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师智慧中成长
文/纪灵仙
《孟子·告子下》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熟悉的声音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曾经许诺:知福、惜福、增福、长福,福泽我所遇见。努力做一个自己快乐并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
时间过得真快,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接触曾师的智慧已有两年的时间。
就在两年前,当我得知曾教授因病仙逝后,万分悲痛!敬爱的曾教授虽身归大道,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曾师智慧从未离开过。
2018年12月被曾教授《易经的奥秘》的视频深深的吸引,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如获至宝,感动至深!
1
明理
“《易经》不光是用来算命的,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是群经之始。”当我兴致勃勃向电话那头的儿子讲述时,传来了儿子对我的疑惑。
我没有气馁,只是暗暗下定决心,每当他遇到难题,我就用我的所学帮他解惑。儿子慢慢开始重新认识我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能是作为母亲的天性,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却忘记了“己所欲,施与人”同样也是不符合自然规律。
曾教授在《家庭教育》中讲道:“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而是独立的个体,要把孩子当人看,心目中要有孩子的存在。”
通过学习,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了解能替孩子做些什么?帮孩子做些什么?教孩子做些什么?让孩子做些什么?懂得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会教育孩子,人无完人。
对照孩子的问题,反思自己的不足,曾师一招一式的指引,我们按部就班的实践,就能剔除许多陈旧的观念,让成长看得见。
2
向善
一直以为“是非分明”是正直的表现,谁曾想凡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持经达变。
生活中总是有是与非的对立,一个人“是非分明”大家不喜欢,“是非不明”大家更讨厌,其实是非很难说清楚,叫“是非难明”。
这是随着时间、空间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事情本身并无好坏,完全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看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纪老师由于您太忙,无法继续为平台服务。”听到电话中老师的通知,我先是一脸茫然,下意识的说:“没事,没事!我会继续努力的!”
心想为什么别人有时间,而我就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自己真的有这么忙?眼前浮现出曾教授评三国中曹操和杨修的片段。
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安排,感觉比之前从容了许多,有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积极调整自己,提高效率,活在当下,就会从容面对自己的生活。
3
敬天
记得妈妈常常说男人是天,我不理解,也不以为然。
听曾教授讲到天,讲到天人合一,人要与天地合其德。我联想到伏羲氏画八卦时仰视天、俯察地地、然后环顾四方八面,而成卦;想到周武王说“人为万物之灵”。
2019年10月有幸参与良心网组织的“曲阜三日文化游学”活动,和全国的易友们欢聚一堂,游学孔庙,至今记忆犹新。
出乎意料的是我们有幸被邀请去2019年敬天祈福现场观礼。当时心想,哇塞!这是何等的福气!从那天起我心中才有了天地的概念。
在泰山天地广场,李志峰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历届敬天祈福大典的盛况。虽然听得恍恍惚惚,又似乎听懂了,心里就像那天的天空,万里无云。
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未能到现场参加敬天祈福大典,那天我是满含热泪看完现场直播的。原因有三:
一是被天地宽广的包容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好生之德所震憾;二是被曾师的智慧所感动;三是被李志锋老师的“只要有心,不在乎多钱,如果没钱,朝泰山方向鞠三个躬,祝愿“敬天祈福,国泰民安”的言行所感动。
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更明白了“谨守本分,尽人事,听天命”的内涵。
4
内省
没有学习曾师智慧之前,认为我自信,我正直,对什么都无所谓,不会与人和睦相处,带着“伪善的面具”时时处处是委曲求全。
通过学习曾师智慧,学会了爱自己,活的更加通透了,变得更加自律,与人为善,不求回报,并且还养成了每天读经典的学习习惯。
学习曾师智慧我们努力精进,践行曾师智慧我们砥砺前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曾师智慧我们奋力前进!
作者简介:
纪灵仙,山西太原人,从事财务审计工作。受到曾师《易经的奥秘》的启发,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心灵。从此与《易经》大家庭结缘,对《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0年2月加入易经思维践行社。立志为弘扬国学文化,传承曾师智慧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