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人到网络人,为什么有人称我们为“最愚蠢的一代” | 现象学与读书沙龙

欢迎光临「现象研究」沙龙
   导 读   
🍸
1933年,巴黎。
“三位朋友坐在蒙帕斯纳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德·阿隆的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波伏娃盛赞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
同样,如果我们用现象学的视角谈论网络、微博、政治、女权、疫情、追星与粉丝,也能从中研究出传播与新闻。
莎拉·贝尔韦克说:“当人们阅读萨特论自由、波伏娃论压迫的隐蔽机制、加缪论反叛、海德格尔论技术时,有时会有种错觉,就仿佛在阅读最近的新闻。”
同样,当我们读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谈论福柯的规则与惩罚、理解拜厄姆的交往在云端,感悟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时,就仿佛看见了身处互联网中的我们自己。
所以,我想每周带大家快速读一本书,与互联网、与社会、与技术、与交往密切相关的一本书。
今天我们读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的《最愚蠢的一代:数码世代如何麻痹了年轻的美国人并危及着我们的未来》
为了理解我们的时代,当然也为了考研。
   指  南   
🍸
本篇推送初心与目的
一个是我从今年开年起就一直在强调的问题,现在的新传考研,好学校更看中「综合素质」与「思考能力」——读了多少书?如何看待当下的社会问题?如何把新传和社会学、哲学、网络科学这些学科相关联以拓展学科边界。但矛盾在于有限的时间与更大的竞争压力,在阅读课本、论文都有些难以适从的情况下,更遑论去阅读学科之外的补充书目。
于是我想,我能不能挑一些和现在的社会现象息息相关、又比较容易阅读的书,一周给大家简单讲解一本,半年下来也能积累个十几二十本书,和一些更开阔的视野和角度,无论是思考问题,还是将来写题引用,都还挺有帮助的。当然只能是一些简单的书目,真要是《理解媒介》这样的学术著作,可能一个月都讲不完。
第二是前天晚上有个已经保研的同学和我聊天,她说她想有有一个地方,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谈谈网络传播,并进行课本之外更深入的学习。我想这是一个搭建社群的契机,也是一个可以帮助一些考上研或者有更多精力的同学深入学习的机会,以一本书,一篇推文为入口。
于是,这篇推文就这样诞生了。
如何使用本系列推送
每周一次的「现象学」读书沙龙会从一个社会现象切入,讨论与该现象相关的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大家可以对此现象进行类比延伸,这样所有类似的社会现象都有了一套可以为之应用和分析的理论。
本系列推送会分为「书摘」「知识点」两部分,书摘部分我会辅助我的理解,大家可以对自己看的比较有共鸣的书摘进行摘抄同时写一写感悟;知识点部分会给大家罗列一下可以用来分析本书现象的理论和用法。
🚩用法一:答题彩虹屁积累
比如在讨论社交媒体对人的影响这类型题中,大家就可以这么写:“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曾经将千禧一代称之为“最愚蠢的一代”,他指出社交媒体之下xxxx(消极影响),但这种影响的背后,也正是社交媒体对于社会关系的重塑。”
🚩用法二:观点及书籍积累
还是那句话,多看一本书,多了解一个学者的观点,总没坏处是吧。
本次书籍介绍

💥「现象」:青年惰性与社交媒体沉迷——你为什么爱刷朋友圈和微博?你为什么一刷抖音就无法自拨,为什么面对互联网信息,你反而不知道如何去快速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内容?为什么互联网现在戾气这么重?为什么我们在网上口嗨,但在现实里却有社交恐惧?
💥「学科关联」:关键词——影响:媒体的社会影响、互联网对人的影响、z世代的特质与造成这种特质的原因。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恩写了《最愚蠢的一代》,得罪了8700万美国年轻人。

在书中,他提出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 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点击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为什么?

