙窠、竹窠、流香涧、悟源涧等“三坑、两窠、两涧”及内外鬼洞等地。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83~29.47%,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且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正岩茶的“茶土”,土层厚,富钾、锰,土壤酸度适中,土壤多砾质壤土。
(二)半岩茶地:
分布在青狮岩、碧石岩等,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铝含量较多,钾含量特少,酸度高,质地较粘重。
(三)洲茶地:
主要是上述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范围较广泛。
林馥泉曾把山地茶园土质分为青狮系和企山系两系。青狮系以青狮岩附近较平坦的黄壤缓坡地为代表,企山系指位于岩崖壁脚之谷地,母岩棕红色,列为棕壤类,以企山附近茶地为代表。然而由于名胜区内陆形复杂,土地零星,此种分类法使用较少。
三、现代武夷山茶区的区分
2002年3月,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区域界定为武夷山市行政辖区全部范围2798平方公里。全市分为名岩区和丹岩区两类。名岩区系指崇阳溪以西、黄柏溪以南,南星公路以北之风景名胜区内;其余广大地区为丹岩区。不同区域土壤类型所产武夷茶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所产茶类和茶叶产品质量等级之不同。
微信公众号:wyscttea
小编微信:wysevens
新浪微博:@茶人铭錵
武夷山传统茶文化,推崇健康饮茶、科学饮茶
文/by:武夷山市刘官寨茶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