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阐微篇

脏腑阐微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脏止五乎?腑止六乎?岐伯曰:脏六腑七也。

雷公曰:脏六何以名五也?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五脏。胞胎非五行之正也,虽脏不以脏名之。

雷公曰:胞胎何以非五脏之正也?岐伯曰:心火也,肝木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一脏各属一行。胞胎处水火之歧;非正也,故不可称六脏也。

雷公曰:肾中有火亦水火之歧也,何肾称脏乎?

岐伯曰:肾中之火先天火也,居两肾中而肾专司水;也。

胞胎上系心,下连肾,往来心肾,接续于水火之际,可名为火,亦可名为水,非水火之正也。

雷公曰:然则胞胎何以为脏乎?岐伯曰:胞胎处水火之两歧,心肾之交,非胞胎之系不能通达上下,宁独妇人有之,男子未尝无也。吾因其两歧,置于五脏之外,非胞胎之不为脏也。

雷公曰:男女各有之,亦有异乎?岐伯曰:系同而口异也。男女无此系,则水火不交,受病同也。女系无口,则不能受妊,是胞胎者,生生之机,属阴而藏于阳,非脏而何。雷公曰:胞胎之口又何以异?岐伯;曰:胞胎之系,上出于心之膜膈,下连两肾,此男女之同也。惟女下大而上细,上无口而下有口,故能纳精以受妊。雷公曰:腑七而名六何也?岐伯曰:大小肠、膀胱、胆、胃、三焦、包络,此七腑也。遗包络不称腑者,尊帝耳。雷公曰;包络可遗乎?岐伯曰:不可遗也。包络为脾胃之母,土非火不生。五脏六腑之气咸仰于心君,心火无为,必藉包络有为,往来宣布胃气,能入脾气,能出各脏腑之气,始能变化也。雷公曰:包络既为一腑,奈何尊帝遗之。尊心为君火,称包络为相火,可乎?请登之《外经》咸以为则。

陈远公曰:脏六而言五者,言脏之正也。腑七而言六者,言腑之偏也。举五而略六,非不知胞胎也;举六而略七,非不知包络也。有雷公之间,而胞胎包络昭于古今矣。

(0)

相关推荐

  • 望诊

    ​中医望诊: 相气十法 五色主病 大凡,望诊 先分,部位 后观,气色 欲识,五色之精微 当知,十法之纲领 十法: 浮沉清浊 微甚散抟 泽夭 浮沉: 色 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 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 浮者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藏腑阐微篇与癌症的针灸疗法

    藏腑阐微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藏止五乎?腑止六乎?岐伯曰:藏六腑七也. 雷公曰:藏六何以名五也?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五藏.胞胎非五行之正也,虽藏不以藏名之. 雷公曰:胞胎何以非五藏之正也 ...

  • 《黄 帝 外 经》卷 二之 藏腑阐微篇

    <黄 帝 外 经>卷 二之 藏腑阐微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藏止五乎?腑止六乎?     岐伯曰:藏六腑七也. 雷公曰:藏六何以名五也?   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五藏.胞胎非五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藏腑阐微篇

    藏腑阐微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藏止五乎?腑止六乎?岐伯曰:藏六腑七也. 雷公曰:藏六何以名五也?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五藏.胞胎非五行之正也,虽藏不以藏名之. 雷公曰:胞胎何以非五藏之正也 ...

  • 【真知】乐传太极桩之理法阐微(修习原理篇)

    一.太极桩原理 (一)为何要练太极桩 在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中,有一种特殊的内功修炼法--站桩.站桩既能养生又能练出功夫,既可修身又可修心,既是习练拳艺的基石,又是帮助习练者更深刻地体悟太极拳的便捷法门 ...

  • 【真法】乐传太极桩之理法精要阐微(功法要点篇)

    修习原理篇见[真知]乐传太极桩之理法阐微(修习原理篇) 二.太极桩练习流程与要点 (一)站桩的目的 所谓的"桩"是以脊骨的"正确姿态"为最终目标的,这个&quo ...

  • 还源篇阐微

          <还源篇>八十一章,宋杏林石真人所着也.杏林出紫阳张真人门下,为南宗第二祖,悯人读书求道不知自体自悟,故作此篇三复申明,教人返本还源之道.     还源之法必先坚持正念,就伦常 ...

  • 还源篇阐微 (上)

    还源篇阐微 北宗龙门第十一代闵一得授 门人闵阳林述.蔡阳倪订 还源篇并序 杏林石泰得之撰 序 泰素慕真宗,遍游胜境,参传正法,愿以济世为心:专一存三,尤以养生为重.盖谓学仙甚易而人自难,脱尘不难而人未 ...

  • 还源篇阐微(中)

    药取先天炁,火寻太乙精.能知药取火,定里见丹成. [  药指精神魂魄意五者之气,五气一贯而朝元,结成太素氤氲之元神,体中乃有纯阳之气,是为先天气.火指精气神三品之华,三华齐化而聚顶,内凝太乙含真之气, ...

  • 还源篇阐微(下)

    夫人与物之形质皆由于精神之所凝,则人得阴精阳气于厥初而生神,即为有生之根蒂,何以此章特言无为根蒂耶?只因世人不知归复所本乎父母以天然精气构成此身,一届脱胎断脐即不啻根断蒂落.虽所得于大造之精神有多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