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环境:内涵、意义、构建与应用的探究 参考论文 admin • 2020-11-10 10:52:03 • admin

摘要: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以及“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终身学习”与“联通性学习”等理念的驱动,人们对学习环境的关注逐步由虚拟学习环境转向个人学习环境。同时,微信息环境下微内容的大量涌现、微工具与微平台的广泛使用以及微学习的出现,更为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从个人学习环境的内涵、意义、理论模型、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构建与应用,以及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总结与展望六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能够对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内涵;构建;应用;微信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1-0102-05

构建学习环境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重要基础。[1]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及“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终身学习”与“联通性学习”等理念的驱动,人们对学习环境的关注逐步由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VLE)转向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自2004年,个人学习环境作为一个新概念在英国教育技术和互用性标准JISC中心会议中被正式提出后,其内涵、意义、模型构建、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就成为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内容。

个人学习环境的内涵

学术界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定义一直有争议。应用较多的定义有加拿大教育技术学者Stephen Downes对个人学习环境的界定,他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工具、服务、人以及资源等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2]这一界定指出了个人学习环境的基本构成。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对个人学习环境的界定也与此类似,认为它是一种由工具、团体以及服务组成的教育平台。[3]学习者个体可以使用它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并到达相应的教育目标。

英国的教育技术学教授Mark van Harmelen则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可以帮助学习者个体控制与管理学习的系统,如学习者个体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创建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以及展开学习交流等。[4]这一界定实际上阐述了个人学习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除了关注个人学习环境的技术与服务平台外,德国的Graham Attwell还从理念层面强调,它是一种整合了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等多种理念与工具的组合。[5]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定义也尚未达成明确的统一,大多是借用Stephen Downes等人的界定,对其进行融合与拓展。将这些理念、构成与功能等结合,得出个人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包含工具、资源、网络和服务等的开放式、交互式的综合体,它可以满足学习者订阅、交流、共享和创新等需求,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管理与创造。

个人学习环境的作用与意义

国外学术界很少对个人学习环境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专门探讨,对其研究往往融合于个人学习环境内涵的讨论中。而国内学术界大都持单一的、积极肯定的态度。例如,谢佳和李玉斌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个人学习环境的重要意义:其一,个人学习环境迎合了网络技术及教学观念的新变化,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其二,个人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虚拟学习环境对权限、内容创建等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通向世界的门户与平台;其三,个人学习环境使对学习者的评价方法也发生了转变。[6]同时,谢幼如与李丹飒也从三个方面肯定个人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其一,个人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其二,个人学习环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主体性与个性化服务;其三,个人学习环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平台与空间。[7]

在以上学者基本肯定了个人学习环境的个性化与开放化等优势与积极作用的基础上,祝智庭等专家也辩证分析了个人学习环境的优势与不足。一方面,个人学习环境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开放、共享、参与及创造的理念与Web2.0时代所体现的个性化、社会化和泛在化等精神颇为符合,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与环境;另一方面,个人学习环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作用的“退隐”,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等,再加上当前数字教育面临的一些新难题,使得个人学习环境这种数字学习环境中的主导设计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应将虚拟学习环境与个人学习环境有效整合,构建协调教与学的第三方空间,即个人学习空间(PLS)。[8]

个人学习环境的理论模型

PLE的模型构建主要是分析、概括和描绘PLE思维导图。2005年,Scott Wilson创建了“Future VLE”模型[9],该模型主要是运用Web2.0工具,对PLE所包含的网络工具、教学系统内部服务和网络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构思,初步描述出了PLE的基本框架。

2005—2006年,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专门委托CETIS成立了PLE参考模型项目。该项目组构建了由服务、个人学习工具包和关联三大元素所组成的“Reference PLE”模型。[10]此外,项目组还发布了一个基于桌面的PLE软件原型——PLEX。

2006年以来,学术界开始尝试利用社会性软件来构建个人学习环境。其中,Ray Sims利用思维导图从文本、音频、写作与画图、人物、数据信息处理、物理空间、自我思考及正式培训等八个维度构建了“Ray's PLE”模型。[11]

2011年,胡海明提出了个人学习环境的元模型。这一模型设计包含了个体活动与社会活动两个层面的六大要素。个体层面的要素包括主体、工具与制品,其中工具又包括资源和服务两个方面;社会层面的要素包括共同体、规则和目标。[12]

2012年,谢幼如等以高校课程学习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由学习者、学习工具、学习伙伴和知识四个部分组成的个人学习环境模型。[13]

