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分社】程白弟:​水牛还工(短篇小说)

水牛还工

文/程白弟

岁月的记忆,想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年春天,农村的土地开始耕种了。

农民已经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条件逐渐好转起来。

夏收夏种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

在生产队里,就那么老老小小40来个劳力,壮劳力就那么10来个。德明队长看自己老婆肚皮很争气,前面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今已怀孕三月有余。德明知道,三年困难时期已经悄然过去,生孩子的妇女们蠢蠢欲动。而且,整个生产队的十家妇女都凸了肚子,近百亩粮田怎么种熟。

这些天来,德明日忙夜思,没有睡好一个觉,人已经很劳累,只能靠香烟来提精神。早晨,在生产队公场上派工时,“劳动牌”香烟一根根发给村民,劳力安排好了,农民们都纷纷走向田间。

初升的太阳,照射在广阔的田间,望着即将成熟的麦子,露珠在那些叶片上,阳光照射,闪着微亮的光点,并不刺眼的透明,亦喜亦忧。

在农村,一些年老的人也为了工分吃饭,选种子、搓草绳、拾鸡屎狗屎等一些轻松又轻便的农活,都是他们去干的。德明想这些活,老人一干就完。还有农村娃十一二岁就辍学,也投入到参加集体劳动,争工分吃饭,养家糊口的行列。农民毕竟是农民,知识的浅薄,从来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那些娃娃参加劳动,应该让他们努力去读好书,而是只要能做一点活就做一点吧!确实,那一代人不读书的很多,学校门没进过几年,实在是可惜。

但这些大肚子的妇女们却做什么活呢?站着能干的活儿,可以做做,要是弯腰的一些活儿,的确不能干。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里,妇女们避孕节育措施根本就没有,婆媳、妯娌、姐妹一起怀孕的比比皆是。

德明队长只能动员生产队的几名“五匠”生意人员回家务工。并且还明确表示,这些天就不能出去,家中都有怀孕的老婆,这些木工、泥瓦工、竹匠、裁缝、桶匠的人员,集中留在家中一起进行抢收抢种一段时间。在公社里当干部的阿荣,当年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伍后安排到公社工作,可他户口不在生产队,第一个响应回来干几天活,替老婆打工,老婆已经是第三胎了,前两胎都是女儿,盼望着这一胎生个儿子。想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时,到部队前突击结婚,正逢农历七月十五,乡下人称为鬼节,他结婚,后来生了女儿叫抗美。生产队的村民说,这就是干部的好榜样,确实为生产队解忧。德明说,还有谁不能坚守农村岗位,我们都要把生产队当家一样的爱护,来关心好建设好,这就是一代农民真正敬业的伟大精神。可是,在那个年代里,却很少宣传和表扬过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农闲时,木匠呆荣经常出去做木工生意,不过一到农忙,也会在生产队里干活。他当年确实跟爷爷学了木工活,造房、打家具都是木工活,呆荣对生活始终都很乐观,经常在人们中说笑话,说死人是很开心的,不开心,他们会活过来。还在田间地头演唱那些民间山歌,大家听得都很入迷,可是,他说过再骂你们也不知,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呆荣老婆也怀孕了。头胎是男孩子,小时候生病脚跛成了残疾。呆荣犁田是一把好手,农忙中,一头水牛就是他的全部。犁、耙、拉田,都归呆荣管。生产队饲养场,年龄较小的阿德当饲养员,人小走路总是风风火火的,一听到他身上那一串钥匙发出银铃般的响声,就知道他到了。他饲养着几十头猪和一头水牛。老婆阿妮是生产队妇女队长,做事做人都非常到位,心直口快,说话容易得罪人,不过谩骂之后没心没肺的,一会儿就和好了。阿妮也怀孕了,但还是带头参加劳动。阿高是阿德的大哥,却根本不像阿德的脾气和性格。因为身体一直不好,在生产队专门做一些在公场上晒干草、晒谷、晒稻草一类的轻活,老婆怀孕了,前面生了两个儿子,一心盼着生个女孩。生产队里阿山、阿杆、阿森、阿树都是刚刚结婚不久的年轻人,是生产队的重要劳力。他们的老婆,怀的都是第一胎孩子,一个生产队有八个妇女在家生娃,还有一个是草根老婆,一个是水火老婆,四十开外的人,也怀孕了,因此,可以载入农村生娃的史册。男人们都知道,他们不出力不出工,还有谁出工出力呢?!

