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句子”到“找句子”

二十多年来,学长断断续续践行了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诲——“准备一个摘抄本”。“断断续续”的意思是没有每天都摘抄,也没有不间断地摘抄,仅是随便抄写那么一下而已。这不代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说明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每天都能读到需要摘抄的内容。就这样,学长慢慢地把“一个摘抄本”变成了一摞,变成了一箱,然后屋子里放不下了。某一天学长在整理摘抄本时,突然发现,十几年前抄过的句子,十几年后又抄了一遍。在舒适圈里面重复“劳动”,对进步的帮助不大。那些被关注过的句子,总是被重复关注。要改变这个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手抄笔记进行电子化。抄之前搜一下自己旧的内容,是不是对于单一方面又陷入了过度关注的怪圈。

“爱句子”“学句子”“剪句子”“缝句子”“抠句子”“品句子”“嚼句子”“雕句子”“撸句子”“拼句子”“改句子”“抄句子”“编句子”“写句子”“造句子”“扫句子”“摘句子”“切句子”“补句子”“填句子”……从“好句子”到“找句子”,我自己花了很多心思去推敲,到底哪个字更准确呢?当从我决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学长”(关于起网名的始末,会另外写一篇原创文章)。这比自称为“老师”要好很多,因为自己确实不是老师,而且花在学上面的时间比较长——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如何对待那些走在自己前面的人的成就,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至少要保留原作的影子。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有其固有的层次、结构、角度,但非专业人士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搞会。这就要求自己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办法来。在摸索中,学长坚持这样的原则:一是更接地气,二是表意更明确,三是更容易被别人理解。

在读网文的过程中,学长意识到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值得认认真真抄一遍。自从毕业以后,没有了老师的指点,也没有了同学的互勉,什么样的句子是值得的?那些没见过的表达吗?并不是,有些表达不适合反复读,读完之后只希望最好“再也不见”。那些大拿的表达吗?还记得那个以“屎”为诗的名家吗?粉丝数量多的人嘛?还记得那个“不读书”的首富吗?积累不到正确的内容就会导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无用功。学长经过几年探索之后发现,可以把摘抄本挂出来给网民品评,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内容,就一定没错了。

挂哪儿好呢?关于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学长花费了一些时间细心观察之后,最终选择了“个人图书馆”。《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个词叫“搜集”,“搜”的部分平台做了,“集”的部分就得靠自己。所以,就得找一个擅长于“搜”的好平台。怎么算做的好呢?就需要精准,有就呈现出来,没有就提示“没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些没有结果的地方,都是创新的点,直接体现无结果即可,而不是答非所问、妄加揣测、凭空捏造出结果来。

如果搜别人,能搜到些什么内容呢?某龙出轨、某芝出轨、某章出轨、某蓉出轨、某东出轨、某祥出轨……哎,有时候不得不怀疑,人们只是把旧文案换了个主语再粘到网上去。为此学长写了首打油诗:

江山代有人出轨,

各霸头条一两天。

且行还能且珍惜,

看你得意到几时?

这些,和你、我有什么关系呢?撇清关系不代表没有担当,而是这些人真的和你我无关。我们既不做明星,也不做明星经纪人,更不追星,甚至于不会使用这些人“带盐”的产品……非要说有联系就是,当总被迫看到一些胡乱推送的内容的时候,你很难抵消这个阻力去找出有意义的内容。所以选好平台,精准搜自己、了解自己后制定计划,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要别人喂,而要自己去主动找。

最好是我能搜我自己。比如,学长搜自己之后发现通过最近这段时间的积累,“技术”关键词下有8篇文章,“能力”关键词下有10篇文章,“生活”关键词下有18篇文章,“发展”关键词下有33篇文章,“建设”关键词下有12篇文章,“人生”关键词下有8篇文章,“活动”关键词下有2篇文章,“精神”关键词下有14篇文章,“管理”关键词下有11篇文章,“工作”关键词下有16篇文章。同时,“情感”没有找到相关结果,但和“喜欢”有关的有8篇文章,和“爱”有关的有4篇文章。可以分析得出,学长最关注的方面是“发展”,且学长更偏向于用“喜欢”多过用“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就会更了解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会重点补弱。因此,可以根据数据去平衡自己的阅读进程。

