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余氏典当等五个收费景点

千灯的收费景点,比较大的是顾炎武故居与延福寺,中等的是千灯馆。小的景点有顾坚纪念馆、淞南书场评弹馆、古玩馆、余氏典当与古戏台。上一回去时记得还有一个民俗家具展示馆之类的,我曾隔着玻璃窗拍过老式家具,这次却找不到踪影了。

其实收费景点也不是每位游客都感兴趣的。故将顾炎武故居、延福寺与千灯馆之外的景点压缩成一集。也无多余的话,相关介绍在图下加以说明。


余氏典当在石板街的北大街。里边与延福寺竟是相通的。在延福寺中走着走着,见到这个砖雕门楼,进去,便不知不觉到了一处老屋


进去方知道就是余氏典当。宅主是余尚德,乃是余氏迁昆后的第五代裔孙,据传是位颇有文学才干的“红顶商人”,在乾隆年间被召至北京,为朝廷编写诗文集。老屋的主厅名“立三堂”,抱柱联“创业固难,我祖父克勤克俭;守成匪易,尔子孙其慎其谦”为余尚德自撰


第三进是大堂楼,楼上两室为主人的居室,两侧厢房是书房与琴棋室。底上厅内一幅联为: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与立三堂中的联意境一脉相承


账房先生坐在高高的柜台后,一双眼睛从厚厚的“洋瓶底”上投射过来审视的的眼光,这大约在文学作品中是找得到类似的描写的


柜台的另一侧,有个正在典物的蜡像


里边有个算盘展,展示着各种材质所制的、档位不同算盘


庭院的边门处,就同寻常人家


因为我是倒游,从大门出。这个砖雕门楼也相当精致


顾坚纪念馆在东香花桥南不远处。顾坚,元末明初千墩人,南戏专家。他在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南戏诸腔调的基础上,整合昆山一带民间曲调,创出一种更细腻、更婉转动听的新腔,即“昆山腔”,故有昆曲鼻祖之誉


纪念馆又名“四宜小筑”,是为纪念顾坚所建


四宜小筑共两进,为走马式建筑,门楼进去即天井,第二进为大厅,有“家庭式”舞台,现作为演出场所


石板街上有家淞南书场


也算是收费景点。柳敬亭,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许多书场都喜欢用“敬亭遗韵”来题额


上楼去看了看


楼下有四只“汤管”的水灶与老式竹壳热水瓶,很能唤起久远的记忆


古玩馆也在石板街上


里边就一间大大的统间,门里楣上挂一块匾,四个大字:博古传奇。古玩古董集中在门口区域,因我不集古董,只粗略地游览了一番


沿墙与中间放着一些柜,柜里展示着木雕作品


这幅是北京故宫的局部,乍一看,我还以为是青铜铸的呢


这幅是明清皇家陵寝


展示柜的边上也有木雕,这幅是苏州园林留园


这幅是狮子林


古戏台不是原物。介绍说:早在唐朝,陶渊明第九代裔孙孙陶岘从江西迁居千灯,他是文学家、诗人,又是音乐家。有名为“水仙”的女子家庭乐班,与江南名士填词谱曲,弹琴拨弦,登台溥演。又游遍江南山水、吴越古迹。几朝几代爱好音乐之趣有兴无衰,遂形成了“江南丝竹”。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千灯名门徐应聘与江西汤显祖同榜及第,遂为好友。汤到昆山、千灯来,演出过初版的《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古戏台底下不大,上得楼去是前厅


楼梯间的屏风上,是幅放大的邮票的画。代表了哪三部昆曲曲目,熟悉昆曲的朋友请自告奋勇哦


戏台的最后边。这似隔非隔的地方,被告知叫“跑马式包厢”。所谓跑马式,我理解为前面可行人,以区别于“雅座”


戏台的侧拍。


戏台。一副联为:“汤翁牡丹艳百花推陈翻古调”;“高君琵琶怀千年出新谱今声”


戏台两侧的墙上各有一幅砖雕。对应戏台上联的那幅说是《牡丹亭首演场景图》


这幅是右边的对应下联,说是《琵琶记综合场景图》


上次去见到的这处地方,如今不知到哪去了

(0)

相关推荐

  • 很少人知道的千年古镇,离苏州城只有35公里,景色比苏州还要漂亮

    我国是一个千年古国,古镇景区可以说是多如牛毛.特别是江南地区,一个城市至少有2-3个古镇景点.现在的古镇很多都是商业化,走进去看到更多的是人造景点占了一半.所以其实我一般都不喜欢去一些过于商业化的古镇 ...

  • 千灯余氏典当

    千灯的收费景点,比较大的是顾炎武故居与延福寺,中等的是千灯馆.小的景点有顾坚纪念馆.淞南书场评弹馆.古玩馆.余氏典当与古戏台.上一回去时记得还有一个民俗家具展示馆之类的,我曾隔着玻璃窗拍过老式家具,这 ...

  • 江苏昆山千灯余氏典当

    江苏昆山千灯余氏典当

  • 千灯,两处让你感慨五千年历史的景点

    千灯古镇,去过的人,大约知道该镇原来叫千墩或茜墩.前者的来历,大略是循清人陈元模所著<淞南志>中的说法,因当地一条河之南北"有墩及千":后者是因这此些墩上曾长满一种&q ...

  • 余氏五世支祠――卒子走遍安庆

    余氏五世支祠 卒子游记: 卒子走遍安庆,今天卒子带大家到安庆市潜山县看一看 余氏五世堂支祠位于潜山县的一个靠北的乡镇里.余氏迁潜十六世祖文章,天性孝友,法善齐家,事亲至:因谪祖鉴公(六世)祠近在咫尺, ...

  • 千年古村祖祠---航拍下杉洋余氏禅林祠

    千年古村之迷 杉洋,古代称三阳.蓝田.杉关. 因杉洋肇基拓主余氏先祖始自下邳郡(今江苏地界)迁江西鄱阳,继之迁闽北建阳,后于唐末迁居此地,故以"三阳"名之."蓝田&quo ...

  • 长茅余氏河南一世祖普清公五世分支

    文/余长城 平生没见过余氏宗谱.族谱,今日方引为憾事.究其原因,却因为我个人没去寻找,或者说年轻时对家族历史并不关心.多数人都是越老越热衷于寻根问祖,我也一样. 近几年编乡镇志,常去郑州或信阳市本地的 ...

  • 余氏溯源 萝蔓世家 雅墅乍堨(五)

    萝蔓世家   雅墅乍堨(五) 余万顷(字九畴,行二白,五代时睦州人),娶姜氏.李氏,生子元亨.元遂.元佑.元俊.元伟,仕吴越为武林检校(检察诸军事),统领禁卫亲军.军纪严整,左右亲军莫不敬惮.吴越归顺 ...

  • 修水县黄沙镇瑶村余氏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

    江西行))访修水县余良墓: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 [余良墓介绍] 修水县黄沙镇瑶村余氏,曾出过1名榜眼.2名探花.53名进士.2名丞相.8名尚书,且有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兄弟九人同登龙虎榜,长茅 ...

  • 五千年周氏家世——周敦颐的先祖和后裔

    来源:周氏家族 时隔六十五年之后,老家常州蒋湾桥的<(爱莲堂)周氏宗谱>第十一次续修即将大功告成,可喜可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溯源,访古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