这几个男人都是生产队的壮劳力、主力军,只要是德明队长安排的活儿,他们都会压着重担去努力完成,没有半点儿怨言,真的是任劳任怨的一代人。生产队的积肥造田,罱河泥、拉水草、练草塘、做秧田,起早摸黑的勤劳苦干。四月中下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代人,他们承受了很多苦难,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什么苦没吃过?珍惜新生活的每一天,一心为集体生产卖力出工,拼着性命种好农田,努力多交公粮为国家做贡献。他们知道干活疲劳了,只要是睡个一晚上,第二天照样又是生龙活虎的。

德明每天让这些劳力轮流换工。虽说妇女们怀孕后,能干活的就搭一把手,但总不是同时间内怀孕的,多少有一点交叉时隔。那些妇女们也是为了工分,凸着大肚子,也要硬撑着干活。可是,一到家里,就得忙洗衣忙烧饭的。还要弄小孩的也有。这样的生活显然是够忙了。

几天下来,麦子已经成熟了。夏收夏种就是一个字——抢!德明队长早起晚睡,真的是顾不上家里的活。靠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娘,管好一个大家庭,但也要出去争工分。就是与几个老人在公场上干杂活。德明队长还得管好一个跛脚的五保户老太太,生产队里,供养供吃,德明让她做一些轻松点的活,公场上看管家家户户养的鸡鸭鹅什么的来吃粮食。这样,老人也觉得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很幸福,也很知足。

抢收麦子结束后,农村的粮田,马上翻晒。这时,水牛犁田,呆荣最忙,有时阿高会接上一两天,阿高就觉得身体不适,会躺上一两天。呆荣接下力,又奔波在田间里,所有的劳力,能做的都出来了。谁也不会拖后腿,可想而知这代农民的种田热情有多么高涨,心系集体幸福满满。

也许德明当队长有方,他是个体魄强壮的人,吃苦的活、脏累的活,德明队长带着他们一起干,他从来不会伤害到生产队的每一个人,总是笑呵呵地分派活,有人甚至发牢骚,他也不会去计较,这样的好队长,生产队的社员们感觉到喜悦的。因此,他在生产队里威望极高,人人敬重。

德明对大队干部说,只要农民把田种好种熟就行,能把公粮交上够吃也好,不能给国家添负担。

到了插秧时节,都是手工又是妇女们弯腰的活,不能没有她们,插秧是难题,德明队长愁眉苦脸的样子,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到了晚上,德明在生产队破旧的办公室里召集村民,为插秧的事,要安排好,时间紧,必须在一周内插秧结束。有人出了一个点子,到邻居生产队里借妇女劳力来插秧。德明想心,点子好是好,可工分怎么记,她们也在农忙中,哪里有相打借拳头的。

德明也许是受到村民话语的启发,他当晚派好农活,就连夜到劳力多的生产队去询问,也许他们都是队长,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的。

上山擒虎易,求人开口难。松夫队长说了怀孕的妇女也有几个,比较紧缺。德明不再说什么,马上赶到了邻居队,说来也巧,邻居队妇女怀孕的还真没有。可是,金根队长说,这一大片农田还没翻晒呢?德明队长一拍大脑说:“有了。”德明给金根点了根“劳动牌”香烟,深吸一口,惊讶地问:“什么有了?”德明说:“我来用水牛还工,金根可派妇女们来插秧,这样的话,工分你们生产队里记,我的水牛确保农田翻晒好。”金根的那张脸总算松动了一下:“好罢。”

德明回家走在水渠岸上,脚步轻松了许多,插秧的事,就算解决了。德明连夜回到生产队,却走到了呆荣家,呆荣一急,半夜还有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德明队长:“有什么急事,不可明天说啊!”“必须当晚要说,呆荣明天一早,你要出门为邻居队去还工,把我们的水牛牵上,为他们翻田。”

“就这事?”呆荣说。

德明说:“对,就这事,必须天不亮四点就去!就怕金根队长反悔,我们先下手为强,看他还会不派妇女来插秧?”

