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半路被否决?没关系!四大招让领导彻彻底底支持你的方案!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六 · 秦纪一》

【原文】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匈奴皆以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之,李牧如故。王怒,使他人代之。岁馀,屡出战,不利,多失亡,边不得田畜。王复请李牧,李牧杜门称病不出。王强起之,李牧曰:“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译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同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分析】案例中李牧布局是有两大前提:

1、这个方案是李牧负责的;

2、方案的实施所产生的效益是大的,但其历时较长,同时,其实施过程中遇到阻碍的概率是大的。

综上,基于上述所分析的情况,李牧为避免到时候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而主动采取进攻的态势,以退为进,精心布局。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造势:目光焦点

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李牧在前期中所做的事是:

1、在练习骑马、射箭且谨慎地守望烽火台的同时,每天军饷照样发,照样吃牛肉;

2、不用主动进攻匈奴,只需被动防御;

3、匈奴入侵时,严谨地用烽火报警,同时对牛羊、物资加以保护,而不用还击;

4、命令不许抓俘虏。

综合分析下,概言之:李牧前期工作军规制度每天实行,只是其行为方式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表现得太柔弱了(即身为守边将军,不求主动进攻,而是采取规避的方式)。所以,长期以往,其影响就明显了:

1、匈奴角度:认为李牧胆怯

2、将士角度:也认为李牧胆怯

3、赵王角度:亦认为李牧胆怯

所以,当这三者持同一看法时,那么李牧的造势目的也就达到了,现在他如愿地成为了众矢之的了,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既然造势的目的达到了,那么接下来李牧就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了——刺激赵王。

第二,刺激:以退为进

至始至终,李牧的战略都是很明确的,即贯彻执行“以退为进”。所以案例中,赵王在责备李牧后,李牧依然坚持“无所作为”。此做法极大的激怒了赵王,所以,赵王命令一下,把李牧换掉,让别人代替他去进攻匈奴,其战况很明显:一年多时间里,屡屡作战失利,损失很多,最终导致边境不能耕种和放牧。当然了,此结局李牧早已料到了,只是有时候惨重的教训往往比自己亲自说理更能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

第三,权衡:审时度势

赵王在派人替换李牧后的一年多里,新上任的将领对边境的治理远大不如李牧在任时的状况,以至于到最后边境不能耕种和放牧。基于此,赵王权衡利弊,决定需要让李牧再来治理边境;而李牧方面,亦清楚的意识到:赵王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自己,此时正是自己再次出山的大好机会,只是不能答应赵王那么快,具体原因,在下一小节的分析中将会提及。

第四,出山:三顾茅庐

案例中,既然赵王已经再次请求李牧出任了,为何李牧称病而闭门不出。为何要等到赵王强令李牧再次担任,并且赵王同意李牧的要求后,李牧方才答应再次出山,主要原因是基于以下几点,现分析如下:

其一,赵王角度:人们对于太容易到手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同样的,如果李牧在面对赵王的第一次提出请其担任的时候,就欣然应允,那么赵王就会认为这种机会是我赏给你李牧的,而不会为自己之前所做出的决定(替换掉李牧)而责备自己,更不会对李牧将再次治理边境的事情持重视的态度,那么也就意味着将来李牧治理边境的方案有极大可能再次被赵王打枪!

其二,李牧角度:一方面,给自己打造了向赵王提要求的机会;另一方面,让赵王答应自己的要求,也就意味着赵王必须彻彻底底无条件地支持自己方案,所以,李牧等待的就是“君无戏言”!

【职场启示】

1、以退为进,实乃战略上的大智慧;

2、高明的权谋家,并不会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其所看中的是更长远的利益,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3、当懂得审时度势,时局对我们有利,就出山;时局对我们不利,就归隐;

4、对于太容易到手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珍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