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谈一谈
找我咨询的家庭,一大部分是源于亲子冲突。
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孩子却有自己的生活主张。达不成一致,就有了冲突。心理咨询师看到亲子冲突,往往倾向于的解决是:父母认输,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道理讲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路是人家自己的,你不放过他也没有用。终究是要接受人家有自己的人生。
但是很多父母也表示了:不能接受。
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不可理喻,不要先想当然地把父母当成反派。如果你在咨询室里见过这些父母,听他们一诉衷肠,就会知道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忧虑也同样深切。
比如有些父母这么说的:「我接受他学习成绩不好,但至少他要努力呀。他努力了不是这块料,可以,」通情达理吧?接下来是:「但他现在是好逸恶劳,一有困难就逃避,这种意志品质做什么都不成呀!」听着也很有道理。
当然了,孩子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道理都是从经验中来的。经历不同,隔离了人与人的相互通情。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假设一位大城市的中学老师奉行张桂梅校长同样的治校理念——比如从早到晚密不透风的时间表,高强度的重复训练,说一不二的权威型管理,之类之类——教育专家恐怕不会说这是理想的教育。可是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这种“高压”教育背后的慈爱之心,但也只有同样背景的孩子们才能感知并且认同这份慈爱之心。假如只有张校长一个人,一厢情愿想要孩子们走出大山,而孩子们却只想留在山里,他们的关系就是一个悲剧。
亲子双方,却往往构成类似的悲剧。
所以我经常请父母跟孩子好好谈谈。
父母是吃过苦的一代,孩子不是。两代人总在用同样的语言说不同的事。对父母一代「努力」意味着什么,孩子很难感同身受。
我也很少空口白话劝父母放过孩子,也劝不动。他们忧心忡忡地想:那么轻易就放弃,将来的生活怎么办?这种干劲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对上一代人来说,「难以立足」已经是一个强有力的威胁了,足以激励一个人洗心革面。但对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很多父母都表达过:「我们也不是那种专断的家长,非逼孩子考大学不可。他只要有想法,哪怕退学呢,哪怕从零开始创业呢,我也支持,倾家荡产也行!但他什么想法都没有。」他们乞求般地问孩子:不上大学也可以,你对将来有规划吗?孩子懒洋洋地说没有,干什么都行。父母痛心疾首:「你看看!」
孩子为什么不肯为将来做打算?技术上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在催他,某种意义上就在替他承担「想」的责任。但这个回答不能让父母释怀。下一步就是:「那我不催他了,他还是自己不会做打算啊」,或者「难道我们就看着他这么迷茫下去吗?」
遇上这种父母吧……也是说不清。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策略:你说放手?好,放手就能解决问题吗?这不是放手,只是口头上的一种姿态:「是呢,我不逼他了,尽力就好吧」。这种配合又带着一种讨价还价的潜台词:接下来呢?作为回报,孩子是不是也该满足我们一下了?
「跟孩子好好谈谈吧。」我只能说。
怎么谈?我也说不好。但我觉得第一步是真的听到孩子的声音,听进去:孩子并不打算毁掉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简单到近乎可笑的事实——没有人不想要他想要的生活。只是有些父母不信:「我的孩子就是不想呀」?怎么可能,最多只是孩子对生活另有一套看法。
有的孩子对父母说:我觉得现在就很好。
父母气不打一处来:「你懂什么?你根本不了解这个世界,你不知道生活有多辛苦。」我请他们先等等,先听孩子的话。父母说听了呀,他就是不思进取。我说不是,孩子说的是:「现在就很好」。他在构思他想要什么。
孩子表达过自己喜欢怎样活着,想追求什么。现在也还在反抗和挣扎中表达。只是大人听到后不屑一顾:「你不了解这个世界」,这一棒子打得人无话而说。那么孩子就不说了。
孩子了解的是不全面,但很多大人也只是活在过往的偏见中。有的父母说:「只要是为孩子好,我们倾家荡产也可以。」我问他们:真的吗?你们盘点过自己的家产有多少了吗?能够撑几年?他们尴尬地一笑,或许认为我小题大做。现实离「倾家荡产」当然还远着呢,那只是一个情绪性的表述,当不得真。
我也见过真正准备好倾家荡产的家庭,孩子患有更严重的疾病,有些是先天残障,父母耗尽一切,目标只求他「生活自理」。我遇到过一位老奶奶,九十岁了,每天照顾瘫痪在床的快七十岁的儿子。她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那个无从回避的终点也越来越近。绝望吗?即使如此她还是比另一些父母幸运,她还能见到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已经看不到了,孩子年纪轻轻就选择了离开。在这些人身上,苦难是以一种更有形有质的方式呈现的。
然后你再看看那些,因为孩子不肯好好念书,动辄就说自己预备好倾家荡产的家庭。
当然苦难是不能比较的。我也不是暗示:只要你的孩子活蹦乱跳,你就不该再奢望更多。我想说的只是,那些表达往往指向的不是现实,而是父母记忆中或想象里的恐惧。
我想父母也可以跟孩子谈谈,自己恐惧的世界曾经是怎样:那时候必须一直努力,稍不用力就怕被全世界抛弃。现在有些恐惧已经过时了,有一些还没有完全解决:像是失业、贫穷、病痛、漂泊、孤老无依……这个时代也依然存在,只是父母不自禁地把这些恐惧安插在了孩子身上。
这是一个简单的投射机制。就像前段时间有一个脱口秀的段子,说老人催婚时吓唬子女:「不结婚,一个人死了都没人发现」。子女觉得太搞笑了:难道我追求的人生目标就是「死了被人发现」?但是你再仔细想想,年轻的人不在意这件事,那么在意的人是谁呢?——所以其实不好笑。说这个话的老人,真正的主语不是子女,如果他们诚实地说:我老了,我在害怕一个人孤独地离开世界。也许会让他们得到更直接的关心。
所以不妨诚实点,直接点。
现在的生活不如上一代那样难,但还是很难,还有生老病死的无常。正因为很难,相依为命的人不要再加深伤害。不如谈谈,揭开那些可能被误解掩盖了的脆弱。让孩子看到父母在怕什么,就算不能感同身受,至少不会把伤害内投:「我爸妈逼我,是因为我不够好。」
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不是控制狂,不是鸡血怪。他们也想放手,同时又不敢眼睁睁地把孩子交给未知。需要让孩子看到他们的纠结,看到大人有多么害怕不可测的未来——而且还在一厢情愿地寄望于「努力」,「自我规划」那些叙事,仿佛生活还能被简化为遵循某种按部就班的程式,就可以换取一劳永逸的安全——这是他们在另一代人的生活面前放不下的恐惧。孩子当然没有义务承担这些恐惧,但恐惧毕竟存在,哪怕不说,也会以其他方式产生影响。只能承认。承认父母是真诚地放不下,孩子也真诚地不理解他们在放不下什么。
那也挺好,双方都看到并愿意承认这里的差异。承认放不下,是彼此放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