专家说,数据分析要求数据准确。而数据的准确性在于要丰富自己的原创文章。我凭什么原创?在能力不足、“原创未满”的过渡阶段,只有把自己认为优美简练的句子、表意精准的词语随手摘写下来。所以学长一开始用“找一些好句子,积累、加工、完善,不断挖掘、晾晒有用的知识”来提醒自己要初心不改。原创不是闭着眼睛胡编乱造。学长的选择是:在好文章里面找好句子,在好句子里面再强化,把这些好句子读熟,熟读之后融化在心里面,进而产生对自己创作的帮助。究其原因,读一篇文章之后辨识它的好坏比写一篇好文章更容易,而在一篇好文章里面找一句自己觉得好的话,比在读一篇好文章的时候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比通篇去理解一篇文章、比全文背诵都更容易。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找几句话,就像在大海里舀一瓢水,不能算某某的,只能算共有的。

学长抱着这样的想法,一边构思自己的原创文章,一边积累了一些名师大家的提示:一是读句子的过程要细致,二是阅读的习惯要保持,三是阅读比写作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长更坚定了一些想法。比如,一句有用的话,未必一定需要知道是谁说的。又比如,只言片语,因为有价值,才必须摘出来。这就像摘苹果一样,在根、干、叶上面不需要过多的花费精力,有时候皮、核也只能扔掉,果肉、果汁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在“野地”找一些无人主的“野果子”,摘下之后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可以带回家自己“种”,也可以直接“吃”,切成块“摆盘”亦可。

——学长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在同一话题下,找出几篇文章来。在这些文章中,找一句话出来。攒够差不多10句话左右之后,形成一篇积累。遇到什么样的文章不确定,可以同时展开对几个话题的关注。在已经形成的这些积累中,通过搜一些关键词,及时调整自己的关注方向。做完积累之后距离创成一篇文章还很远,而且积累还只是基础中的基础。

——更详细的呢?包括四组“两个”关键。

——其一,两个“过程”。

在找方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同的前辈所给的忠告:一是东拼西凑的语言库,二是建好参考库,三是搭配和用法,四是准材料,五是句子的温情。要将这些忠告记在心里面,并应用到找句子的过程中。

在操作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关注点。一方面是不应该关注的不关注,免得浪费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应该关注的不局限,拓宽关注面。网络里面有一些网络智慧。网民新创造的词,应该有人去记录下来。包括一些多义的表达,在小圈子里面的表达、字面的意思和实际的含义之间的一些不同之处都需要记录下来。这些变化体现在文章中。文章的创作者在构思不同的句子时,会把同一个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积累不同的作者的遣词造句,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在使用的时候更得心应手。没有一个比网络群体更丰富、更包容地包含各种知识水平的群体。通过和网友的沟通和交流,可以维持或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激发自己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其二,两个“时候”。

选句子的时候,要求自己按照原文章字数的5%-10%进行自我限定。概率学里面5%是小数字,经济学里面10%是小数字。小数字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折枝移栽时不伤害母体。尽量不在同一个作者或者同一篇文章里面选,除非太优秀的,令人不自觉的折服。过于优秀的,就需要整篇搬运了。而且,尽量选择当天的文章,或者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当天的文章可以帮助自己成为更早认识新词的那批人,而古文的优势在于表述成熟、可以向古人学习读文章、写文章,学到做积累的方法,学会以文修身的道理。

对比反思的时候:半公开的阅读模式,和网友互动,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思维死循环。我们学过,传统的读书方法是,在一篇文章重要的内容下面划横线,有个成语“可圈可点”说的就是这个方法。某句话里面有重点,直接把重点词勾画出来,并做简单的文字批注。基于此,学长创新了一个方法。因为传统阅读过程中,破坏了原作之后很难复原。但电子书可以把自己不想看的地方涂黑,不影响原作,也不影响别人后续的阅读。抹掉不想看的内容之后,把剩下想看的内容反复看。反复看之后就会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收获。在这些收获中,有一部分就是文章的精华。但是黑块打出来不够美观,所以用简单的横线代替。这是一个打磨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的。