本来明天,呆荣的农活已经派好了,现在他的农活,就靠德明队长去做了。

三更天,鸡叫头遍时,德明已经起床。德明早做准备,到饲养场里把水牛添加草料,德明点了一根烟。听到了钥匙声,阿德也一早来到饲养场,准备烧水喂猪饲料。水牛吃得差不多了,德明就牵了出来,等呆荣来,一起到邻居队里,牵着要走好几里地路程,还要趟过两条河。水牛很大,走路步子稳而且慢。呆荣一到,看到德明起这么早,两人边走边说,这是很好的办法。呆荣牵水牛在前面走,德明却扛了一把犁在后,走在田岸上,呆荣用牛鞭子,轻轻一打,牛会快走几步,然后还是老样子走步。当走到一村庄的木桥上,水牛往河中走,呆荣拉牵着水牛绳,木桥年久失修,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德明等呆荣过桥再上桥,就两个人一起走,怕桥塌了。

过桥以后,沿着一条张泾岸河边走。

两个人,点了三根烟后,就到了邻居队的土地上。德明看到了邻居队的粮田还没翻晒好,他想我们队里要插秧了。

德明也在替邻居队着急。就把犁放下来,开始准备架在水牛身上。德明说:“呆荣安全一点,让水牛歇歇,别累坏了身子,今天干不完还有明天呢。”

德明让呆荣开始犁田了,天也开始有点亮了。德明到了金根队长家里,我的水牛已经来犁田了,你就安排一下人工吧!金根队长说:“我的劳力本来也不多。派出去了,她们也说,做累了,自己生产队的田插秧要插不动的。她们都不想去。”德明说:“吃饭问题我们来解决的,让她们吃得好一点,补补身子。”

金根说:“好吧!”就安排了一家一个劳力到德明队里插秧,没有女的,男人去把秧绳挑秧苗到田间。

金根亲自出马带队,跟了德明队长一路来到田间。其实,德明队长昨晚的派工很有手段。早已准备就绪,邻居队的妇女们来了以后,就跨到田间里插秧了。本来一星期的插秧时间,只用四、五天就完成了,呆荣的翻晒田块,也在三天完成。可是,金根队长派给德明香烟,说了,等插秧平整田块时,最好再借水牛来。德明吸一口烟,笑笑说,没问题。生产队插秧全部结束。邻居队的秧也开始插,生产队的水牛付出了很多,默默无私敬业的崇高境界,值得记住这一头水牛的功劳。

当时,纯朴的农民们,一心只为集体,为了种好粮田,在紧缺劳动力的情况下,采用了水牛还工,成为农村那个时代的一道最美风景。

若干年后,德明队长因劳累过度,英年早逝,享年39岁。大队特意为他开了追悼会,在当时,他成为唯一一个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的人!

