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寫本《皇帝侍文李白》詩註:第一首:《古意》:九

伯希和二五六七號李白《古意》

古意

朝入天苑中,謁帝蓬萊宮。青山暎輦道,碧樹搖煙空。謬題金閨籍,得與銀臺通。待詔奉明主,抽毫頌清風。歸時落日晚,蹀躞浮雲驄。人馬本無意,飛馳自豪雄入門紫鴛鴦,金井花綠桐。佳人出繡戶,含笑嬌鈆紅。清歌紹古曲,美酒沽新豊。快意且為楽,列筵坐羣公。光景不可留,生丗如轉蓬。早達勝晚遇,羞比垂釣翁。

〔快意〕愉悅之情,稱心適意。《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欲,將欲為治也。」考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乾道7年(1171)蔡夢弼東塾刊本《史記》。

〔且〕或者。

〔為楽〕為樂,奏樂也。《荀子》王霸篇第十一:「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既錯之而人莫之能誣也。詩云:『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為之則存,不為則亡。』此之謂也。

  國危則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亂則國危,治則國安。今君人者,急逐樂而緩治國,豈不過甚矣哉。譬之,是由好聲色,而恬無耳目也,豈不哀哉。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聲,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養五綦者有具。無其具,則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萬乘之國,可謂廣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彊固之道焉。若是,則怡愉無患難矣。然後,養五綦之具具也。故百樂者,生於治國者也。憂患者,生於亂國者也。急逐樂而緩治國者,非知樂者也。故明君者,必將先治其國,然後百樂得其中。闇君者,必將急逐樂而緩治國,故憂患不可勝校也,必至於身死國亡然後止也,豈不哀哉。將以為樂,乃得憂焉。將以為安,乃得危焉。將以為福,乃得死亡焉,豈不哀哉。於乎。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國有道,人主有職。若夫貫日而治詳,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為也,不足以是傷游玩安燕之樂。若夫論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鄉方而務,是夫人主之職也。若是則一天下,名配堯禹。人主者,守至約而詳,事至佚而功。垂衣裳,不下簟席之上,而海內之人莫不願得以為帝王。夫是之謂至約,樂莫大焉。」考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刊本《荀子》。

〔列筵〕張設酒席。《初學記》卷十三禮部上:「唐太宗〈重幸武功詩〉:『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考明嘉靖10年(1531)安國桂坡館刊本《初學記》。

〔坐〕席地而坐,雙膝著地,跪也。

〔羣公〕尊稱,諸位有名望之人。《詩·大雅·雲漢》:「群公先正,則不我聞。」

月隱按,李白此「羣公」語,當出自漢劉向《說苑》正諫篇諸事,涉「為樂」之道。考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咸淳元年(1265)鎮江府學刊元明遞修本《說苑》

比如:事一,颜燭諫齊景公。事二,蘇從諫楚莊王,後為相。事三,咎犯諫晉平公,後參治國。事四,孟嘗君客諫孟嘗君。事五,少孺子諫吳王。事六,椒舉諫楚莊王。

月隱按,「快意且為楽」談治國為樂之道也。昔日宰我問孔子「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曰:「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孔子認為宰我不仁。「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義也。」孔安國集解曰:「自天子達於庶人。」故有樂有有樂之道,為樂以為樂之道,李白以之望相位也,又「列筵坐羣公」,皆說納諫之言,說輔政之道,招治國之士,唯其自道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