马克·鲍尔莱恩这样回答:“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上了。”他对Facebook尤其深恶痛绝。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去的10个网站中,9个是社交网站,“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愚蠢”并不是指这一代人的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在于他们有最好的机会和资源成为最聪明、最博学的一代,却没有善加利用,反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恋、追星、崇拜。
于是这本书探讨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为何信息庞大,但青年人知识匮乏?为何书籍越多,但青年人越发恐惧读书?为何在线学习途径日益增多,但青年人一无所获?为什么政治和文化触手可及,但青年人无动于衷?在无限延长的屏幕时间与社交里,技术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
   书摘 · 探讨  

网络是消费者的栖息地,而不是教育的环境 | 网络评价
青少年痛苦地走在自我发现的道路上,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会因为脸颊上的一个小疤痕而闷闷不乐,会因为在餐厅里的一个小过失而懊恼不已。但是,他们借以判断的标尺并非来自过去,而是源自现实,并非来自智者,而是源自扮酷的同班同学,并非来自那些经久不衰的艺术和思想,而是源于当前的流行文化——他们的胜利喜悦来自朋友们而非成年人的嫉妒,他们的自我批评不具有启发性和前瞻性,当然也不会引导他们向后看。这样的自我批评是具有社交性,是目光短浅的 | 青年认知与人格塑造
推行民主需要有知识的选民,知识的缺失等于民主的倒退 | 网络与民主
青少年的喜好决定着信息的输入,屏幕成为一面反射欲望的镜子,丧失了如实反映事实真相的本能。在这个反射环境中,现实成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事物,外面的世界逐渐与内在的自我相吻合 | 拟态环境
真正的问题在于,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发表言论和发布公告的能力,却让我们失去了对言论和公告质量的甄别。语言是有分量的,移动它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个事实是人们过去甄别言论质量的立足点,并因此给那些垃圾言论施加了一种背压 | 网络言论
原因就在于,不管数字热衷者表面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青少年的智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网络从来没有停止其扩张的脚步,它把一切可能的事物全部收入囊中,每时每刻都会有更多的知识和美好的事物被上传到网络上、被公之于世。但是,那些最具创造力和最频繁访问的网络用户,那些数字原生代们,却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互惠互利的作用并没有发生 | 网络与社会性


借此想和大家谈谈最近的互联网。
和大家分享一个新闻,推特近期热度第一次的词是:NMSL。就是大家想的那个,汉语拼音的NMSL,而且还按照英语的语法,衍生出一系列诸如:nmsler、nmsled等等,让人觉得吧,嗯,有些不是滋味。
就像微博上一个博主说的,过去外国人表达自己会中文,是你好,中国!而现在可能就会变成nmsl,中国!
还有一个不太被关注的新闻,诗人北岛,写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北岛,嚷嚷“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的北岛被,在三天前关闭了自己豆瓣的“诗和诗的评论区”,因为有很多人在嚷嚷,嚷嚷到北岛不得不说:“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不应该使用语言暴力。”
在离开之前,北岛留下了一首诗,他在最后写到,“孩子们凭借一道口令,穿过了书的防线。”
我写这篇推送时,热搜上挂了一个有些耳熟的博主:徐大sao。他之前一段很有名的炸鸡视频《大sao为远方的朋友做一顿特殊的炸鸡腿》看哭了许多人。最近他被人指诈捐,表示收入与粉丝对不上等等。他刚刚更新了一条视频表示:不求尽如人意但求与愧于心,表示将暂停更新一段时间。
这些行为愚蠢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戾气变得越来越重。就像上面的书摘里说的一句: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发表言论和发布公告的能力,但是语言是有分量的,它能在必要的时候鼓舞人心,也能在任何时候摧毁信仰。
假如可以对「最愚蠢的一代」做个补充,或许鲍尔莱恩不应该只把目光局限在部分青年人的不学无术或者毫无精进,互联网的一屏之下,肆无忌惮的谩骂、不喜欢就摧毁的气势,要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愚蠢。
   知识点 · 思考   
#电视人与容器人
林雄二郎指出,“电视人”是指随着电视的普及而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电视人在电视画面和声音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电视人是注重感觉的“感官人”,这与电视人父亲在印刷媒体环境中成长的行为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日本学者中野收认为——“容器人”是指在现代大众传播环境中,特别是在电视传播环境中,人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封闭的集装箱,容器人是孤立和封闭的。为了打破这种孤独的状态,也要联系别人,但这种联系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没有内心世界的交流。
🚩这两个理论在今天当然已经不适合用,而且理论本身也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以媒介的性质来描述某一类社会群体,本身也有一定的技术决定论之嫌,按照这种逻辑,今天的我们,都是「网络人」、「朋友圈人」或者「口嗨人」。
#数字鸿沟
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最早定义数字鸿沟。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于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提出数字鸿沟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信息和电子技术造成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化。
综合来说,数字鸿沟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
🚩数字鸿沟在今天有着更具象化的表现,就如同班班之前给大家写的那篇推送,关于健康码与被淘汰的老年人。数字鸿沟在今天几乎存在于任何地方,也比任何一个理论更适合马克·鲍尔莱恩这篇文章:在信息足够充裕的今天,对信息使用方式的区别,导致了群体、阶层的区别。
#z世代
巴克莱报告认为Z世代可以从时间角度定义为生于1995-2009年的人群(现阶段9-23岁),与之相对应的是千禧一代(出生于1980-1994年的一代)
🚩简单来说,z世代即「我们」——是目前网络环境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的主力消费者,也是当下最快拥抱新技术的人——甚至可以说,无论是后真相的互联网环境,还是目前我们讨论的社会运动:metoo也好废青也好,这些事件中的“用户”或者说“传播者”要素,都与Z世代息息相关。
#数字迷因