——其三,两个“搜集”。

从词的角度搜集:对于网络新词,侧重于找更规范的用法。对于用的比较多的词,可以考虑词义、词性、感情色彩、使用场合等。对于使用广泛的词,可以背下来。

从句子的角度搜集:对于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的句子,可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纳入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对于难以被接受的内容,放在私有部分,找时间进行研读、雕琢,探索优化的路径。

——其四,两个“理由”。

不附原作的理由:如果过段时间搜不出原著来,说明这段时间有人发现了原作是有问题的,已经被下架了,就可以不读了。有人先发现,有人反应慢,这在网络上是正常现象。另外有些原作本身就存在问题,但局部句子所体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就是比自己强。换句话说,文章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内容上的问题,但作者的文学素养却更胜一筹。古代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对于这些文章,网友一般会给出这样的评论——“求你做个人吧”。有些人在学历局域网上已经获得了能力,但在大众互联网上却放纵自己,装一个没文化的人。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还有就句子层面,有些表达不仅仅是啰嗦,还有语病。语病的产生在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尽量往正确的表达方式上靠。有的长难句太复杂,读起来太难受,为自己第二遍读的时候节约时间,只好去掉一部分变成短句,使句子变得更精炼,使文意更明确。

不附原作者名字的理由:印度人发明的数字我们称为“阿拉伯数字”,说明对于原作者的考证是一件费事费力的事情。现在的网络条件不允许精准考证,随便填个名字容易闹笑话,不如干脆不填,或者把填名字的步骤押后。当某个作者总有优秀的文章的时候,且老是被读到,就可以重点搜一番作者了。另一个考虑就是,作者的人品没有合适的渠道去考察,一个人品太差的作者,写的天花乱坠,读者也必然不会买账。除了古文之外,基本上不会逐句标明原作者。为了尊重原作者,去掉的部分用横线代替,学长不会放弃任何与原作者沟通、交流、探讨,并向原作者持续学习的机会。

——另外,学长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微操的部分自创出了“四去二取一白”的方法:

1.去主语。去掉主语,并思考这件事我能不能做,能不能像别人一样优秀。我自己做,还需要进行哪些学习?需要用多少时间把事情变得可行?能不能达到比别人更好的效果?如果可以的话,这个主语就会在将来成为我自己。

2.去修饰。有些修饰的词语比较多余,精简的表达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3.去低俗。过于低俗的表达不值得花时间去学习。上网久了就会发现,过于“俗”的表述自己会跑出来,属于“越删越有”“删都不一定能删的掉”“被迫接受”的内容,更不需要去搜寻。

4.去重复。重复出现的内容是在浪费时间,刷到一次就够了。除非被很多人认可,除非去掉之后句子变得面目全非,除非过于重要。

5.取金句。金句里面包含着一些金词,需要多花点时间钻研。将本义、引申义、语义的其他变化情形都探索到并积累下来。

6.取重点。在读来读去都删不掉的内容里面,思考哪些是重点,把重点留下来。

7.适当留白。“维纳斯”没了双臂,整个雕塑更美了。文章亦然。有些地方反复琢磨之后去掉,可能对整篇文章来说更好。心态浮躁的原作者懒得琢磨的地方,读者可以积极主动一点,这是一种良性的写读互动。“维纳斯”式留白,选取留白的地方要适度、适量,反复揣摩,让留白更美。选择去掉某部分内容的时候,多思考原作者为什么不去掉,是单纯凑字数还是有留下的必要。多考虑与话题的相关性。少出现横线。尽量不出现括号。减少一些奇怪符号的使用。

总的来说,多找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句子,而不是漂亮话。多一些自己的内容,等学长能力提升之后,就会逐步过渡到零争议的新·原创阶段。

——目的,或者说目标是什么呢?

学长认为的成功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认同,而不是盲从他人。

——手段呢?

包括:稳定的更新、丰富的内容、有趣的表达和广博的见识,这就是学长心中的那份坚持。

——写在后面的话

在达成目标之前,学长会继续坚持不发表轻浮的看法、不作出愚蠢的决定、不给出无调查的评判,不慌不忙地停留在句子表面、夯实基础、维持着学习更多知识的状态不放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