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象·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思考生命、思考自然,是中华民族的本能习惯。《周易·系辞下》:“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意,以类万物之情。”
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生命思考,获得了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阴阳认识,形成了具有生命根本性、生存根本性、万物关联性、文化方向性的《周易》。在《周易》的基础上,中医根据以活生生的人为实际对象,“神农尝百草”的生命体验积淀下来的资料,在不打开生命系统,不割裂生命多维联系的前提下,认识生命阴阳,发展出了“阴阳应象思维”。
生命阴阳统一于我之命,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可分但不可断、不可离。
五藏有阴阳,四肢百骸有阴阳,气化活动有阴阳,表里内外都可以分为阴阳。所有的阴阳,在我之命,是各在其位,各从其性,升降出入,生克制化,彼此联系,以对方的存在为我的存在的。
中国文化“和”为贵,与人为善,仁义道德;中医临床“和”为贵,因应协调,生克制化。究其文化本源,就在《周易》,就在阴阳。
观象是知命的基本方法,不破坏象的完整性,不割裂象的关联性是知命的基本原则。“阴阳应象思维”在生命之外,根据生命体验的感应和反应之象的关联性的动态变化去认识生命,去分析疾病本质,保持了原本的生命系统的自然真实。
生命的自然完整性和多维联系的客观性规定,认识人,不能打开人这个生命系统,才能获得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认识。打开之后,看到的是系统之内的、更深的物质层次的认识,实际上魂飞魄散,元气消亡,人已经不存在了,获得的认识,不可能是活生生的人的认识。
象,分别之才能认识之。有物象,有星象,有命象,有气象,有社会状况,多种多样,与生命联系起来,动态地分析,把握生存关系,获得生命本质,是人道文化的认识。
感官确定,物象为本,是物道文化的认识路线。在这条认识路线上,人们借助于各种技术,不断地打开物象,白箱分析,层层深入,样样分别,所以有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等等的认识。
分子打开,看见了原子,原子打开,看见了中子、质子、电子,要是把质子、中子、电子打开,又能看见更深层次的物质。人们的认识越是深入,离分子就越远。
打个比喻,钻井打地洞,越深,离地面就越远。物象的分析就如钻井打地洞,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因子、基因蛋白,便远离了活生生的人,远离了生存关系,没有了以活生生的人为本的自然真实和客观真实。
包括疾病现象在内的生命之象,与物象一样,可以分别认识。就象本身来说,单一的、孤立的象,有象本身的完整性,但不具备生命的完整性,凭某一具体的象,不能获得生命本质的认识。
生命之应反应出来的象,有自觉的,有他觉的,是整体性的、动态的、变化的,其多少、轻重、久暂,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
活生生的人的疾病现象,不只有包括仪器实验在内的他觉的异常,更重要的是自觉的异常。走进形态医学,我们轻视自觉的异常,把实验实证获得的,双盲对照证明的,作为可靠的临床证据,把一些自觉症状归于心理因素,而排除在临床本质的分析思维之外。
这样的证据,其实并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疾病现象的全貌,只是形态理论认可的东西。反应活生生的人的疾病现象的全貌和真实,是综合了自觉和他觉的异常,联系生存环境、自身生存状况等客观(无失气宜)的疾病现象,以此为依据获得的疾病本质的认识才是活生生的人的认识。
疾病现象多种多样,不可尽述。自我感觉的痛苦,神色的异常,血脉的异常,饮食二便的异常,睡眠情志的异常,……,皆是生命阴阳的外在反应,无不属于疾病现象,无不是疾病本质的客观依据。
西医强调仪器实验客观,忽视生命之应的客观,越来越没有人性了。自觉的异常很重要,是生命之应的直接反应,仪器客观是间接的,借助了“第三方”获得的,真假的关键,在“第三方”。
尊重人,就要尊重自觉症状,轻视自觉症状,把“第三方”看得比就诊病人的生命之应还重要、还可靠,其实就是不尊重人,不尊重客观生命,是文化野性、医疗野蛮的反应。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保证了疾病现象的整体性;“审察病机,无失气宜”,保证了生命之应的客观性;“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保证了临床症状与病机联系的可靠性。中医是人的医学,重视就诊病人,尊重就诊病人,面对面地收集临床症状,与西医靠实验、凭仪器室、由标准确定大不相同。
活人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自然自在。多维联系是自然的,不是科学技术创造的;生命之应是开放性的,生存环境的所有因素及其变化,都与我之命发生联系,动态变化,不是理论标准的。
中医“辨症求机”,将阴阳的文化原则,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就诊病人,把一般的根本性理论落实到当下的活生生的人。这样的文化实践,有生命的根本性,有与时偕行的先进性,能历久弥新,所以在西方文化的摧残下还能顽强地在民间存在,没有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