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盖头(宀)见于甲骨文,写作
、
等,《说文解字》写做
。释文:“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属皆从宀。”
△ “宀”是象形字,像坡顶的房子,“向”本来是房子开的窗
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武延切。
“宀”在古代是一个独立的字,念如mián,并多用于偏旁,它是一个象形字,像坡顶的屋,俗称“宝盖头”。凡是与房屋有关的字都可以“宀”为偏旁,宝盖头的字很多,也确实与房屋、居住有关,如家、室、宜、定、安等。
△ “安”字像房子里有一个女人。是呀,家里有了女人,才是安居乐业嚒
△ 房子里有一大群猪,才是富裕的、幸福的家
坡顶的建筑在坡与坡相交之处形成
,相接处形成脊,即所谓的屋脊,是最容易渗水的部位,于是,古代常用许多瓦片相叠做一外突的屋脊,甲骨文中的
字的形状就是屋脊明显的屋。
用瓦叠加的屋脊在视觉上显得单调,不好看,而且,屋脊与山墙之间的连接也成了问题,必须处理,行内称之为“收头”。于是须对屋脊作装饰,在屋脊的两端安装有起装饰效果的构件,这种构件叫做蚩吻、蚩尾、鸱吻、鸱尾等名称,形状像鸟,或者水兽。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三章“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中讲:汉代建筑“屋顶两坡相交之缝,均用脊覆盖,脊多平直,但亦有两端翘起者。脊端以瓦当相叠为饰,或翘起,或伸出,正式鸱尾则未见也。”
△ 梁思成先生(后)与莫宗江先生在李庄营造学社绘图场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 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手绘佛光寺大殿鸱尾详图
汉朝末年距今近二千年,如今,大概已无汉朝的建筑保存至今,梁思成先生主要根据出土或传世的汉代文物中不见有“鸱尾”而作此判断的,可能会有所偏颇。
蚩者,海兽也。汉武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颜之推亦作此鸱。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五:“汉以后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于宫室以禳之。今自有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鸱吻,状亦不类鱼尾。”“蚩”是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动物,能喷水,把它建在屋脊上可以消弭火灾。这个安装在屋脊上的“鸱吻”的作用于现代消防专用的“喷淋头”相似,不过,古人玩文化,是弄白相的,今人讲科学,是玩真的。
△ 建筑屋檐上的装饰居室鸱吻
生活在大海并能喷水的大型动物大概只有鲸鱼,古人传说中的“蚩尾”是否就是鲸鱼呢?不得而知。当然,唐朝距汉末也有几百年,《苏氏演义》所讲的话又有多少可靠性呢?又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唐朝或者唐朝以前,在建筑屋脊的两端安装蚩尾或鸱尾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了。
△ 1932年,梁思成先生赴蓟县独乐寺考察,这是国人首次对独乐寺的正式考察。梁思成先生综合各种材料证据得出“寺之创立,至迟亦在唐初”。此为独乐寺山门鸱吻旧照
△ 独乐寺山门鸱吻现状
唐朝《隋唐嘉话》中讲:“王羲之《告誓文》。开元初年,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竹筒中得之。”鸱吻的中间是空的,“江宁”相当于今南京市,工匠在修寺院的讲堂时,竟然在鸱吻里发现一个竹筒,而竹筒里藏有王羲之的亲笔,这下真的发财了。估计王羲之的真迹是当年建讲堂时大和尚放进去的。清上海人毛祥麟《墨余录·卷二·匠工厌胜》中也讲了一个鸱吻内藏物的故事:清同治丁卯(1867年),上海道台应宝时决定拆除旧建筑建造龙门书院(今上海中学的前身,旧址在老城厢龙门新村一带),“拆卸时,工于梁间,得二笔一尺,笔一新,一已蘸墨;尺以红木为之,金星灿然。此盖其兴造时,匠工所藏厌胜之物。笔尺者,'必拆’也。咸谓其奇验如此。”在沪方言中“笔尺”与“必拆”谐音,旧时兴建房屋时在建筑物的暗处藏物是一种风俗,以此祈祷吉祥,所以当时人就认为,这笔和尺是上次造房时工匠偷放入的,用来诅咒主人,而把笔和尺放在梁上很容易被主人发现或掉下来,估计这笔和尺是偷放入鸱尾中的。
