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及其人、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无尽意蕴的凤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撞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

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

(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B.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

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

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上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则侧重“再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段开篇明义,以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内涵分析为基点,展开全文论证。

B.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四个角度纵向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美的不同体现。

C.本文论证手法多样,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D.本文论据详实可靠,列举戴逵和范宽的画作,说明了儒道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水画与古典诗歌一样强调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书画同源”观点的有力佐证。

B.山水画要想在尺幅间呈现出无尽意蕴,一定离不开创作者对自然的领悟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C.山水画中很少再现云雾、天空等,因为这些自然景物常给人死气沉沉之感,缺乏空灵美。

D.《寒江独钓图》以老翁独坐一叶扁舟垂钓,并以淡墨数笔勾出水纹,体现了艺术的“留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通常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并非优惠政策的洼地。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8个自贸试脸区,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全部拥有自贸试验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率先在要素集聚度高、资源禀赋好、发展基础扎实的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的应有之义。从数量上看,我们不怕自贸试验区“苗圃”多,只盼能育出更多改革创新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看,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

(摘编自顾阳《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谋子更要谋势》,《经济日报》2020年9月25日)

材料二:

自贸试验区为舟山带来了机遇。杭州海关推出“一船多供”“燃油混兑”等多项创新举措,宁波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有了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也可以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相比从国外进口油品,可节约10-15天时间。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国最大加油港,并跻身全球船供油港口前列。

舟山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城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今正在建设成为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和国际油品储运贸易加工中心,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说。

(摘编自杜海涛等《这五年,自贸试验区创新更亮眼》,《人民日报》2020年11月8日)

材料三:

位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A栋的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标语醒目地悬挂墙上。得益于前海率先在外资领域实施的外企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受理”改革,前海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而就在3年多前,此项申请还至少需要20个工作日。这是前海制度创新的小缩影。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前海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除了“一口受理”改革,前海还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去年“货物通关时间”和“对外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较2017年压缩30.8%和45%;深化深港通关合作,企业入区货物通关时间缩减70%以上,节约货运成本超过10%。

(摘编自《广东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南方日报》2019年4月22日)

材料四: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消息不仅振奋了中国,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许多外媒认为,海南将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的夏威夷”“中国的鹿特丹”或是“中国的迪拜”,全球在海南发展的过程中将共享机遇和红利。

英国路透社报道指出,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将凭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拉美社则报道称,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繁荣程度很可能将超越国际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

法新社指出,近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而着眼于海南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正努力实现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之声”中文网称,中国将在海南岛开拓赛马等一连串事业,以期将这个岛打造成观光胜地,“令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象征”。

(摘编自《外媒热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成全球投资热土》,“搜狐焦点”,2018年6月2日)

4.下列对自贸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引航探路。

B.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也越能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

C.一些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D.建设海南自贸区,不仅会促进海南省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获得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自贸试验区,以期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并推广宝贵经验和做法。

B.舟山借助政策支持,大胆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成为了东部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C.在广东自贸区,前海率先实施了外企设立“一口受理”改革,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使其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

D.从外媒报道可以看出海南自贸区(港)不是单一对外贸易高地 ,而是集投资、贸易、旅游、金融于一身的综合功能体。

6.自贸试验区怎样才能健康良性的发展?请结合各地自贸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另一个人

[阿根廷]博尔赫斯

事情发生在1969年2月,地点是波士顿北面的剑桥。

那是上午十点钟光景。我坐在查尔斯河边的一条长椅上。灰色的河水夹带着长长的冰凌。河流不可避免地使我想到时间的流逝。

我的长椅的另一头坐着另一个人。

我宁愿独自待着,但不想马上站起来走开,以免使人难堪。另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吹起了口哨。

乐曲的调子把我带到一个已经消失的院落,想起了多年前去世的阿尔瓦罗·拄菲努尔。接着他念起词句来,那是开头一节十行诗的词句。声音不是拉菲努尔的,但是学拉菲努尔。我惊骇地辨出了相似之处。

我凑近对他说:“先生,您是乌拉圭人还是阿根廷人?”

“阿根廷人,不过从1914年起我一直住在日内瓦。”他回答道。

静默了好久。

我又问他:“住在马拉纽街十七号,俄国教堂对面?”

