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百年传统追肥技术的作物播前一次性施肥理论

原创;作物有效施肥期与最佳施肥期是绝大多数农业试验的基础研究,自然也是进行施肥量和施肥比例试验必须事先解决的必要问题。这就如同万丈高楼基础起,打地基的科学问题必须事先解决好,否则万丈高楼即使建成,坍塌是迟早的事。然而,我国及世界至今均未搞清楚作物的有效施肥期和最佳施肥期这一问题,至今还未有研究者用科学的试验方法证明追肥具有增产作用,但专家学者却认定早在明清时期被应用传统追肥技术,就是按作物需肥规律、地力基础供肥规律进行施肥的科学技术,并且通过研究又翻新出苗肥、拨节肥、抽穗肥、粒肥和灌浆肥很多花样名目,再加上专家学者巧舌如簧的讲解,使得古代追肥技术成为专家学者推陈出新的发明和创造。事实上,作物追肥是一个有百害无一益农业技术。名目繁多的追肥技术害得学生浪费精力,害得农民费工花钱减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歪理学说的基础上,专家学者又发明了诸如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控释肥与缓释肥及数不胜数的农业栽培技术。基础技术不正确,在此基础上发明的技术产品何谈科学性。褚清河历尽艰辛,通过几十年潜心研究,提出作物播种前氮磷钾肥做基肥一次性施用的科学理论。该施肥技术在山西几十个县市推广应用证明具有显著增产作用,目前推广应用市县农民无论种植何种作物都已不再进行追肥。但专家学者依然对追肥技术深信不疑,竭尽全力推广追肥技术,对此有必要向全国农民介绍作物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增产原理。

追肥之歪理学说

作物追肥是否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只有用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最大施肥量下播前一次性施肥与不同生育期追肥的比较试验才能被得到证实。但在无法确定土壤种植某一作物氮肥最大施肥量和氮磷最佳施肥比例的情况下,事实上无法科学地进行作物有效施肥期与最佳施肥期的科学试验。以往研究者企图用作物每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所需氮磷钾数量以及人为估计的目标产量计算目标产量施肥量来替代土壤最大施肥量,事实证明根本行不通,二者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此外,由于作物每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所需氮磷钾数量是一个变量,目标产量人为估计本身不具有科学性,因此,将计算结果再应用于进行追肥增产与否的试验无疑是自欺欺人。以往研究者虽然也做了一些有关追肥增产的试验,但多是作物生育期间追二次氮肥与追一次氮肥、追三次与追二次氮肥增产效果的比较试验,并未设置基肥一次施用的试验处理,且多数试验结果不能进行统计检验,因此,以往的追肥试验并未能证明追肥具有显著增产作用。无奈研究者只能用其所谓试验发明的“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规律”作为追肥的理论依据。但将该理论作为指导追肥理论依据,实属牵强附会。以玉米为例,作物栽培学研究表明,不同生于时期,玉米吸收氮、磷、钾速度和数量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是,幼苗生长慢、植株小,吸收养分少。拨节期至开花期,生长加快,是雌性穗形成发育期,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养分的关键期。生育后期,吸收速度逐渐变慢,吸收量也减少,据此,研究者将阶段吸肥状态变化定义为玉米的吸肥规律,即出苗至拨节期,氮素吸收量占到总需要量的16%,磷占到总需磷量的10.6%,钾占到总需钾量的15.8%;拨节至吐丝期吸氮量占到总需要量的66%,磷占到总需磷量的45.4%,钾占到总需钾量的84.2%。氮到籽粒形成期吸收速度减慢,到乳熟又加快,抽穗前日需磷钾量最高。据此作物栽培学提出基肥加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追肥的栽培技术。基肥一般施用有机肥与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其余氮肥用于不同生育时期追肥。追肥的分配比例为:(1)苗期追肥:玉米高产田苗期追肥占到总追氮量的30%,中产田占到40%,低产田苗期追肥占到60%;(2)抽穗期追肥:玉米高产田穗肥占到总追氮量的50%,中产田占到60%,低产田苗期追肥占到40%;(3)粒肥(抽雄至开花): 玉米高产田追肥占到总追氮量的10~20%的追肥歪理。之所以称之为歪理,是因为研究者阐明的玉米的吸肥规律是苗期吸肥较小,拨节后逐渐增大,玉米拨节至吐丝吸收氮量分布比例占到总吸收量的60%以上,自然追肥分配比例应该是作物苗期追肥比例较少,抽穗期追肥比例最大,但栽培学低产田和中产田追肥比例占到40~60%,显然与玉米吸肥分布比例为16%不符。已有研究表明,土壤在不施肥和施肥的情况下,无论是高产田还是低产田均以苗期速效养分含量最低,作物苗期以后逐渐提高,到抽穗期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降低。依据追肥理论自然无论高产田还是低产田,氮肥追肥量均应以苗期追氮量较少,拨节后逐渐加大施肥量才对。而且苗期追肥比例也应与吸肥规律苗期吸氮占总量的16%接近才符合玉米的吸肥规律。然而,低产田苗期追氮量占到总施氮量的60%,中产田和低产田却均未施粒肥,也与研究者所说的按玉米吸肥规律施肥相矛盾。此外,作物生长发育并形成籽粒产量需要按比例吸收氮磷钾养分,而且不同生育时期所要求的氮磷比例是不同的,而栽培学认为随着作物生育进程需肥量不断增加,土壤供氮不足需要追施氮肥,同理如果不追磷钾肥,也必然人为造成作物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不平衡吸收。显然,追肥只考虑追施氮肥而不考虑氮磷钾养分平衡供应的主观想法背离作物吸收养分的生物学规律。事实上,作物吸肥虽受土壤供肥的影响,但作物具有主动吸肥的特性。在土壤自然供肥或施肥不至于造成作物被动吸收养分的情况下,作物某一时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很大程度上是由前期的吸肥水平决定的。专家学者把作物不同生于时期养分吸收的分布比例规律看成是作物的吸肥规律实属误解,以此作为追肥的理论依据无疑是一种幼稚的思维。因为,作物生育时期吸收养分占总吸收量的比例是作物阶段吸收养分状态,它不能同时反映作物的养分代谢的动态变化。在无科学方法确定总施氮量和各生育时期追氮量的情况下,追肥增产实属自欺欺人。