个人学习环境的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

国外学术界对个人学习环境的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Mashup、Eclipse与Liferay等技术的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Fridolin Wild等指出,应该善于利用Mashup技术聚合网络中分布式的资源与服务,从而形成开放的、互动的、个性化和集成式的个人学习环境。[14]2005年,英国博尔顿大学分别发布了一个基于Eclipse的桌面型PLEX,一个基于Liferay入口的网络型PLEX。[15]

其二是基于Blog、Google group等技术与服务的个人学习环境研发与应用。美国的玛丽华盛顿大学特意为教师和学生定制了一个多用户的Blog系统,每位学习者都可以基于该系统创建属于自己的既具个性化又具交互性的个人学习环境。

其三是基于移动媒体等新技术的个人学习环境研发与应用。美国和英国是国际上移动学习研究和应用的领导者。[16]国际移动学习协会创会主席Mike Sharples对近十年来国际移动学习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进行了总结。[17]Akbari等试图将地图、增强现实技术与移动媒体整合起来构建个人学习环境。[18]

国内学术界对个人学习环境的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EyeOs和Mashup等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牟占生、路高辉和封娜娜以云操作系统EyeOs为基础平台,并将其与虚拟学习环境Moodle进行整合,从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角度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个人学习环境构建时的思路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了系统构建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应用。[19]吴支训提出了从内容源选择到数据Mashup再到表现Mashup为路径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法,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20]邹堃则依据Mashup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基于Mashup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框架,并结合技术与社会两个维度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节点,对基于Mashup的个人学习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21]

其二是基于电子书包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郁晓华与祝智庭认为,个人学习环境为电子书包“关注学习者”和“支持学习”的发展理念提供了较好的内涵诠释和理念指导。电子书包的发展其实就是搭建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技术给养。在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之下,电子书包可以通过提供工具、资源和服务来构建一种云端个人学习环境。[22]胡海明与吴永和也探讨了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电子书包应用设计框架及学习中心与客户端的具体设计方法等。[23]

基于不同群体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

在对不同群体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上,国内外都体现出对大学生的侧重。例如,英国博尔顿大学、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都对此做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此外,Wendy Drexler探讨了如何在中学课程中构建个人学习环境,James Carhart等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构建个人学习环境。[24]

国内,张虎以许昌学院为例,从观念因素、技术因素及时间因素三个层面,教师和学习者两个纬度,兴趣和动机一个结合点出发,探讨了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模型。[25]聂志杰以西南大学为例,结合研究生的学习要求与特点等,构建了一个满足研究生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平台与环境。[26]王利等则以中小学生群体为对象,探讨了个人学习环境构建的必要性、具体方式以及实践效果等。[27]

总的来看,虽然已有研究对不同学习者群体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然而,研究依然集中在学校学生群体,且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而对社会学习者群体基本没有涉及。

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为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有待拓展和深入。一是国外学者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一般性的模型构建与技术开发上,尽管也有部分研究针对高校,初步涉及了移动个人学习环境,但无法具体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进行研究。二是国内学者在对PLE构建与应用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其一,在研究对象上,虽然分别结合普通院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及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缺乏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群体及其他社会学习者的研究。民族院校与普通院校相比,既具一定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的特性,如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民族区域和个性差异较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突破其民族区域与个性等因素的限制,促进其自主学习与协同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构建适应和满足民族院校大学生个体特点与需要的个人学习环境,就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学和民族教育学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

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对大学生PLE构建与应用而言,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都以单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多案例研究、定量研究与实验检验。

其三,在研究视角上,后发的借鉴研究容易脱离现实环境与理念的最新发展,如借鉴国外Mashup和电子书包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尽管也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微学习,但对微信息环境下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较为欠缺。

移动互联技术与微信息环境的兴起,尤其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微课程以及MOOCs等的广泛使用,都较大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学习者传统的学习环境。而微信息环境下微内容的大量涌现、微工具与微平台的广泛使用,以及微学习的出现,更为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笔者认为基于微信息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模型应如左图所示。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

[2]Attwell,G.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EB/OL].[2015-08-12].http://www.slideshare.net/GrahamAttwell/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s-46423.

[3]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2015-08-12].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LI7049.pdf.

[4]Harmelen,M.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2015-08-12].http://wiki.ties.k12.mn.us/file/view/PLEs_draft.pdf/282847312/PLEs_draft.pdf.