作者简介:程白弟,男,1963年生,高中文化。昆山市作协和摄影会员,江苏省散文家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古韵风霜话千灯》。作品散见于当地的以及江苏、上海、山西、山东、湖南、美洲海外版等多家报刊杂志。

责任编辑:清 泉
发稿编辑:丁 村

《中国乡土文学》

征稿启事

《中国乡土文学》纸质期刊由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乡土文学社主办,著名文学期刊《今古传奇》编辑部承办,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 38-83。
本刊前身为《乡土文学》,已举办两期,今年上半年乡土文学社与《今古传奇》强强联手,推出《今古传奇·长篇小说月报》(含《乡土文学》社刊刊中刊),反响强烈。经反复斟酌,现命名为《中国乡土文学》,定为季刊。
本刊开设如下栏目:
小说天地 主要发表土根作家的中长篇小说,兼发短篇和小小说
影视剧本 主要发表电影电视剧本,兼发可读性强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故事梗概
乡土作家 主要发表会员和优秀作者的散文专辑
乡土诗人 主要发表会员和优秀作者的诗歌专辑
会员推介    专门发表会员诗文专辑
乡土情缘 主要发表单篇优美散文
乡土情怀 主要发表组诗和单首短诗
走遍中国 主要发表会员和优秀作者的旅游作品
老照片  主要发表怀旧诗文,来稿必须至少有一张真实的老照片
乡土新秀 主要发表会员习作和初学写作文友的处女作
校园文学 主要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
本刊定价60元,全年240元,订阅微信:damo359880941,收录作品在公众号平台发表与否不限,一律免收版面费,投稿邮箱359880941@qq.com。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土文学社

2020年8月18日

乡土文学社公告 

特别声明:请作者尊重编辑劳动和平台推广,切勿一稿多投,作品一旦发布不能随意撤销和删除。如遇报刊发表、省以上国家行政机构和文艺团体评奖等意外情况,非删掉不可,须交纳300元以上编辑推广费。
投稿用稿规定   1、凡投稿者,请加主编微信damo359880941,在括号里标注作者姓名(或投稿笔名),关注《乡土文学》公众号,否则一律不用。投稿必须为原创,凡在公众号发过的作品不能投,否则,因此而耽误发稿,将拉入黑名单。2、作品发表后,第一时间转发给作者,前三天由作者自己推广,当天点击阅读量超过100指定专业编辑跟踪联系,列为重点作者,优先发表作品。阅读量60以下,不再后续单篇发表作品。3、自愿赞赏,赞赏不够20元作者没有稿费,20以外的70%给作者作为稿费,30%由平台自行运作和发展之用。赞赏稿费自作品刊发之日起第八天红包结算,后继收到赞赏金不再发放。作者不加主编微信者,不关注平台者,视为放弃稿酬。4、投稿方式:邮箱xichengwx@126.com,投稿群,各分区分社群。选稿期限为15天,过期不用,作者自行处理。
入会手续   提出申请-填写邮寄表格-交纳会费-办理会员证。普通会费:首次入会200元,以后每年100元。终身会费:一次性交费600元,市级以上作协会员减半。
乡土作家、乡土诗人资格申办   提出申请-审查合格-交纳工本费-办理证件。作者提供照片一张,10字左右人生格言一句,手机和微信号,通信地址,职称职务等名片信息资料。
出版扶持   个人作品集,方案一:光明出版社,香港书号。费用5000元,大 32开,128页,200本书,超过另行加价。方案二:团结出版社,丛书号,网上备查,申报各级作家协会,1000册书,费用2万元。有畅销潜质的长篇小说,本社推荐,出版社立项,常规出版或合作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乡土文学社”有关链接

乡土文学社章程

《长篇小说月报》征稿启事

《中国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选》征稿启事

《今古传奇》合作项目投资策划

《当代商报·人物专访》收费标准

《乡土文学》招聘副主编理事编委

《乡土文学》编辑部公开招聘编辑

本刊编辑部长期征稿通知

2020年作品推广稿费发放启事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兼小说组长)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第一流
排版工作室主任 陈缘
散文组长 陈淑娟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史寿林    孙成纪   石海天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彼 铭
郭良美   皇 甫   谢文兴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

  • 张建文:糯米糍粑·朝天椒

    糯米糍粑·朝天椒 张建文 秋阳下的红高粱 庆余高高的个儿,就像秋阳下田野里一株红高粱,一半矜持,一半纯朴.他方正的脸上,总是泛着羞涩的笑容,给人以友善的亲近感.他眉毛稀疏,眉尾下垂,长鼻子,大耳朵,厚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陈国兵《走出太阳山》(一)

    [阅读悦读丨小说]刘玉明<风雨大清河>(三十) 文/陈国兵 [作者简介]陈国兵,1970年出生,西南师大外语系毕业.毕业后做过公务员,在基层做过下派干部,1998年辞职下海经商,2002年 ...

