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 · 结构|产品的细节设计和结构优化

做为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把东西搞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往往一个好的ID就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同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产品设计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有的干脆拿去抄数,有一点,我们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怎样把别人的产品好的方面吸收进来,应用在我们的产品之上,成为我们的设计规范和准则。

要通过不断的向别人学习,通过努力和创新总结,而最终实现超越,此超非彼抄!

关注细节,汲取经验,产品岁老,经验尤可

✎  关于产品一些圆角处理的地方

例①

下图是一个通讯产品扣线卡槽,以前的产品在设计时是没有加小圆角的,后来再才发现松下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是在转角的地方加了一个小圆角,防止线材破皮,这样小小的人性化设计别人都注意到了。

需要加圆角的地方

直接加圆角的效果

如果直接加上圆角的话会有倒扣出不了模,所以结构上要改进一下,做点变动,结果OK!如图所示。

圆角处再起一级

背面效果

拔模分析

例②

如图所示:对于这样的矩形通孔,往往会忘记做一些圆角处理,如果要在四个拐角处加上小圆角,出来的效果也许就不一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小缺陷。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防止在出模时,由于应力集中,会有拉白拉裂等现象,一般留个0.3-0.5的小圆角就行了,也不影响外观和功能。

✎  关于产品保修贴,规格贴的一些问题

诸如贴纸凹槽,还有一些孔位,我们都要说明清楚是要留出来,还是需要镶出来,不同做法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下图:

这个地方前模上需要留出,所以会有相应的小圆角,如果需要利角的话就需要镶出来.在图纸上尽量表达出来,这些小的细节,你不去提出来,往往模厂会遗漏掉!

另外:有些产品没有预留贴纸的位置,结果有的是纹面,贴纸很容易贴不牢,另外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贴的歪三扭四的什么情况都有,往往要在产品加一些贴纸的限位,所以这些小细节,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对于需要贴纸的地方尽可能的话是做刻字的可换镶件,第一提高产品质感,避免贴纸,同时也少一道工序节省成本。如果要刻字,当然要首选凹字,模具好做,万一要修改,还可以有修改的机会,再改成凸字。

✎ 关于合壳螺钉柱的一些细节

合壳螺钉柱要注意其强度问题,根据产品的要求,要经得起跌落实验这一关,另外也常遇到跌落时,连根拨起的现象和打螺钉爆裂的情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问题,留有一定的余量。
对于螺孔的内外径要给出合适的尺寸,外径不宜过大,大了有可能缩水,内径偏小容易爆裂,过大了要容易滑牙,根据对产品特性的了解给出恰当的经验值。
下面举个简单的小例子。
如下图:锁壳螺丝柱的配合端面,更改之前是这样的,这样也是可以做,但不是最理想的。

优化之后,如下图所示:

这里的加强筋,最好上端面不要留有台阶

产品上下壳的配合状况

✎ 产品结构和外观的冲突。

往往某些结构的实现,无法避免的在外观上会留有缺陷,遇到这种状况,当然首先要保证外观,但结构性能和模具设计也要可靠,一般要动些脑筋,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举个例子:
如下图所示:这是固定MJ的结构,此种结构有它的好处,装配方便,直接通过二边卡扣扣死,但在模具实现上会造成外观缺陷,外观上有很多插穿孔。

有倒钩

外观上的插穿小孔

如图所示:把这种形式改成打带帽螺钉固定,一般也就满足跌落要求了,另外也可以考虑在上壳上加柱子压住就更加保险一点。

这种做法,就避免外观破孔的情形,当然要根据产品的定位,看侧重点在什么地方,我个人觉得外在质感也是很重要的。

✎ 关于一些扣位跌落断或发白的问题

之前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设计尺寸合理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这种问题,后来发现一个小小的细节,这种情况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如图所示:类似这种扣位形式,在拐角处都要加上适当的圆角过渡,避免因为出模,跌落,应力集中,造成拉白,拉裂,跌断拉断的情形,这些在设计中都要考虑到。另外要跟踪这些小细节一定要做上,有时图纸上有,而实际回样的,却漏做了。所以有时设计考虑了,但开模时却漏做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所以产品设计出来了,后期跟踪也显得十分的重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使之成为自己的,这不是抄,更是一种超。要敢于打破传统,接受新的观念,也要不断积累达到创新的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