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巷(188)油车场
油车场西起里河桥,东至朝天桥,长约300米。民国《吴县志》和《苏州城厢图》中都有标注,是因为旧时葑门外最大的榨油作坊在巷子里而得的名。
穿过喧闹的里河新村,转到人声渐小的里河桥,桥两侧有小片竹林,有风过时,竹叶间就发出窸窸窣窣的碰撞声。再往前五六米,就到小巷油车场了,
油车场东边的葑门塘南岔河,外接水面辽阔的黄天荡。从前陆路交通不便,水上运输便捷的油车场一直是商行聚集中的地方。百余年前,一位目光敏锐的生意人看中了油车场四通八达的水路条件,就在此处建立了“三丰”油坊。因为交通便捷、经营得法,“三丰”油坊生意极好、规模渐大,很快便与当时西街的肇源粮油行并列成为苏州同业之首,并发展成葑门外最大的榨油工厂。
据居住在巷子里的老人回忆,当年“三丰”油坊规模相当大,仅厂房就有100多间,就连葑溪河岸边的空地,都被用来停泊农船和翻晒菜籽,油车场一带可谓是“热闹非凡”。
据说现在油车场里的平房区就是当时油厂的营业部,营业部后面紧挨着的就是榨油工厂。工厂里,一排排大灶装着一只只斜置的大铁锅,工人们整齐地站在铁锅前,握着长柄铜铲来回翻炒锅里的菜籽,现场铜铲分量不轻,因此铜铲木柄上有个铁圈用链条挂在屋顶椽子上,以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菜籽炒熟后,由工人们转送到粉碎工场。粉碎工场的设备较为简陋,用一个直径约20米的圆形大槽,槽里竖着直径两米的圆轮,四个大圆轮间隔一定的距离,一根粗大的立轴伸出,用众多人力进行牵拉,四个圆轮在槽里来回滚动,把里面的菜籽碾成碎粉。
粉碎工场东面是另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那里也有一个大灶头,还有很多为蒸煮菜籽粉而特制的蒸笼。菜籽粉蒸制的时候堆叠得很高,待到一定火候,工人们会将菜籽粉装进水桶状的竹箱内,制成菜饼坯。然后,就到了最后一道工序——榨油。
庞大的榨油机有十多米长,机身全部由硬质木材制成,其中以银杏木居多。菜饼坯被装进榨油机的榨架上,榨架下面是出油槽,榨架前方是条大插槽,榨油工站在插槽前抡起大铁锤猛力击打木楦,一只只木楦打进去,榨油架上的菜饼坯就会流出黄澄澄的菜油来。以“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用来描述榨油过程再贴切不过了。木楦被反复击打,直到实在挤不出油来为止,然后卸下榨油架上的菜饼坯,脱去竹箍,成为菜饼,可以用当作家畜的饲料或者沤田之用。
在油车坊里还有着别处看不到的奇特景象。由于工作环境温度高,工人上班后都要脱得精光,换上用席草编制的竹裙,露出古铜色的肌肤和结实的胸膛。闷热的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工人们浑身大汗淋漓,站立片刻地面就会有一汪汗水的脚印。因此,油坊工人每天要喝大量的凉开水,下班后马上就到天井大浴缸里冲洗,所以榨油这个行当里有句话叫做“人流多少汗,饼出多少油”,当真一点不假!
当年,开在油车场的不少油厂和米厂,承担了大部分苏州市民的粮油供应任务,当然,现在的油车场小巷里已经完全不见旧时的景象了。午间时分,悠长的小巷内鲜有行人,巷口处一个稚童倚靠在家门前,把玩着手中的玩具,一旁的看家狗机敏非常,一闻到陌生人的气味就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守在门口“汪汪”地叫着。一句软糯的女声从里间传来:“小宝,快进来,今天吃面啊~!”接着,就有一股扑鼻的菜油清香穿堂而出,那是多么熟悉的姑苏生活味道......
主播:梧桐 清秋
摄影:素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