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打磨专业性

某位在出版公司上班的朋友感慨“终于回到办公桌前啦”。作为私企老家,感觉她家的BOSS十分有担当了,硬是熬到了两会召开的时间才肯让员工回到公司上班。

不过这类文化公司倒也不急着非得把人聚到一起才能干活,一季度,他家又出版了一套新书,看得我十分羡慕。出版的确是慢工出细活,有点像房地产中介: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在好的版权市场环境里,认真写作认真编辑图书的人,总能获得一份体面的生活。

同写作有关,今天翻读《三联生活周刊》,一则不起眼的豆腐干短讯跃入眼帘,消息如下:

阅文集团的报告显示,2020年国人宅在家写起了小说。2020年一季度33万人成为网文作家,环比增长129%,新增作品数量超过52万部,同比增长约1.5倍。

33万这个数据乍一听很庞大,如果对比庞大的网民数量,just so so~

百度上输入“中国网民数量”,第一条搜索结果显示:9.04亿~

这条新闻可以配合着前两日清华大学停止新闻本科招生一起读,那条新闻是——

5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出消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今年起停招本科生、扩大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停招新闻传播学科的本科生,是清华大学根据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以来全球新闻舆论的新形势而作出的重要决定。

柳院长认为,清华大学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层次。在具有一门或几门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或在有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中选拔研究生,进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将会大大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

二是有利于造就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手”。现在是“信息找人”的全媒体时代,“能写文章会照相,拍段视频放网上”,是大多数人都能做的事。我们要培养的“高手”,是要具备多方面知识,要能洞察和正确认识新闻事件,能够分析和判断新闻导向。

三是有利于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因为现代新闻传播领域是知识密集行业,形态创新、技术革命越来越快,国际化程度、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领域。比如抗疫斗争中的舆论问题,既要懂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知识,也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更要具备国际舆论斗争的能力和经验,多学科融合才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所以,高端新闻人才培养要多学科交叉打基础,多种专业能力训练,多方面素质提高才能做到。

——来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公众号,文章:独家 | 柳斌杰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停本扩研”

柳院长的回答中,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能写文章会照相,拍段视频放网上”,是大多数人都能做的事。我们要培养的“高手”,是要具备多方面知识,要能洞察和正确认识新闻事件,能够分析和判断新闻导向。

新闻的专业性早已不是写一篇稿子那么简单了。如同33万人成为网文作家,能写会写与写得好之间,隔着万水千山,隔着九九八十一关的修炼。

晚上看了一集《风味人间》第二季,主要讲各类酱料。从芝麻酱到豆瓣酱,从沙爹酱到魔力酱(墨西哥的一种酱料),孔子说,不得其酱,不食!不知道孔先生是否对酱料也十分有讲究?

从河南生产白芝麻的田间地头到耶路撒冷的街头小吃摊,为了拍好这一期酱料主题,摄制组跑了好多地方,差旅费不少,人工费不低。对比李子柒守在家门口的静态拍摄,前者是浓墨重彩,后者是四两拨千斤,各有千秋吧。

门槛不高的行业里,如何体现自己的专业性,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好的写作者就像站在烹饪链顶端的大厨,从不靠花哨的滤镜推销食物,他的文字会像味道一样,嵌入你的灵魂里。

看本集纪录片的副作用是:我同步下单购买了梅子酱、青梅、玫瑰酱、沙爹酱……啧啧,想想就充满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