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烙印(一)—— 幼年 2024-07-29 01:32:15 童年烙印张文秋 (一) 幼年我出生于1903年12月1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十月三十日)。与我同时出生的,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我的乳名叫前珍,妹妹叫炳珍。我们来到人世,已在祖父弃官归里以后。这时,我父亲遵照父命,早已带着孩子们迁入了祖父归来后建起的新屋。我父亲是家中的长子。祖父曾想让他来管理家事,支撑门户。但是,徐氏祖母自恃家中的田产和房屋都是用她的陪嫁置办的,所以根本不想让我父亲插手。我父亲平素与人无争,现在对家事就更加不问不管了。在徐氏祖母眼中,我母亲不过是寒门小户出来的女子,既没受过礼仪教育,也没有见过大世面。她要实行封建礼教,要求媳妇三从四德:“喜莫大笑,话莫高声,坐莫动膝,立莫摇裙。”每天早晚,在她未起床前与晚上上床后,都要我母亲跪在踏板上给她奉茶奉水。吃饭时,她要我母亲执行“姑坐则立”的规矩,站在她身旁奉菜奉汤。稍有不慎,她就摔杯打碗,大加呵斥。每日早上要我母亲帮她梳头洗脸,身边的丫鬟她不用。我和妹妹出生以后,母亲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父亲想给我们雇奶妈,徐氏祖母冷冷一笑,说:“她不生男孩,光生女孩,还一胎生下两个,不能给她雇乳母,让她自己喂奶好了!”父亲没有办法,只得暗中买些羊奶,一点一滴地喂养我们。两个婴儿不会吃,还是不停啼哭。满月那天,外祖母来看望我们。她看见我父母一人抱一个饿得啼哭不止的孩子,在房里打转,心中大为不忍。碰巧我舅母的一个两个月的男孩子夭折不久,舅母的奶还没断。所以外祖母就和我父母商量,把我抱回去代为抚养。我舅舅虽是教书先生的儿子,但却偏偏不爱读书。外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靠向地主租地耕种来维持生计。舅舅心灵手巧,长于编制竹器,他编制的花瓶、花篮、梳妆盒、首饰匣和竹椅、竹床等等,花样繁多,造型美观,拿到集市上出售,还可以略为贴补一下家用。外祖母家的日子虽过得比较艰难,但我却是这个家中的宝贝,家中鸡生的蛋是我独享的专利品,舅父还为我经常买肉增加营养,我的父母也经常送食品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度过了童年时期。奇怪的是,我在那里长得十分结实,很少生病。其中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外祖母和舅母的格外关心。舅母姓肖,我叫她肖妈妈。肖妈妈针线活做得很出色,一家人的衣裤鞋袜都由她裁剪缝制。我三、四岁时曾跟她学过挑花绣朵,开头免不了弄得一塌糊涂。舅母手把手地教我,后来我居然能绣得像模像样了。外祖母看了连连点头,还夸奖我聪明能干。外祖母家的后山坡上,长满了玉米、高粱、麦子等作物,绿绿葱葱,惹人喜爱。我常同舅母一道上山砍柴,我爬到树上不肯下来,要舅母抱下来。我还爱同村里贫苦农民的孩子们一道上山玩,和他们满山遍野地乱跑,在小河沟里玩水,在山坡上打滚,留下了许多愉快的回忆。小小的我,那时竟能像男孩子一样爬上果树摘桃子、摘柿子,然后与小伙伴们分享。我还经常拿家里的窝窝头、馒头、玉米棒子给穷孩子们吃,拿自己的衣服、鞋袜给男孩子们穿。穷人家的破房子遮不住雨,房子里滴满了水,我就帮着他们从屋里舀水泼出去。快乐的童年生活,使我从小就养成了无拘无束、直来直去的豪爽的性格,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正是这种大家闺秀难以形成的性格和胆量,使我在以后的岁月里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更重要的是,我在豪门之外的天地里,看到了穷苦人民的苦难。他们穿的衣裳补丁叠补丁;他们吃的是高粱玉米、野菜野果;他们住的房子低矮残破,难以遮风避雨。他们收获的粮食和棉花,都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地主的仓库。那时,舅父租着一个朱姓地主的3亩地,每年要交6成租子,自己只能留4成。有一天,舅父去交租,我跟着去玩。只见地主的大风车一转,舅父送去的谷子,一石就只剩下了六七斗,本来够数的租谷,一下1石就差了3斗多。3石就差了1石,地主要舅父补交租1石5斗。舅父申辩说:“我明明交的好谷子,你把它吹掉了,还要我补交,我拿什么来补交?我家里连吃的都没有了。”地主一听就火了,抄起扁担向舅父头上打去。舅父的头被打破了,鲜血染红了衣裳。地主还骂道“你妈的混蛋!你说我不该吹,我偏要吹,这是规矩,应该吹!”他把我拉过去,接着说:“你今天不拿谷子来,我就把你的孩子扣下来作抵押。”舅父抱着被打破的血淋淋的头回家去。外祖母闻讯赶来求情,说我不是舅父的孩子,要求地主先放人,后交租。地主对外祖母的哀求不理不睬。当时我火了,心里忽然生出一股勇气。我对外祖母说:“我不怕,就让他扣留我吧!没有就是没有,随他怎么办。”地主看了看我,问:“这孩子是谁家的?”外祖母说:“她是青树岭张楠的孩子,我的外孙女。”地主知道我父亲的名声,感到惧怕了。他抓了抓脑袋,不知道怎样下台。