他回说不错。“那么说,”我蛮有把握地说,“您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也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们目前是1969年,在剑桥市。”

“不对,”他用我的声音回答,声音显得有些遥远。过了片刻,他坚持说:“我现在在日内瓦,坐在罗丹诺河边的一条长椅上。奇怪的是我们两个相像,不过您年纪比我大得多,头发也灰白了。”

我回说:“我可以向你证明我不是瞎说。我可以告诉你陌生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那幢房子里有一个银制的马黛茶罐,底部是盘蛇装饰,是我们的曾祖父从秘鲁带回来的。鞍架上还挂着一个银脸盆。你房间里的柜子摆了两排书。”

他回道:“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我在做梦的话,你当然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

他反驳得有道理。

为了让他和让我自己安心,我装出绝不存在的镇静。我对他说:“我的梦已经持续了七十年。说到头,苏醒时每人都会发现自我。我们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是两个人罢了。你想不想稍稍了解一下我的过去,也就是等待着你的未来?”

他不做声,但是点头同意了。我接着说:“我不知道你写了多少本书,只知道数目太多。你写的诗只讨你自己喜欢,写的短篇小说又太离奇。”

我发现他根本不注意听我讲话。我见他手里捏着一本书。我问他是什么书。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邪恶的人》,这位俄罗斯大师,比谁都更了解斯拉夫民族灵魂的迷宫。”他不无卖弄地回答。

我问他在写什么,他说他正在写一本诗,书名打算用《红色的颂歌》或者《红色的旋律》。解释说他的诗集要歌颂全人类的博爱。

我陷入沉思,接着问他是不是真的对所有的人有兄弟之情。比如说,对所有的邮递员,所有的潜水员,所有无家可归的人等等。他对我说他的集子谈的是被压迫、被遗弃的广大群众。

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文学,不过我谈的无非是常向新闻记者们谈的话题。我的另一个我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喜欢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人的衰老和太阳的夕照,梦和生命,时间和水的流逝。

我回想起先前他曾热切地重复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首短诗,惠特曼在其中回忆了他与人同享的、感到真正幸福的海滩上的一个夜晚。

“如果惠特曼歌唱了那个夜晚,”我评论说,“是因为他有此向往,事实上却没有实现。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

他朝我干瞪眼。“您不了解,”他失声喊道,“惠特曼不能说假话。”

半个世纪的年龄差异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们两人兴趣各异,读过的书又不相同,通过我们的谈话,我明白我们不可能相互理解。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因此对话相当困难。每一个人都是对方漫画式的仿制品。情况很不正常,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说服和争论都是白费力气,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结局是我要成为我自己。

我提出第二天再见面,在两个时代、两个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碰头。他立即答应了,他没有看表,却说他已经耽误了时间。我们两人都没有说真话,每人都知道对方在撒谎。我对他说有人要找我。

我们没有握手便告了别。

第二天,我没有去。另一个人也不会去。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时空和场景,并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中,给人以真实感。

B.“我”和“他”邂逅在河边的一条长椅上,“我”在剑桥的查尔斯河边,“他”在日内瓦的罗丹诺河边。河流隐喻着时间的流逝,打通了两个不同的时空。

C.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我”与“他”相遇后的对话来传达作者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

D.“我”和“他”约好第二天再见面,但我们都不会去,作者意在告诉读者:“我”和“他”身处两个时代、两个地点,再次相遇已无可能。

8.两人在长椅上的对话是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请结合这些对话分析“我”与“他”有何不同?(6分)

9.小说就是通过叙述虚构的世界与人生,抵达必然和应然的真实。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小说“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小字寄奴。娃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土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帝少有大志,及长,雄杰有大度,风骨奇伟。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侯山,其地秦史所谓有天子气者也。孔恭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日:“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文,射之,伤。明日复至洲,见童子数人于榛中捣药。童子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可杀。”帝叱之,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众。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娃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五年二月,伪燕主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讨。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初谋是役,议者以为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反?帝曰:“不然。鲜卑性贪,略不及远,必将引我,且亦轻战。师一入岘,吾何患焉。”及入岘,帝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众问其故,帝曰:“师既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馀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胜可必矣。”六月,超使广宁王贺刺卢及五楼悉力据临朐。去城四十里有巨蔑水,超告五楼急据之。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卵,帝即位于南郊。

(节选自《南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商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B.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C.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D.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裕少有大志,雄杰大度。僧人看见刘裕上空出现五色龙形花纹并告之,刘裕十分高兴;孔恭认为刘裕父亲的墓地不是普通的墓地,刘裕听后更为自负。

