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失温“
有感“失温”
活到七十岁,还头一遭在媒体获悉“失温”一词:《一场马拉松越野赛,为何21人遇难?专家解释:对于失温危险重视不够》【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崔凡荻】5月22日上午,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上午,已导致21人遇难,8人受伤。为何极端天气会对马拉松比赛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参赛人员遭遇的“失温”威胁有多大?《环球时报》记者23日就此采访了多名专家。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气象专家张明英表示,当时赛道上出现的极端天气几乎不可能被提前预报。路跑与徒步负责人闫俊涛表示,在越野赛事中,失温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王铁军表示,这种超长的越野比赛,沿途都会设置若干补给点,为参赛选手提供饮食来补充能量。
但因地貌等原因,在出事的山顶没有补给点,更无处可休息。参赛选手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不受控制的颤抖,这就是低体温症的危险信号,需要立刻终止比赛紧急下撤,越早撤离越好。
这次“失温”事故,以21天鲜活的生命为代价,为国人上了一堂生命“失温”安全教育课,为国人敲响了预防“失温”的安全警钟。但愿每个人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其实,对于防止自然灾害,古人已有丰富的智慧,民间老人们口口传授“晴天带伞,热天带衣”经验便是很好的例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此,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验教训。
那是还没有高速公路,从柳州到南宁坐小车还要四五个多钟头。有次,我赴邕开会返柳,大姨子和内人同行,早上穿一件衬衣都还冒汗,途径宾阳时,忽然看见远处山树惊慌失措,疯狂摇曳起来,俄而一股北风呼啸而至,上一秒还自由自在的身体突然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好在有备无患---我们急忙停车增添衣服,使身体慢慢恢复原状。这就是失温的体验。我们虽然有专车司机,坐的还是奔驰,如果不是“热天带衣”的话,我们的健康“奔驰”到何处,还真不堪设想。
如今年届古稀,保暖更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常备良药。5月21日周六下午,我去参加一个高考填报志愿的专家报告会。在家穿短裤和T恤还嫌热,考虑到会议室开空调会冷,于是增添了一件衬衣,且挑选靠近窗户有太阳直晒的地方就坐。开始偏热有些心烦,后来渐渐感觉过凉有所不适,熬到结束,走出室外许久,还未恢复过来。当晚,半夜身体出现反应,感觉发冷全身出汗不止,黏黏糊糊的,浑身不舒服,一直持续到天亮起床,全身湿透了。虽然没有酿成大碍,但为身体失温所交的学费不应打水漂!
但愿这次越野赛遭遇重大“失温”事故的前车之鉴,成为国人的后事之师,用老祖宗“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训示,审视和预防更加广阔领域里的各种灾害,尤其是老人们只有谨慎行事防范未然,才能健康长寿,毕竟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2021年5月24日于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