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遇张晓风
去见一位女作家,一位叫作张晓风的台湾女作家。
想见其人很久了,没想到,竟有机缘相见。
于是,在一个夏日的傍晚,下班后的我,心念匆匆,步履匆匆,不停歇地,奔向联合书城,为的,就是要见一见张晓风。
雨后的空气很是清爽,阳光也不刺人的眼,一切都显得那么地素淡,就像印象中的张晓风一样,素淡如菊。
书城很大,可在那日的傍晚,却显得很是拥挤。
书客很多,应都是热爱文学的人,像我一样,慕张晓风老师之名而来的吧?
年逾七旬的张晓风老师,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就那样不疾不徐地,轻轻地讲述她和文字的故事。书客们或坐着,或站着,把活动场地填充得满满的。
最引人的,是坐在场地正中央的,长春某校的学生,他们身上散溢出来的青春气息,很是醉人。
张晓风老师的讲述,有一个素淡的题目——“书与书都是亲戚”。是啊!书与书其实是相通的,一个书客,要能从一本书的门走出,进入另一本书的门中。
“其实,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忆症”,诚如张晓风老师所言,忘却是无法避免的存在,而记忆的影像却可以挽留。张晓风老师讲述了一些帮助记忆的方法,歌谣、联想、笔记……在讲述中,她提到了顾随,这位中国著名的学者。顾随的学生叶嘉莹,用笔忠实详尽地记录了顾随上课的内容,后来,根据上课的内容,出了一本书,致敬先师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谈及叶嘉莹先生,张晓风老师的言语中,对其是欣赏的。也是的呀!知识女性之间是惺惺相惜的。
而我想起的,却是叶嘉莹先生这两年来的捐款,3500多万元,那是她一生的积蓄呀!她竟然全部捐了出来,她厚重的,并不只是学识,还有她的人格魅力。
“书与书都是亲戚”,可由于阅读者的浅薄,使书与书之间形同陌路。而打通这层壁垒,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思考,一个阅读者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在阅读中通过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使自己的阅读成为深层阅读。在书的世界里曲径通幽,真正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文字的山河中发现美。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思考最可贵的是质疑,而质疑是一个书客应有的品质,张晓风老师讲述了自己在阅读中的质疑过程——
何谓“蒜钵子”,是蒜的根吗?不是的,它是一个高约15厘米,口径12厘米的捣蒜物件,这用来形容一个武林高手的拳头,才是恰切的。
何谓“春阴”,是春日花木之阴吗?非也,乃为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何谓“鸡毛店”,鸡毛店就是鸡毛房,来店住宿的,都是社会底层人物。
……
张晓风老师就这样娓娓地述说着,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她都和那把椅子亲密地接触着,我很担心,可是,见到她那泰然的样子,我又很释怀。78岁的老人,从东南到东北,隔着万水千山,即使是现代,也要禁受舟车劳顿之累,可她无惧这种累,来了。
我站在会场的一隅,静静地聆听着张晓风老师的讲述,那每一言,每一语,似思想的溪流,流入我的耳,流入我的心,也使我深深地体悟到,阅读是要求其精,求其细的,一本书一本书的走进,以拜访者的心态去阅读,才是快乐的阅读。
讲座结束了,接下来是分别吗?不是的。
那所学校的学生站起来了,同声嘹亮,朗诵着张晓风的作品。这真是一种幸福,一个写作着的幸福。
有成年书客站了起来,以问答的形式和张雄风进行着思想上的交流。
使我震动的,竟然谈到了生死。一位中年女子,面对青春期孩子思想上的波动,一筹莫展时,他想到了张晓风。她询问张晓风,什么是“生命”。而“生命”这个话题太沉重了,沉重得人们不想触及。
听着听张晓风老师对生命的阐述,我的脑海中想起的,却是她在《敬畏生命》中所写到的,印第安纳州湖边的白色纤维,虽然渺小,但却极力生长,想尽办法地生长着,为的,是生命的存在。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与张晓风老师的相遇终究也有别离。当我的手中多了两本书的时候,我正静静地站在长如龙的签名队伍中。终于,我来到了张晓风老师的面前,近在咫尺间,我很是惶恐,因激动而产生的惶恐。庄重地,把书放到她的前,看着她把名字写在书的扉页上,心中满是不舍。
轻轻地,走出联合书城,此时,夜幕正在降临,乍暗的天光淡漠了一切,而在这淡漠中,我回转身,凝视着书城的灯火通明,挥挥手,与书城告别,与张晓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