“迷因”一词,是英文单词meme的音译,源自古希腊语mīmēma, 意为“模仿的东西”,又被译作“ 模因 ”。这个概念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动物行为学专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提出的:迷因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复制能力的复制子。迷因主要依靠内容和形式的自我复制与传播进行繁衍,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不可预知的文化变异。从概念上来说,迷因是通过复制、变异而传播的基本文化单位,任何文化活动都可能成为迷因。

🚩迷因可以是一种社会文化,也可以是社会氛围的文字表现,我们所看到的刷屏、nmsl、复制的谩骂、饭圈语言迷都可以称之为是迷因。而迷因的主要生产力,也可以是本书所指的「最愚蠢的一代」

#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媒介打破了原本印刷时代树立在承认和儿童之间的屏障——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儿童不断接受成人世界的认知,而成人世界的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童年不断消逝。
🚩较之童年的消逝,现在学者更关注的反而是「成年的消逝」,无论是挖掘机的拟人化、虚拟国家偶像江山娇与打call文化,还是当下成年人交际中频繁出现的对「稚嫩社交」,这背后都是低龄话语对公共空间的入侵。其实归根结底,波兹曼的观点中可能本身就隐喻了这一点:当儿童和成年人的界限不断模糊,不仅意味着儿童更像成人,也意味着成人更像儿童,或者说巨婴。

   总  结   
🍸
我们当然不承认自己是最愚蠢的一代,甚至在我们看来,那些迂腐的、对数码产品抵触、对网络毫无信心的老古板才是最愚蠢的时代。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科技三定律》里写了三条观点: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3、任何在我35岁以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这也是这本书被非议最多的一个地方:一种技术负面主义,与高高在上的指责,和带有个人的偏见的、一概而论的傲慢——单一事件的影响在《愚蠢的一代》中被夸大了。新的挑战往往带来新的希望。沉浸在多媒体娱乐中的青年人,恰恰可能是这一行的深度用户与颠覆者。
所以我怀着忐忑给大家介绍这本书,希望大家看看别人如何认知我们这一代人,然后再去想一想,我们要如何去颠覆别人的认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颠覆认知一定不是靠nmsl。
    晚   安   
📖参考资料:
·《最愚蠢的一代》马克·鲍尔莱恩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黑暗时代:专访Mark Bauerlein》三联生活周刊
· 豆瓣读书:最愚蠢的一代详情页
📷图片来源:
·豆瓣读书
·马格南摄影师:webb·alex

💥
最后,假如你对这类书还有兴趣,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互联网时代奇怪但不乏深意的理论,我们本周日开课的「网络传播概论精读课」了解一下:
互联网的「传播现象学」——以彭兰老师经典教材《网络传播概论》为线索,建立新闻传播知识谱系,从大众传播讲到网络传播,从群体感染讲到群体孤独,从媒介等同讲到后真相与后机制。
这个春天,关在家里,喝着奶茶,聊聊新闻与传播,聊聊过去与未来。
秃头研究所的全程班预警
一起做自律且可爱
惦记六便士也爱看月亮的人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