[5]Attwell,G.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EB/OL].[2015-08-12].http://www.slideshare.net/GrahamAttwell/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s-46423.

[6]谢佳,李玉斌.个人学习环境:挑战网络学习环境的主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3):37-38.

[7]谢幼如,李丹飒.基于课程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28-29.

[8]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6.

[9]Wilson,S.Architecture of virtual spaces and the future of VLEs[EB/OL].[2015-09-12].http://zope.cetis.ac.uk/members/scott/blogview/index-entry=20051004162747.html.

[10]谢佳,李玉斌.个人学习环境:挑战网络学习环境的主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3):36.

[11]Ray's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EB/OL].[2015-09-12].http://simslearningconnections.com/ple/ray_ple.html.

[12]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3]谢幼如,李丹飒.基于课程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29.

[14]Fridolin Wild, Marco Kalz, Matthias Palmér Eds.Mash-Up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2015-09-12].http://dspace.ou.nl/bitstream/1820/1501/1/mupple08_dspace.pdf.

[15]尹睿,李丹飒.国外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2(7):21.

[16]李玉顺,朱美娜,黄荣怀,冯娜.移动学习研究——实践者的感言[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参考论文

[18]尹睿,李丹飒.国外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2(7):23.

[19]牟占生,路高辉,封娜娜.基于EyeOs+Moodle的个人学习云环境的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5):93-96.

[20][24]吴支训.基于Mashup平台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1.

[21]邹堃.基于Mashup的网络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D].扬州:扬州大学,2012.

[22]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69-75.

[23]胡海明,吴永和.个人学习环境系统的应用设计:以电子书包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16-125.

[25]张虎.基于Web2.0的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6]聂志杰.基于Web2.0的研究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7]王利,李莹,冯玉宏.中小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4(4):79-82.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3411

(0)

相关推荐

  • 分分钟教你Python Web开发框架Django

    大家好,我是辰哥! Python除了爬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外,还可以用来开发网站系统,如我们常见的知乎,豆瓣等都是用Python开发的网站系统. 今天辰哥就来教大家如何新建属于自己的D ...

  • 附下载 | 中国5G个人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

    文末可下载<2021年5G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 目录 # 一.发展环境:5G发展环境概述 二.网络能力:5G带来极致的娱乐体验 三.生态建设:良好的生态促进应用快速发展 四.用户调研: ...

  • 为你诵读APP,让课文配乐朗读更简单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手机APP得到广泛深入应用,从学科学习到资源分享,从有组织的班级管理到社群交往圈子,可以说手机APP应用已经融入到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应用过程中我 ...

  • 平板电脑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参考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作为新兴的电子教具怎样支持学习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也是我国课程改革比较推崇的一种学习 ...

  • Scratch环境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论文

    从2014年起,笔者所在团队的研究课题"Scratch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从虚拟应用走向实践行动,实践的方式有:一是通过游戏.动画等虚拟媒体创作项目激发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媒 ...

  • 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参考论文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典型的学习终端,具有资源丰富.交互多元.服务智化等特征,能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支持.本文以<数学好玩--密铺>一课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以及电子书包为该节课提 ...

  • 构建和谐班级,优化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好坏是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和谐的班集体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舒畅的心理气氛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和谐的班集体要从以下 ...

  •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郭华副教授关于"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多年来有着深度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一.深度学习的意义 1.浅层学习 浅层学习指的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鹦鹉学舌和心不在 ...

  • 重新设计学习和教学空间:设计利于活动/游戏/学习/创造的学习环境

    序言 引言 从过去到未来 教育面向未来 通过设计提升学习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声音 本书的结构特点 活动.游戏.学习与创造融为一体 本书的基本理念 本书是如何撰写出来的 第一部分 设计利于活动.游戏.学 ...

  • 正印喜读书学习重内涵,过多则好面子、自尊心强、随大流、人懒

    0977-雨凡说易学 八字正印喜读书学习,重视内涵,如果过多则好面子.自尊心强.随大流.人懒.mp4

  • 探究学习的内涵辨析

    徐学福 明确界定探究学习的内涵,是开展探究学习研究的前提.然而,综观现有探究学习研究文献,其中大多数要么只讲什么是探究或科学探究,以为探究学习便不言自明,要么干脆对这个概念避而不谈,而是直接讨论某学科 ...

  • 老曹眼中的开发学习环境

    "工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全栈而言,一个与自己匹配的开发和学习环境,能够极大地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很多时候都可以做到事半而功倍.环境也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这里我所涉及的包括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