  • 推荐|沈正武:彭岗队社员最信任的共产党员小队赵会计

    母亲曾经给我们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赵会计,共产党员,43岁,没有文化,会打算盘,凭智慧.靠记忆.用良心将彭岗队70多户.400多人的财务收支管理的户户没意见,人人都称赞,家家年终分配钱清账明. 19 ...

  • 【手机摄影大赛2号作品】​程白弟:相约黄昏(附征文通知)

    相约黄昏 程白弟 摄影诗 从乡村走来 迁徒到城镇小区 五月里飚升的热情 吹拂缕缕白发 重复着每天的问候 岁月纹路里 堆满了幸福的笑靥 小康路上 相约黄昏 陈堰村的农家门楼  (1号作品) 黄银佩 摄影 ...

  • 就读这篇 | 程白弟:坟茔里的女人

    坟茔里的女人 程白弟 女人只活到四十八个春秋.带着无奈,更是痛苦,还有放不下的心,流出了两行伤感的泪水,还没来得及为儿子的婚事画好圆满的句号.女人停止了心跳和呼吸,最终无言的遗憾,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天堂 ...

  • 品读| 程白弟:想念外婆

    想念外婆 程白弟 我常常想念外婆,每年清明前后,总要陪父母到外婆的墓地上祭上香,放上吃,磕几个头.外婆已过世十七载,可还会常在我梦中出现.曾在外婆过世的一年,我写过小文<真想到外婆家过年> ...

  • 品读 | 程白弟:一只古铜钟

    一只古铜钟 程白弟 岁月匆匆,流光飞扬. 人们的视野里,早已经淡忘了很多的历史记忆.随着一代老人的离去,一个时代的变化,那些曾经存在与遗弃的东西,在人们每一道深刻的皱纹里,留存的东西已经是模糊,失去的 ...

  • 【小说月报】程白弟:筑牢第二道防线(短篇小说)

    筑牢第二道防线 文/程白弟 六月,梅雨时节,下了三天四夜梅雨. 宋里浦镇属长江流域苏南一带,算得上地势较高处,农民常年种植蔬菜地较多,多少年来没受到洪水多大影响.今年汛期一来,长江洪水已经告急,太湖流 ...

  • 【情感文学】程白弟:爱,呼叫转移(短篇小说)

    爱,呼叫转移 文/程白弟 一 住院部病房过道里,人来人往没断过. 娅荷觉得医院雪白墙壁和水泥磨石子走廊的环境,每一个人都害怕到这儿来.但每一个人,都会少不了要来这地方,随时有可能进出医院这道门槛.看着 ...

  • 程白弟 | 曾想拥有一台写字台

    曾想拥有一只写字台 作者:程白弟 曾想拥有一只写字台.这是我不知那一天,很天真的想法,也是我的梦中理想.在我走上社会,进了企业,经过多少年的努力,在我人生的岁月里,美好的愿望得到实现. 是从我跨出中学 ...

  • 【征文199号作品】程白弟:手指篮

    . 散文 手指篮 文/程白弟 乡下老家的屋子已经拆迁,该搬的东西自己都搬走了.没法搬走的东西,都是拆迁人员,拆除后全部运走了.剩余的物品不值钱或许是值点小钱的东西也没有了.那些收旧货的人,也光过了好多 ...

  • 【桑梓人物】程白弟:徐大年

    徐大年 文/程白弟  徐大年是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陶桥村人.他于一九四四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一个普通的士卒,成为一名优秀通讯员.后到20军58师炮团野炮营六连,任文教.书记一职.在烽火岁月13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