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小创伤、更少痛苦,早期肺癌不必“大动干戈”

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过去,大多数肺癌患者都是在出现咳嗽、痰血等症状以后,才去医院就诊,病情大多已处于中晚期,部分患者甚至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预后不佳。近年来,随着科普宣传的深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我国肺癌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

然而,目前国内外肺癌诊治指南的重点都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早期肺癌患者,是否仍有必要采取“激进”的诊疗措施?如何在合理诊治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陈海泉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探索和研究,以中国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为基础,建立了以手术为中心的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策略,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由其领衔完成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哪些人容易患肺癌?与中晚期肺癌相比,早期肺癌在术前检查、治疗、术后随访和预后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体检发现的肺小结节,都是早期肺癌吗?且听专家分析。

早期肺癌筛查新发现:中国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高

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约70万例,死亡超过60万例,全球40%以上的肺癌病例在中国。肺癌若能被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被治愈;而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因此,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肺癌筛查,对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于2009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基于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结果显示,在1.1万余名高危人群中,肺癌发病率接近3%,其中80%是无症状、无体征,分期为0~1期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以往的经验认为,肺癌更多见于吸烟的老年男性群体;但我们的筛查数据却显示,曾被认为是低危人群的不吸烟年轻女性群体,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与西方国家早期肺癌以吸烟男性为主有很大区别,这说明我国‘低危’人群肺癌的发病率也不低。”陈海泉教授介绍。

优化术前检查策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国内外诊治指南,术前均应采取一系列检查,包括胸部 CT、支气管镜、头颅磁共振、骨扫描,甚至PET-CT等,不仅检查时间长、费用不菲,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

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可以省去这些让患者感到不适,甚至会对其造成损伤的检查呢?陈海泉教授团队在系统分析了该院5000余例肺癌手术患者的数据后发现,绝大部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骨扫描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因此,陈海泉教授团队提出:经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大部分都是以GGO(磨玻璃结节)病变为主的,这种病变一般不太会有远处转移。因此,这类患者术前可以不必做支气管镜检查,也不需要做头颅磁共振和全身骨扫描检查。

“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化的术前检查策略,不仅能节省大量医疗资源,更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损伤。”陈海泉教授说道。

精确定位、冰冻病理指导的精准切除

传统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然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患者,是否仍有必要行肺叶切除术?是否可以选择创伤更小、能保留更多肺组织的亚肺叶切除?对此,陈海泉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通过比较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通过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来指导手术方式,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早期肺腺癌行亚肺叶切除的精确指征,打破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方式混乱的局面。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1980 — 2014年已发表文章的荟萃分析,发现肺腺癌浸润前病变均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到100%。经过筛选的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亚肺叶切除的预后与行肺叶切除的预后相当。这项研究成果于2016年发表于世界顶尖的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该杂志还为我们的这项研究配发了评论,认为我们的这项研究将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向前推进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陈海泉教授介绍。

此外,为了确保肺小结节的精准切除,陈海泉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CT 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对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肺小结节进行术前精确定位,以便术中精准切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独特亚型,完善个体化治疗规范

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肺癌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陈海泉教授团队以肺腺癌分子分型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肿瘤医院样本库中1328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3%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FGFR融合基因,且以FGFR3重排为主。

“FGFR融合基因主要存在于鳞癌、肿瘤直径大于3厘米的吸烟者中,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独特亚型。”陈海泉教授介绍,“虽然FGFR融合基因在肺鳞癌中的发生率为3.5%,占比不高,但这一发现为肺癌的治疗增添了一个新的靶点,这类患者可能可以从针对FGFR的靶向治疗中获益。”

此外,陈海泉教授团队基于肺腺癌分子分型系统,通过对近1000例肺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肺腺癌患者中,驱动基因突变类型与肺腺癌病理亚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肿瘤TNM分期基础上结合分子分型系统和病理亚型分类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佳个体化治疗策略。

专家简介

陈海泉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诊治组首席专家、肺癌防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