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漏经》讲解六
“当他这样不如理作意时,六种邪见之一会生起。'有我的常我’的是真,是常的邪见生起。或者认为'无我的常我’是真,是常的邪见生起。或者认为'以我知我’是真,是常的邪见生起。或者认为'以我知非我’是真,是常的邪见生起。或者认为'以非我知我’是真,是常的邪见生起。或生起这样的邪见:'这个'常我’是说话者、感受者,此处彼处领受善恶业的果报,而且这个'常我’-恒常、永恒、持久、不变且永远常住。’比丘们,这叫入于邪见、(入)邪见稠林、(入)邪见荒漠、(为)邪见所困扰,(为)邪见所绑。由于被邪见结所绑,我说,无闻凡夫不能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中解脱,不能离苦。”第一个是“有我的常我”:认为有一个恒常的“我”,有一个恒常的灵魂 。第二个是“无我的常我”,但是大家注意,这里的“无我”不是佛教讲的“无我”,这里的“无我”是指断见:认为没有后世的轮回。佛教虽然认为“无我”,但还是认为是有业果轮回的,和断见有根本的区别。第三个是“以我知我”:能知者和被知者都是“我”。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注解这个“能知”指想蕴,那“被知”呢?就是其他的四蕴:色、受、行、识。“能知”“被知”都是有恒常的“我”的。这是第三种邪见。第四个呢?“以我知非我”,就是能知者是“我”,就是想蕴是恒常不变的“我”,但是被知“非我”。就是其他的四蕴-色、受、行、识不是恒常的“我”。第五个“以非我知我”:能知的想蕴不是“我”,是“非我”。但“被知”的其他四蕴是“我”-恒常。第六个:这个“常我”是说话者、感受者,此处彼处领受善恶业的果报,而且这个“常我”-恒常、永恒、持久、不变且永远常住。这些邪见尽管五花八门,但其核心都是“我”(灵魂) ,这个“我”能见闻觉知,能承载善恶业的果报,而且恒常不变。而按佛教的正见,只有不断生灭的五蕴,并没有一个恒常的“灵魂”。“比丘们,什么是作意该作意的法?当作意那些法时,未生的欲漏不生,已生的欲漏被弃除;未生的有漏不生,已生的有漏被弃除;未生的无明漏不生,已生的无明漏被弃除,这样的法就是该作意的法,他对这样的法作意。当他不作意不该作意的法,作意该作意的法时,未生的漏不生,已生的漏被弃除。他这样如理作意:这是'苦’;这是'苦是生起’;这是'苦的灭’;这是'灭苦之道’。他这样如理作意后,断除三结:萨伽耶见,疑和戒禁取。比丘们,这就是以正见弃除漏。”“这是'苦’;这是'苦是生起’;这是'苦的灭’;这是'灭苦之道’。”这就是佛教的根本正见-四圣谛。四圣谛关注的主题是“灭苦”。这个主题才是禅修者应作意的。实际上不仅仅是对禅修者,应该说对每个人而言,“灭苦”这个主题都有最现实和最究竟的意义。“他这样如理作意后,去除三结:萨伽耶见,疑和戒禁取。”去除三结就能证得初果,由凡夫成为圣者。佛陀在长部第一经《梵网经》指出:一切邪见其实都是以萨迦耶见为基础。所以断除了萨伽耶见,也就断除了一切邪见。萨伽耶见的巴利词是:sakkāyadiṭṭhi,sakkāyadiṭṭhi=sa kāya diṭṭhi这里的kāya最容易引起误解,kāya的原意是“身体”,所以有人把萨伽耶见翻译为“身见”、“有身见”,有的读者就望文生义,以为这个邪见是对身体的执着。实际上kāya在这里指:独立恒常的整体(即“我”、“灵魂”的实质)。萨伽耶见简单讲,就是把刹那生灭的五蕴(全部或部分)看作独立恒常的整体。萨伽耶见按和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关系分类有五组,每组四种,一共二十种:1.“我”是色;“我”拥有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之中。2.“我”是受;“我”拥有受;受在“我”中;“我”在受之中。3.“我”是想;“我”拥有想;想在“我”中;“我”在想之中。4.“我”是行;“我”拥有行;行在“我”中;“我”在行之中。5.“我”是识;“我”拥有识;识在“我”中;“我”在识之中。这里先讲讲第一组和色蕴有关的萨伽耶见。“'我’是色”就是认为色和“我”就是一回事。注解说了一个譬喻:就好比蜡烛的光和蜡烛的火,光就是火,火就是光,是一个东西。第二个“'我’拥有色”,“我”和色蕴不一样了。注解说了一个譬喻就是:树和树的影子,二者是不一样的,但是树的影子从属于树。就是色是从属于“我”的,所以叫:“我”拥有色。第三个“色在'我’之中”,就是色蕴含在“我”里面。注解里说了一个譬喻:就好比花有香味,香味在花里。色蕴好像是“我”散发的香味。第四个“'我’在色之中。”,就是“我”是色所蕴含。注解说了一个譬喻:好比一个红宝石放在盒子里面。红宝石好比是“我”,盒子好比是色蕴。和其他四蕴相关的萨伽耶见的含义和色蕴一样,把譬喻里的色蕴换成其他四蕴即可。这二十种萨迦耶见,实际是对“我”和五蕴的关系的表述。但不管是用哪种表述,都会产生矛盾。比如第一种:“'我’是色”(“我”和色蕴是同体的)。而色蕴是无常变化的。“我”是否无常变化呢?如果说:是,“我”就不是永恒的。如果说:不是,“我”和色蕴就不是同体的。说到最后,因为五蕴无常的特性,“我”想要永恒就不能和五蕴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我”和五蕴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我”也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所以经过深入的思考,就会明白“我”(灵魂)实际是不存在的,仅仅是一个错觉。这段经文说的“疑”实际上是对佛法僧三宝的怀疑:佛陀是不是究竟证悟的觉者呢?法是不是究竟的真理呢?佛弟子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正确呢?初果圣者因为断除了三结,对于四圣谛有了亲身的证悟,因此对三宝就有了决定的信心,在根本上去除了对三宝的怀疑。“戒禁取”就是执着无效的修行方法和宗教仪式,认为这些无效的方法和仪式能够让人解脱。比如中部的《布经》里面就提到一位婆罗门,这位婆罗门认为“在某些河里面沐浴就能够使自己的心清净”。这就属于戒禁取。初果圣者因为亲证了四圣谛,对于如何得到解脱已经获得了决定的信解,所以不会再执着那些无效的方法和仪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