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裆走后弧”的动作步骤
IT太极
今天具体讲一下“裆走后弧”的动作步骤。
我们以右手正面缠丝为例,从重心移到左侧,身体回正,开始讲。
首先是第一阶段:
左脚逆时针捻地,左腿持续顺缠蹬地,身体左转,重心右移过中线,右腿始终处于逆缠蓄力中,裆胯大筋如弓弦般拉开。
这时身体左转到头,若继续左转,左脚会无法抓牢地面。此时腿脚、腰胯形成逆时针左转的最大合力,一阶段结束,力蓄在右腿。
第二阶段:
此阶段可以右腿顺缠发力,也可以像缠丝功中这样,只是释放蓄力不发力。
左腿顺缠结束,右腿逆缠结束,裆胯放松,释放逆时针左转的合力,被拧转拉扯的大筋,会像放松的弓弦迅速抽紧,抽紧的力会使身体自然右转回正,第二阶段结束。
第三阶段:
右脚顺时针捻地,右腿持续顺缠蹬地,身体右转,重心左移过中线,左腿始终处于逆缠蓄力中,裆胯大筋如弓弦般拉开。
这时身体右转到头,若继续右转,右脚会无法抓牢地面。此时腿脚、腰胯形成顺时针右转的最大合力,三阶段结束,力蓄在左腿。
动作继续则反回到放松的第二阶段,只是方向相反,再进入第一阶段,如此来回往复。
可以发现每次移动重心时,都是先通过腿部顺缠拧转腰胯,再推送身体向侧后移动,这种方式就是“裆走后弧”,在重心过中线之前,表现为一边移动一边向后撤的感觉,故为后弧。
“裆走后弧”主要作用是拉扯裆胯大筋,帮助逆缠一侧的腿部拧转蓄力,具体产生原因可以看看我之前做得《太极拳的“裆走后弧”是在干嘛?》
而身体的的转动来自腿部的顺逆缠,左右腿的顺逆缠方向正好相反,即同为顺时针转时为右顺左逆,具体不明白的可以看另一篇《浅析太极拳的腿部“缠丝劲”》。
左腿顺缠则身体左转,右腿顺缠则身体右转,另一侧腿则逆缠蓄力。关于蓄力与发力可以看另一篇《太极拳的顺逆缠与拧转发力》。
以腿部顺逆缠做出来的重心移动一定是“裆走后弧”,只要不出现两腿同时顺缠上送的错,就不会出现尖裆,也就是可以通过腿部缠丝劲始终保持圆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