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空间资源使用现状研究

摘自《海洋环境科学》中《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空间资源使用现状研究》一文。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空间资源使用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海洋产业以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为主,且在空间上呈集中分布;(2)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整体偏低,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产值省际差异明显;(3)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与多样化指数基本上呈正相关。

据《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0%,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0%,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海洋经济是海洋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体现。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海洋资源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海洋空间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部分,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以来,海域使用进入法制化阶段,但是海洋空间资源仍然存在无序利用、过度利用、闲置等现象。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配置海洋空间资源,优化海洋产业用海布局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活动的集合,各国对海洋产业概念表述各不相同,《加拿大海洋战略》明确海洋产业是指在海洋区域及与此相连的沿海区域内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及依赖于这些产业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日本海洋基本法》中,将海洋产业定义为“对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我国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中,将海洋产业定义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综上所述,海洋产业用海是指从事海洋产业活动所占用的海洋空间资源。

我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较多,大致可以分为海洋产业分类、海洋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与布局等方面,但产业用海的研究较少,张效莉提出了海洋各产业用海比例随机规划的理论模型,陈晶详细论述了山东沿海某区产业用海矛盾及其解决对策。

依据我国海洋产业相关的分类体系,提出海洋产业用海分类体系,构建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经济产值和经济效率数学模型,并以海域使用权属数据为基础,获取我国海洋产业用海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空间资源使用现状,为海域使用管理审批、优化产业用海布局、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理论依据。

1总体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确权面积共计24532.92km²,其中海洋主要产业用海确权面积为24415.34km²,占总确权面积的99.52%;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和保护用海确权用海面积很少,占总确权面积不足0.50%。海洋主要产业用海仍然以海洋渔业用海、交通运输业用海、海洋工程建筑业用海等传统产业为主,其中渔业用海最多,占总确权面积的86.70%。

我国海洋主要产业用海在空间上集中分布,渔业用海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面积为19238.01km²,占全国渔业用海总面积的90.45%;海洋交通运输业用海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较均匀,除上海、海南、广西、江苏、河北、广东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全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用海的比例均在10.00%~17.00%;海洋工程建筑业用海沿着海岸线呈均匀分布,福建、浙江和广东三省占全国海洋工程建筑业用海的14.00%以上,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占比例在3.50%~8.30%。

2用海结构多样化分析

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普遍偏低,仅为22.78%,低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值。由图1可以看出,广东省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的指数最高,为64.15%,其次是福建和浙江分别为56.89%和56.09%,辽宁、山东、江苏三省的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较低,均低于20.00%,其中,辽宁省最低,不足10.00%。

3海洋产业用海经济价值分析

2017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1735亿元(表3),其中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最高,达14636亿元,占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46.12%,其次海洋交通运输业6312亿元,占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19.98%。通过计算发现,我国各产业单位面积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产值差异显著。首先,海洋生物医药业用海最高,达182.12亿元/km²;其次是滨海旅游业的73.83亿元/km²;其他海洋产业均低于全国的平均值,不足15亿元/km²;海洋渔业用海为最低,仅为0.22亿元/km²,不足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八百分之一。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沿海各地海洋产业用海经济价值差异明显,经济产值主要集中于用海面积较大的山东和辽宁,其经济产值达6000亿元以上,占2017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42.00%;上海最少仅为311.77亿元,不足2017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百分之一。

4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整体良好,除了海洋渔业用海、盐业用海、电力业用海外,我国其他产业用海海洋空间资源为盈,其投入产出比较合理。首先滨海旅游业的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最高,达45.31%,其次是海洋交通运输达14.32%,再次是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均大于1.00%。海洋渔业、盐业、电力业的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为负值,投入大于产出,空间利用经济效率低下。在空间资源有限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结构急需优化升级。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沿海各地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基本较好,除辽宁、山东、江苏三省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为盈模式。其中,广东省经济效率最高,达64.10%,其次是海南省8.35%;辽宁、山东、江苏三省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为负值,尤其是辽宁省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最低,达−22.65%,其次是山东省−8.82%、江苏省−5.53%,这三个省产业用海结构急需优化升级。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与多样化指数的基本上呈正相关,广东省多样化指数最高,其经济效率也最大,为9.60%;辽宁、山东、江苏三省多样化指数相对较低,其经济效率也相对较低。

5结论

(1)海洋产业用海分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参考国家标准、依据海洋经济调查提出的海洋产业用海分类体系,既符合海洋产业相关标准,同时构建基于海域使用分类的海洋产业对应表,又符合当前我国海域使用管理规定,实用性强,对海洋产业用海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性。

(2)我国海洋产业用海以海洋渔业用海、海洋交通运输业用海、海洋工程建筑业用海等传统海洋产业为主,且在空间上呈集中分布,如海洋渔业用海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占全国海洋渔业用海总面积的90.45%。

(3)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整体偏低,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产值省际差异明显,主要集中于山东和辽宁两省。

(4)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整体较好,经济效率与多样化指数基本上呈正相关,辽宁、山东和江苏三省海洋产业用海结构急需升级优化。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