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把自己的脚放进别人的鞋里!
Perseverance Prevails
事件:我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经常有人因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纠结、徘徊,甚至是内心感到痛苦,因为当自己完全按照别人的看法来做,虽然会让别人满意,但是自己却内心感到委屈;而如果不按别人的看法来做,又觉得得不到友谊,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这样的困惑,这样的矛盾,困扰着很多人,那该如何来解决?
琪琪是一位刚毕业一年的学生,由于自己的性格属于内向性,而且朋友也不多,因此在进入公司以后希望不被同事排挤,得到更多同事的认可。因此,她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老好人,竭尽全力去帮助每一个人,来获得同事们的认可。【这是一条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荒诞的行为】刚开始同事与她不熟悉,偶尔会让她帮一点小忙,还很客气,的确觉得她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然而随着大家相互了解的深入,大家让她帮助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有些事情明明其他人自己可以去做,但是却会让她帮忙,而她为了在同事心中留下个“好印象”,就会牺牲自己来帮助别人。
比如同事有快递来了,让她帮忙去取,本身她自己手头也有工作,但她还是没有拒绝,而是去帮忙取;同事中午让其帮忙买饭,可是却没有给她钱,她不好意思去向同事要,认为“可能同事是忘记了,想起来就会给自己,如果主动向同事要饭钱,显得自己小气”,可是下一次同事又让她买饭......
案例分析 :我是一个没素质的人吗?
别人的看法
上周四的时候,我开始去给一个项目做售后,因为需要带一些工具,我就开了一辆略破旧的工具车,我知道客户那里停车是一个麻烦的事,所以专门提前一个小时过去。
找到一个停车场以后,前面有近6辆车在排队,而且停车场是满的,只有出来一辆车,才能进去一辆车,所有人都排队在入口处等管理人员的指挥才能进入。停车车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很快我后面就又排队五六辆车,几乎五分钟左右才会从里面出来一辆车。我预计至少要等30分钟才能进入停车场,就做好了等待的心理准备。
可有些人等不及了,就开始在左边又排了一队,企图加队提前进入,本身等待的时间就长,当然每个人都不想让别人加队,所以有的人等不及就走了,而有的看加不进去就并入成一队。不知道何时,我左边那一队就剩下一辆车,想要插入我前面,而前面就剩下一辆车了,马上就可以停车了。但是我几乎和左边那位同时发动车子向前“冲”,我是面包车,他是轿车,他没挤过我,他就把车窗户摇下来,对着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停车不会排队吗?”
这话听着真刺耳,如果是在很多年以前,我可能就会自责,甚至不敢去和别人挤。但是自从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知道如何来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是一种现象,而现象背后必有本质。那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对于当前这件事情,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他希望通过刺激我,而先进入停车场停车!”
此刻,我并没有及时的否定自己,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就是“没素质的人”,而是先观察了具体的情况,然后和这个人沟通:“看看你的前面,没有车辆,后面没有车辆,你那一队就你一辆车,我这一队排了七八辆车,我不清楚是我不排队,还是你不排队,是我没素质,还是你没素质?”
我并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告诉他:“如果你真是有急事,想快点停车,你完全可以给我说几句好听的话,我让你先进去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等几分钟,可是你上来就说我没素质,这让我没办法不给你挤啊!“
这个时候那个人想说什么,但是又停止了,刚好我前面的车已经开进去,我也就跟着向前,他只好在边上等,看后面的车会不会让他......
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代表他主观的一面,而且也并不客观,更多的是看我们是否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或欲望。
把自己的脚 ,放进别人的鞋里
一个人一个标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标准
其实很多缺少自己底线和原则的人,往往会在乎别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如何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风格和方式,往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如果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像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脚的大小。别人的鞋子是适合别人的脚的,别人之所以会认为你的脚大或脚小,就是看你穿上他的鞋子是否合适。
再看上面琪琪的例子,她之所以会纠结、难过、痛苦,就是因为她没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底线,以别人的满意为标准就是没有标准,你永远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既然不论如何去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总有一部分人会满意,一部分人不满意,那为什么不能按自己满意的方式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