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虽多,不可滥用——罗天益医案赏析
作为东垣老人的学术继承人罗天益并没有像师父那样,搞出《脾胃论》一样的留世经典,罗天益的代表作《卫生宝鉴》以简述道理、收集名方为主,看《卫生宝鉴》的目录,前三个章节叫“药误永鉴”告诫大家一些常见误诊误治的惨痛教训,后面16个章节都是“名方类集”按照不同病种分门别类收集的有效名方。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现实需要,第四卷名方类集开篇就讲了一个事情:
予受学于东垣先生,先生授以《内经》要奥,仍授以制方之法。中书左丞董公彦明,中统辛酉夏领军攻济南,时暑隆盛,军人饮冷,多成痢疾。又兼时气流行,左丞遣人来求医于予,遂以数药付之。至秋城陷矣,公回,谓予曰:向所付药,服之多效,其方君自制耶?古方耶?予曰:有自制方,有古方。公曰:君用药如此,可谓得医之三昧矣。以自制方及古方,用之经验者,类而集之以济人,不亦善乎?予遂允之。凡古今名方,亲获效者,类以成书,详列于后。
罗天益先介绍了自己的本领是跟李东垣学的,讲了师父李东垣不仅给他讲医理(内经),还教他灵活变通如何拟方用药。他之所以收集有效的名方是因为他的同乡,在朝中当官的董彦明(同为真定藁城人)率军攻打济南府,当时是大暑天,大家喝冷水,甚至冰水,都得了痢疾,拉肚子。加上又有一些当地的传染病,导致军队战斗力大减,于是求助罗天益,罗天益给了一些方药,到了秋天,董彦明破城归来。
跟现在人一样,董彦明设宴答谢,席间闲聊,就讲到罗天益上次献的方药,真是不错,大部分都有效,问他是自己琢磨的,还是古方?罗天益说有古方,有自己拟的杂方啊,董彦明建议罗天益分类收集收集这样的处方啊,也是一个很好很重要的事情的,所以罗天益开始收集古今名方,注意原书中讲“亲获效者”,一定是自己用了效果不错的。
收集了众多名方的罗天益却常常劝人不吃药:
中书左丞相史公,年六旬有七,至元丁卯九月间,因内伤自利数行,觉肢体沉重,不思饮食,嗜卧懒言语,舌不知味,腹中疼痛,头亦痛而恶心。医以通圣散大作剂料服之,覆以厚衣,遂大汗出。前证不除而反增剧,易数医,四月余不愈。予被召至燕,命予治之。予诊视得六脉沉细而微弦,不欲食,食即呕吐。中气不调,滞于升降。口舌干躁,头目昏眩,肢体倦怠,足冷,卧不欲起。丞相素不饮酒,肢体本瘦,又因内伤自利,又复获汗。是重竭津液,脾胃愈虚,不能滋荣周身百脉,故使然也。非甘辛大温之剂,则不能温养其气。经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脾不足者,以甘补之。黄 、人参之甘,补脾缓中,故以为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当归辛温,和血润燥。木香辛温,升降滞气。生姜、益智、草豆蔻仁辛甘大热,以荡中寒,理其正气。白术、炙甘草、橘皮,甘苦温乃浓肠胃。麦蘖面宽肠胃而和中,神曲辛热,导滞消食而为佐使也。上件㕮咀一两.水煎服之.呕吐止.饮食进.越三日.前证悉去.左右侍者曰.前证虽去.九日不大便.如何.予曰.丞相年高气弱.既利且汗.脾胃不足.阳气亏损.津液不润也.岂敢以寒凉有毒之剂下之.仲景曰.大发汗后.小便数.大便坚.不可用承气汤.如此虽内结.宜以蜜煎导之.须臾去燥屎二十余块.遂觉腹中空快.上下气调.又以前药服之.喜饮食.但有所伤.则以橘皮枳术丸消导之.至月余.其病乃得平复.丞相曰.病既去矣.当服何药以防其复来?予曰.不然.但慎言语,节饮食,不可服药。夫用药如用刑,民有罪则刑之,身有疾则药之。无罪妄刑,是谓疟民;无病妄药,反伤正气。军志有曰:允当则归,服而舍之可也。丞相悦而然之。
这则医案很长,记录了整个事情过程:67岁的左丞相病了,因内伤病拉了几次肚子,拉的次数太多,导致身体沉重没有力气,也不想吃饭,躺在也不想说话,嘴里也没有味道。后来开始肚子疼,头痛呕心。找了个医生给他用通圣散拉一拉,同时盖厚被子,发发汗,这是解表通里,表里双解的方法,治疗表里俱实证。经这么一折腾,病没好,症状还加重了。
这里就不得不谈,罗天益跟着李东垣学习的巨大优势了,李东垣写《脾胃论》之前的作品叫《内外伤辨惑论》全书都是告诉大家,内伤病和外感病不一样,内伤病千万不能按照外感病的方法来治。左丞相拉肚子,身体沉重,没有力气,前面的医生就是当成外感病来给他治疗了,又是发汗又是泻下,效果自然不行。罗天益对于这类内伤疾病应该是有把握的,承袭李东垣的经验即可。
拟了一个与《脾胃论》非常像的处方叫参术调中汤:人参、黄芪、当归、厚朴、益智仁、草豆蔻、木香、白术、甘草、神曲、麦蘖面、橘皮。
内伤病以补以疏导为主
吃了这个处方各方面都慢慢好转,想吃饭也有劲了,就是9天不解大便,罗天益又讲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方向,本来就是老年人,又经过泻下和发热,津液不足,胃肠动力也不足,不可以用泻下药,而是要用蜜,润下治疗。
最后左丞相前前后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治才恢复,丞相又问罗天益,病是好了,但是吃什么药来防止复发呢?
罗天益讲不可,只要慎重言语,控制饮食就可以了,千万不可服药。后面那句非常经典,现在仍然实用:用药如用刑,有罪的人才用刑,有病的身体才用药,没病没罪就用刑,反伤正气。
这则案例给人的启示很多,
①内伤病和外感病是不同的治疗方法,按照外感的方式治疗内伤病,自然要出问题。内伤还是外感的鉴别在当下仍然是比较难的,有的时候擅长治疗外感病的不一定擅长治疗内伤病,相同我擅长治疗内伤疾病,也不是很擅长治疗外感疾病。
②治疗的大方向非常重要,当补则补,当泻则泻。还有寒热的鉴别,我十年前吃了苦寒药的苦,导致我现在都慎用苦寒药。但是把握不好度,又容易走入温补的极端。
③无事服药这种现象在当下也非常常见,门诊经常有人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症状,强行要求药物干预,比如天气转冷时候的尿频,比如久坐之后的阴囊会阴潮湿,比如体格基本正常的减肥,比如体质向来虚寒的怕冷。本不用用药,强行要求药物干预,经常变生他证,年轻人往往尚能忍受,中老年人为此一命呜呼的大有人在。切记用药如用刑。
我创作《舌诊十讲》的过程中也感觉一个重要的不足和缺憾就是,没法区分内伤还是外感病,很多时候舌像只是一个表象,你很难直接通过这个表象看清内在原因。
但是很多时候可以用来观察身体的变化,小书《舌诊十讲》经过两年的积累和修订,增补了4个章节,力求把原理说清,把道理讲透。下个月又要跟大家见面喽,大家要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