△ 上海龙门书院图
△ 纪念龙门书院旧校舍的“先棉堂”,1950年情景
屋脊的两端伸出于外,显得有点突兀,土木工程中应该和必须作适当的处理,行内称之为“收头”,不论如梁先生所谓“脊端以瓦当相叠为饰,或翘起,或伸出”,还是苏鹗所讲的用“蚩”的造型为装饰,此均为土木工程中的“收头”。而蚩尾或鸱尾是建筑上经常使用的构件,与砖瓦一样为泥土烧制的陶器,由窑厂定烧,所以蚩尾的造型可以在一个地区和相当长的时期里保持不变。
△ 鸱吻造型长期不变,此为西夏时期的鸱吻
蚩尾只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人们并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于是又出现了关于蚩尾的种种传说,其中影响最深远,也是老百姓愿意接受者,就是——蚩尾是龙所生的九子之一。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
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
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
霸上,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
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其遗像。
屃屭,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
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是其遗像。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吞”之本义为咽下,引申义为包括、容纳,“平生好吞”就是平生喜欢登高望远,于是屋脊上的鸱吻又增加了新的风俗意义,它蹲在屋脊上随时注意四周的警情——这倒像今日建筑物上随处可见的“探头”。也许有了《苏氏演义》所讲的鸱吻的故事,本来只是屋脊装饰的鸱吻就被赋予了文化上的意义,鸱吻从出现以后其形制就固定下来了,各时代和各地区的鸱吻造型大致相同,均为昂首翘尾的兽状或鱼状。
△ 不同时期建筑上的鸱吻造型
但是在江南不少地区,一些大殿或民宅上的脊兽并不是“虬尾似鸱”的鸱吻,而是活脱似像的鸡,民间也不称其为戗兽、蚩吻、鸱尾之类的名称,而叫作“buji”、“bujiji”、“bujitou”等,通常写作“步鸡”、“孵鸡”、“孵脊鸡”、“孵鸡头”等,如《崇明县志》:“鸱吻曰步鸡。”民国胡祖德《沪谚外编·庵堂相会》:“孵鸡兽头左右分,香花桥上身穿过。”吴方言中“孵”念如“bu”,孵化期的母鸡就叫做“赖孵鸡”、“懒孵鸡”、“孵鸡”等,母鸡孵化小鸡时会长期蹲在窝里不动,于是吴方言把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叫“孵”,如长时间泡在浴室的水池中,叫做“孵混堂”,在茶馆店消磨时间就是“孵茶馆”,寒冬腊月,在户外晒太阳,就是“孵太阳”等,这“孵脊鸡”最形象的说法,那就是“孵在屋脊上的鸡”。
△ 上海浦东黄月亭旧居(建于1919年)上的孵脊鸡 摄影/朱庆华
1987年我协助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修建上海豫园东园,因需要一些古建筑上的材料,与陈从周先生及博士蔡达峰一起到嘉善的某砖瓦厂选料,那里堆着无数刚出窑的孵鸡头。“南春华堂”是上海保存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为了有利保护,若干年前被移建到徐家汇的光启公园里,徐光启纪念馆就设在该古建筑里,南春华堂的屋脊上就有一对孵鸡头。
△ 南春华堂屋脊上的孵鸡头
佛教典籍《五灯会元》中讲:佛教西土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把衣钵传给二十八祖达摩时,给他留下一条谒语——
震旦虽阔无别路,
要假(借)儿孙脚下行。
金鸡解衔一粒粟,