B.刘裕风骨奇伟,常有奇遇。他到新洲采荻草,射伤一条大蛇而得到神药;后在下邳的旅店里,遇僧人又得到一味黄色的药,手疾因此痊愈。

C.刘裕作战勇猛,治军整肃。孙恩作乱时,刘裕带领的侦察兵大多战死,刘裕奋勇杀敌;东伐将领手下士卒到处掠夺,只有刘裕的士卒不侵犯百姓。

D.刘裕深谋远虑,才能超群。皇帝下旨让刘裕带兵北伐慕容超,他坚持率军进入大岘关,并断定士卒此时有必死的意志,且军队没有缺粮的担忧,一定会取得胜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5分)

(2)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4~15题。

(一)

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

刘禹锡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

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

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刘诗作于大和二年,刘禹锡结束了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任主客郎中,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接待之事,时年56岁。

(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4.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诗颈联真实再现了鹤舞庭中、月下长鸣的生活场景,有声有色,别具风情。

B.刘诗笔墨所及,亦鹤亦人,物我交融,既是诗人自我写照,也是自我诫勉。

C.苏词通过营造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D.苏词托孤雁喻己,心怀幽恨,却世无知音,表达了自已孤苦寂寞的心境。

15.“玉树容栖莫拣枝”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厚积方可薄发。庄子《逍遥游》中在谈到大鹏南飞时,用“           ,           ”从反面强调了这一观点。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拟人的手法“                 ”,又用拟物的手法“               ”,将阿房宫建筑的特点写得形象生动。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诗词中,不乏扁舟意象,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扁舟中蕴涵着诗人的期冀和希望,蕴涵着他们失意的痛楚和灵魂的呼唤。扁舟也总在中国画中出现,画家们随着这扁舟作精神的远足,那风中一叶泛夕阳,不知带走多少中国画家       的意绪(2)

清代画家垢道人题画诗云:“独坐扁舟别有意。”这别样的意绪太纷繁,似乎小小的扁舟难以载动(3)扁舟一叶游五湖,来到江心湖面,心随流水,从容东西,获得精神的自由;这扁舟一叶五湖游,乃因“要觅巢居新阁处”,渡向精神的彼岸,安顿寂寞的灵魂。

一片宁静、       、精澄、孤迥的山水境界,就是画家心灵之舟的       之所。细读中国画,揣摩其中精神,感到画家们是将自已精微的用思寄托于此,他们的性灵史太需要这样的“扁身”,他们在这“扁舟”中       独鸟盘空的快意、一丸冷月的澄明、空山萧寺的淡远、云雾缥缈的超越(4)也是在扁舟中,借此抒发性灵中微妙的衷曲,从而获得精神的安顿。

17.文中各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2) 。(3) 。(4) ;

B.(1)”,(2) ! (3) 。(4) 。

C.(1)”,(2) ! (3) :(4) ;

D.(1),”(2) 。(3) : (4)。

1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组是(3分)

A.难以言表   幽远   停泊   领悟

B.难以言表   悠远   止泊   领略

C.无以言表   悠远   止泊   领悟

D.无以言表   幽远   停泊   领略

19.下列句子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安禄山叛乱,唐朝国内狼烟四起,《三吏》和《三别》就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B.在海边,他总是将门锁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C.阴云吞噬的晴空中,几个星星在发抖,细眉般的新月,也好像在打着哆嗦。

D.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20.下列语段有五处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5分)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唾液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疾病都是在互相夹菜、公私筷不分中传播蔓延的。为此,复兴中学的学生向社会发出使用公筷的倡议:加强“病从口入”的认识,改变“使用公筷显生疏”的观念,摒弃“碗筷不分人、就餐不用公筷”的用餐,使用公筷成为一种自觉;带头行动,自觉使用公筷,不相互夹莱;在家中或是外出就餐时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扬使用公筷公勺,形成使用公筷的良好习惯。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使用公筷,树立健康就餐新风尚!

21.下面是中国志愿服务标识,请写出标识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庄子的才干之一是绘画。君王要他画一只螃蟹。庄子回答说,为此他需要五年的时间。五年过去了,他又对君王说:“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君王应允。十年过去了,庄子拿起笔一会儿就画了一只完美无缺、前所未见的螃蟹。

材料二: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候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迎接到祖庙里供养起来。每天演奏音乐给它听,给它吃丰美的食物。鲁侯的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近日,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受邀参加“中学生教育论坛”并发言。大会设立了学生、教师、校长三个分会场,请你任选一个分会场,结合上述材料带给你的感悟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