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孩对我说——《疫情之下》主题班会的后续故事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
事实上很幸运,这个孩子的材料被印成了铅字,不仅在教育时报上第一版正版出现,还被河南教师和河南班主任两个公众号全文转发,我第一时间转发给了他。
事情要回到那个班会课,在说到“医生”这一关键词时,同学们都在讨论张定宇院长,讨论那些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的医生,张富淇突然说:“还有人民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然后他就开始断断续续着讲述最直白的感受,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他的心疼。我料想这位医护工作者跟他一定很熟识,或许就是他的亲人,果不其然,课后我私下问了他,那个人就是他的妈妈。
他在班会感想中写道:“ 在看到老师发的一张张照片时,仿佛就看到了我的妈妈,被消毒液酒精浸泡的手,被护目镜捂出伤痕的脸,一穿就是六个小时的防护服,我很难受也很心疼,但是我更为她感到自豪。在疫情来临之时,是她们这些一线医护人员告别家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抗疫,却没有任何抱怨。没错,她是逆行者,是勇者,是我心中的英雄!”
看到这些我心里微微一动,因为在分科之前,我也教过这孩子,听课写作业都是非常随意,心理年龄很小,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但是看到他所写的,我觉得这件事给了他一定的冲击,再加上班会课上语言和图片的渲染,让他稍稍长大了一些。
曾有老师说:“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这个角色无非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是啊,这次的主题班会给了他一个思考契机,让他沉淀下来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希望这孩子真的可以有所改变。事后我又跟他的爸爸打电话聊这件事,他爸爸说:“他是独生子,小时候我工作忙,陪他的时候少,总觉得亏欠太多,有些娇惯,没有做过家务,花钱没有节约意识,任性。后来我和他妈妈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开始往回收,有了很多冲突。进入青春期,叛逆特别厉害,冲突更严重。”我对他爸爸的话没有怀疑,但是我坚信在这场战“疫”中,没有哪个孩子可以置身事外,尤其是还有一位医护工作者的妈妈,他的爸爸还说:“后来理解妈妈的不易后,自觉在家隔离,不给医护人员添乱,做饭,洗自己的衣物,和妈妈视频宽慰妈妈,等等,现在进步很大,他的妈妈也很高兴。”
他的爸爸还特别提到一件事:“疫情缓解后,他妈妈在宾馆隔离,他主动去给妈妈送换洗衣服,生活用品,在路上还去超市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妈妈买草莓,挑大个的买,也不心疼钱了,到那了自己不吃全给了妈妈,妈妈再三让他吃,他挑了个小的尝了尝,剩下的都给了妈妈,把妈妈感动的落泪,打电话给我说儿子长大了。”
我无法想象这孩子之前叛逆时所做的事情,但是看到现在他的改变,就觉得那次班会很值得,或许他离父母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至少他已经开始向前迈出了一步,我由衷地为他高兴。他还在周记中写道:“我的目标是考上医学类本科,将来也做一名像他们那样的白衣天使,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用我的所学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最后,我也想对那个男孩说:“你的理想已经被河南的很多人知道了,他们都要见证你的进步和成功。现在的你无需应付作业和听课考勤,你要做的是静下心来,真正地用心地学习,学会学习,方能进步!这个冬天,你为妈妈感到自豪,那么两年后的夏天,就让你的妈妈为你骄傲!你能做到么?”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