供养十方罗汉僧。
大意是:中国的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是佛教必须弘扬的地方;你要尽心尽力到中国传播佛教,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当金鸡出现并昂首高歌的时刻,也是十方罗汉施展才能的机会。果然,达摩东渡,在嵩山面壁修炼九年,创建了禅宗佛教,于是达摩不仅是西土佛教二十八世祖,也被尊称为“东土佛教”的始祖,即禅宗佛教的创始人。二十七祖般若多罗的谒语在中国佛教中有深刻的影响,上海今黄浦区(原南市)有一条叫“一粟街”的小路,是以原此地的佛寺——一粟庵而得名的,而“一粟庵”即得名于“金鸡解衔一粒粟”。
△ 上海旧地图上可见“一粟禅院”
△ 1947年上海百业街道行号地图中标注的“一粟街”及周边街市
△ “一粟街”现状
也由于这个佛教的典故,“金鸡”一词被广泛使用,比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沈佺期诗“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这里的“金鸡”比喻边关报捷。黄庭坚《竹枝词》:“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涉九州”,北宋后期,北方战争不断,北方部分疆土被匈奴占领,诗人以“金鸡涉九州”比喻收复疆土,边关报捷。陆游《迎赦》诗:“青城回仗国人喜,金鸡衔赦天恩覃”,此“金鸡”喻国家逢喜庆而大赦天下。今人则有“一唱雄鸡天下白”,当然是指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至迟在明代,“金鸡”已经成为一种吉祥的风俗图案。在传统的年画中,“金鸡镇宅”就是常见的吉祥图案。
△ 清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鸡王镇宅》(左)、《金鸡报晓》(右)
年画只能贴在墙上,一年更换一次,如将“金鸡”作为建筑构件,直接装到屋脊上,这不是永久的平安吗!显然,江南的“孵鸡”就是传统风俗“金鸡镇宅”的变化和发展。
-IV-
戗兽
双坡屋顶有屋脊,而更大一些的建筑大多是四坡屋顶,除了屋脊外,坡与坡相接处形成的脊叫做“斜脊”或“垂脊”,中国古建筑四坡顶的檐口略向上起翘,称之“飞檐”,于是垂脊的下端改变方向,呈近似平行的斜向,这屋脊就称之“戗脊”。
△ 戗脊示意图
“戗”音qiàng,是多义词,有支撑倚靠之义,如房屋或其他构作物发生倾斜,用木柱斜向支撑讲做“戗”。以前上海农家住宅多为草墙,不牢固,且容易被盗贼“掘壁洞”(沪方言,即破墙而入),江南多竹,于是会在住宅的外墙上增加一层竹篱笆,就叫作“戗篱笆”,北方人可能叫做“篱笆墙”。后来上海市区的带花园的住宅也会建一道篱笆,篱笆的后面并没有砖墙,也被上海人叫做“戗篱笆”,但上海人大多不知道“qiàng”写作“戗”。
△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闻天故居的“戗篱笆”护墙 摄影/朱庆华
“戗”还有装饰之义,如在器物上用金银镶嵌,称之为“戗金”、“戗银”。在垂脊上也装有一些不知名的动物、人物造型,统称之为“戗兽”,其起源比屋脊两端的鸱吻,应该会迟得多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六章,第七节“宋、辽、金建筑特征分析”:“其脊之两端施鸱尾。垂脊之上用兽头、蹲兽、嫔伽。各等所用大小与件数,制度均甚严密。惟现存实物,无全部保存原状者。”可见,在垂脊或戗脊上安装动物雕塑大概是从宋朝或者更早的年代开始的,到宋朝已形成制度。
△ 传统建筑屋脊上的装饰件,称之为“鸱吻”,飞檐上的装饰,称之为“仙人牵兽”。此为清代建筑上的鸱吻与走兽
△ 故宫太和殿屋脊走兽
△ 北京故宫太和殿吻兽多达10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在现代古建筑大修或新建的仿古建筑中,戗兽已不受制度限制(实际上没有制度),兽的量在减少,而以《三国演义》《封神榜》之类的历史故事、人物造型更多,行内和民间也把“戗兽”统称之为“仙人牵兽”,仅是垂脊的装饰而已。
△ 仙人走兽
作者简介 薛理勇,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出版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