正好舅父请来了保长代为说情,地主就借梯子下台,让我舅父留下一张欠条后,把我带回了家。这件事深地刻在我的幼小的心灵里。当然,我那时不可能知道阶级和阶级斗争,也不懂什么叫剥削和压迫。但是,我看到了世上有两种人一一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他们有的受罪,有的享福,过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那时我就特别同情穷人,厌恶富人。在外祖母家度过的5年,给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课。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赞 (0) 相关推荐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何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作者:李大奎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经典情节之一,还被高中语文课本节选收录.这一经典情节,曹公写得很特别,那时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仅六.七岁,却是十分的谨慎小心,用书中的话说乃"步 ... 【西南作家散文】高秀群 /上坟 上 坟 白酒醪糟 巨 变 写给碑山之 芦山县的大川镇晓里乡舅父家,离我家并不算远,但路峡.弯多.车少,需要几次转车,新年往来人多,车挤,还需走路才能到达.因此,每年母亲都为给 ... 舅父舅母挽联 舅父舅母挽联 挽舅母联 懿训昔难忘霜萎灵萱自顾庸愚惭宅相 慈容今顿击风嘘小草未曾报答列春晖 获画夙同遵愧樗栎非才木符宅相 嫡星悲顿陨幸芝兰竞秀丕林家声 挽舅父联 宅相无成明月清风思渭水 乔阴莫仰残山剩 ... 【温柔雨丝】| 王保喜作品:读母亲学历史 【温柔雨丝】| 王保喜作品:读母亲学历史 童年烙印(三)——初入校门 童年烙印 张文秋 (三)初入校门 祖父去世以后,父亲遵照老人的遗嘱与徐氏祖母和我那已经成家的二叔张凯.三叔张蜜分了家.他带着我们全家搬回了旧居,然后悄悄挖出祖父埋藏的财宝,慢慢置办田产,修整房 ... 童年烙印(二)——从父读书 童年烙印 张文秋 (二)从父读书 1908年,我5岁.有一天,外祖母领我去看望父母. 我和炳珍妹妹在母亲房中玩得正高兴,忽然听到后堂里传来徐氏祖母的高声大骂.可以听出她在骂我母亲对她侍奉不周, ... 童年烙印(六)——天门求学 童年烙印 张文秋 (六) 天门求学 在父亲去世后的日子里,我们家来了一位客人.她就是我母亲的远房堂妹,我的五姨孔庆惠. 五姨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她年幼的时候,父亲做主给她订了一门亲事,没想到她 ... 童年烙印(五)——失学 童年烙印 张文秋 (五)失学 孙家桥小学不办高小班.我和妹妹在拿到初小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就失学了.我象被当头泼了盆冷水,伤心地哭了起来. 父亲见我痛哭,很表同情.他安慰我说:"你不要 ... 童年烙印(四)——另一种革命启蒙 童年烙印 张文秋 (四)另一种革命启蒙 母亲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大了李氏留下的3个孩子,并且先后体面地为他们操办了婚姻大事. 我大姐嫁给了县城内的曾家,二姐嫁给了官桥埠的蒋家,我的两个姐夫曾先 ... 我离开童年的村庄,已将那份真烙印在心上 我准备离开村庄的时候,还是把远处的白虎山,近处的田野和山地看了一遍. 接连的梅雨,农人没闲着,他们将没存活下来的山芋苗重新插上,趁着清晨或黄昏比较凉快时,给黄豆锄草,一场雨下来,豆苗将长势大好. 在这 ... 《人生感悟荟萃:一个成年人性格上的种种不足,大多是在童年埋下的种子》 一个人成年以后在性格上的种种不足,大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原因.他的童年经历,已经为他长大以后的心理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决定了他的走向. 人生中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请相信生命的韧性 ... 《小谢尔顿4》来啦!豆瓣9.5,讲述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的童年 在国产剧里,<家有儿女>是家庭剧中的经典,没有狗血的剧情,围绕家常话短,一集一个小故事,原班组合拍的只有两部,完全看不过瘾. 时隔多年,在美国终于推出了一部可以与<家有儿女>媲 ... 儿童剧情片合集|带你感受不一样的童年! <小鞋子> 励志片,一部值得N刷的电影. 一部讲述生在伊朗贫困家庭的小孩,围绕一双鞋子讲述了小孩的生活. 电影有两大看点,一个是贫困的伊朗人的生活方式,另一个是小孩追求目标的执着与对生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