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鞋店、老鞋匠
老鞋店、老鞋匠
刘述涛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正行酒间,左慈足穿木履,立于筵前。”木履,也叫木屐,又叫做“拖板仔”,由木头制作而成的一种木底鞋,走起路来吱吱直响。特适合于南方的雨天泥地里行走,所以,南方人又把木屐当做雨鞋。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看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著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可见,富贵人家,也把木屐当做雨鞋。
清赵翼《陔余丛书》:“古人雨行多用木屐,今俗江浙间多用钉鞋。”其实,不止是古人,在五六十年代,人们还是穿木屐,也就是遂川人嘴里的“拖板仔。”我的父亲是位木匠,为了贴补家用,他经常从柴火市场,买来可用的木料,加工成“拖板仔,”让我母亲带着我几位哥哥到各个圩场上去卖。
显然,我父亲加工木屐的木材,没有古人讲究,古人要以质地密致坚韧者为佳,一般选用桑木来制作木屐,据《南齐书·祥瑞志》里记载:“(世祖)在襄阳,梦着桑屐行,度太极殿阶。”除了桑木也有其它的木材,比如枹木,晋稽含《南方草木状》:“抱(枹)木生于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干则韧不可理也。……夏月纳之可御蒸湿之气。”我父亲首选的是松木,松木不怕水,越是遇水越结实。制作的时候,依鞋样锯好木板,然后打磨透干之后,还得打上几遍桐油,桐油晾干之后,开始钉带子,带子是用胶皮做成的,裁剪好钉上去,就像我们现在的“人”字拖鞋或是塑料拖鞋。
那年月,也有专门的鞋店里面卖木屐,毕竟我的父亲只是一名木匠,他没有学过做鞋,不如鞋匠做的木屐更合人脚,而且穿起来舒服贴切。虽然木屐叫做“拖板仔”,但却不会像今天的塑料拖鞋那样在雨天拖起一裤脚的泥,走在哪里,都凉快干爽。这也不奇怪今天的日本人仍然穿着木屐,把它当成宝贝。
我父亲只会做木屐,不会做鞋,我母亲,也只会做布鞋和棉花鞋,不会做别的鞋。真正想要一双漂亮的布鞋或者是皮鞋,还得去鞋店。那时候的鞋店在南门口转个弯进去,往老街上走,就在泉江大桥最早的新华书店旁边。那时候,老新华书店旁边也是县城最热闹的场所之一,除了鞋店还有秤店,染坊,杂货店,五金店。好多人的鞋子破了,或者是想要做双新的鞋都会来到鞋店。鞋店里坐着做鞋的师傅,他们的面前堆着一双又一双需要修补的布鞋,解放鞋,帆布鞋,雨鞋。靠近他们的柜子上,还有做好的新鞋,和一些大大小小的木楦子,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补鞋机。
那年月,我的母亲带我去鞋店,最喜欢坐在一位母亲叫做“老姑姐”的女人边上,老姑姐是水南枣仔树下的人,两夫妻都在鞋店里面补鞋修鞋做新鞋。很显然,我的母亲去做新鞋一年都难得一次,大多数时间去都是补鞋,那些鞋被我们穿出眼的解放鞋,帆布鞋,劳保鞋、春秋鞋。父亲船厂发的劳保鞋,很少穿到父亲的脚上,通常他才穿几天,鞋子就飞到我三哥或者是二哥的脚上去了。
现在,我仍能清楚记起,那种棕色牛皮包在帆布上的劳保鞋,是那个年代所有青年人追逐的时尚品,谁有一双穿在脚上,走路都能走出风来。更别说牛皮鞋了,如果哪位脚上穿着的是一双牛皮鞋,一个村子的年轻人,都会向他行注目礼,都会羡慕嫉妒恨,恨不能这双牛皮鞋长了翅膀,飞到自己脚上。
老鞋店的铺面是两层的,最靠里面一张木梯子通往楼上,楼上坐着的也是鞋匠。他们等待着想要做新鞋子的人上门。讲好价钱后,鞋面用什么布料,然后量样,制布板、缝鞋底,切鞋底、做鞋襟、绱鞋(把鞋襟和鞋底缝在一起)直至楦鞋。所有的工序都是手工一针一线给缝出来的。我们小时候的布鞋,作兴灯灯蕊绒的,但是鞋底子已经不再需要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千层底了,而是有了白色和黑色的塑料鞋底子卖。到鞋店,报个码,就会有鞋匠师傅给你一双鞋底子。这种塑料底子做出的布鞋,穿过一段时间磨了底子就变得又滑又松,稍不留神,就会摔个狗啃屎。不知道是不是没有用木楦子楦过的布鞋,总是穿着穿着就松松垮垮,越来越不合脚。
到了九十年代,老鞋店有一天就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倒闭了,里面的鞋匠也如鸟雀状散了,但他们的做鞋补鞋的手艺没有丢,依靠着补鞋的手艺,他们又出现在大街小巷的进出口子上,农贸市场里面,他们凭着一台补鞋机,几把竹椅子,做起了被鞋,修雨伞,换拉链的生意。他们一边补着鞋,一边聊着家常,还时不时的吐出一句:人穷日子贵,我们是松毛虫过广东,有一天过一天。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告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