作物的吸肥规律

作物吸肥规律试验选用谷子作为试验作物,氮磷肥料用量播种前一次施用,施肥量由前期试验确定。试验从播种开始每隔17天取土测定土壤和谷子植株的氮磷钾含量,所有肥料均在谷子播前一次施用,以后不再追肥。结果发现,谷子植株氮含量以苗期最高,苗期以后谷子植株体内氮含量呈逐渐递减规律,而且苗期植株体内氮含量高者,以后各生育时期也高。相邻时期谷子植株氮含量自回归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苗期植株氮含量高者谷子产量必然也高。由此得出结论,谷子吸收养分是由前一阶段吸肥水平决定后一阶段吸肥水平的系统连续过程,谷子的产量水平是由谷子苗期的氮素吸收水平决定的,谷子苗期吸收氮素水平的高低受播种前土壤施氮量和氮磷施用比例的影响。玉米、水稻等作物进行的试验具有相同的吸肥规律。

作物有效施肥期与最佳施肥期

作物吸肥规律研究表明,作物吸肥是由前一阶段吸肥决定后一阶段吸肥的系统连续过程,而作物苗期氮素吸收水平的高低通常是由播种前土壤施氮量和氮磷施用比例决定的。这就表明,作物高产施肥只有基肥一次施用才能顺应作物的主动吸肥规律,也才能通过基肥的施用有效调整土壤氮磷或氮磷钾供应比例符合作物的吸肥比例要求,但作为吸肥规律还必需通过科学试验进一步证实。为此褚清河在研究发明以土壤四项肥力指标直接计算土壤最大施肥量和氮磷钾最佳施肥比例的数字化施肥技术后,在计算获得水稻试验田亩最大氮施用总量基础上,分总施氮量、高于总施肥量和低于总是肥量三个水平,进行了插秧前一次施用和分次施用的追肥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播前一次性施肥较总氮量相等苗期追一次肥的处理增产5.6%,较苗期和分蘖期追两次肥处理增产31%。试验证明,水稻插秧到分孽初是水稻的有效施肥期,而插秧期为水稻的最佳施肥期。追肥与插秧前一次性施肥比较,并不具有增产作用。用农民的话说,追一次减产一次,追两次减产两次。在娄烦县有机质含量为9.6g/kg,碱解氮含量11.5mg/kg,有效磷含量8.6mg/kg,速效钾含量为95mg/kg的盐渍型水稻土上示范应用,亩施纯氮13.2kg,五氧化二磷8.8kg,水稻品种为晋稻925,全部肥料基肥一次施用,亩产水稻583.3kg,较常规施肥增产30%,减少肥料投资1/3。因此,追肥增产实际是在总施氮量确定过量情况下,无效施肥期追肥,相当于减少肥料总量而增产。据此,提出了作物播种前一次施肥新理论:“施肥是一种调节手段,其作用是提高作物苗期的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和调整氮磷钾养分供应比例,以协调解决作物苗期土壤供肥能力不足和作物吸肥能力弱的矛盾,并非是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养分量的需求。作物吸肥是由前一阶段吸肥水平决定后一阶段吸肥水平的系统连续过程,作物植株氮含量以苗期最高,苗期植株氮含量高低与作物播种前施氮量和氮磷比例密切相关,作物只有播种前一次性施肥才能顺应作物的主动吸肥规律,否则就会造成养分的被动吸收,致使产量降低。”理论表明,栽培作物施用基肥就如同盖楼房做地基,基础的深度和宽度及其坚实程度决定楼的高度一样,基肥的数量和氮磷比例已决定了作物不同生于时期的吸肥水平及氮磷钾吸收比例水平,也就决定了作物的产量水平。当楼房的基础做好后,我们再想通过类似于追肥的方法增加地上宽度和坚实度来增加楼层数是违背规律的做法,它不可能同时达到增加楼层和安全持久的目的。同理,基肥加追肥的栽培方法也不可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