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 炎小宁解读
关于作者
尼尔·波兹曼,世界知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生前一直在美国纽约大学任教,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专业——媒介生态学。
关于本书
本书是媒介生态学领域的代表著作。在书中,作者不仅指出了“童年在消逝”这一社会现象,还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这本书虽然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年了,但多年来屡屡再版,一直畅销,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些预言,比如电脑和互联网普及后的泛娱乐化如今也成为了现实,警醒着人们进行反思。
核心内容
“童年”这一概念并非天然就有,而是在16世纪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存在的时间很短,还不到400年。但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来临,尤其是电视机的普及,儿童与成人的界限日益模糊,童年如今正在慢慢消逝。
一、“童年”这一概念的来源
作者认为,“童年”这个概念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一个文化产物,虽然具有生物基础,但是只有在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下它才有可能实现。
关于儿童年龄的划分,目前国际上和中国都遵循着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在这部法律中,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需要用特殊的方式抚育和保护的特殊人群。如果按照这一规定,那童年这个概念的存在还不到400年。在西方的中世纪时期,也就是从大约公元476年到1640年间并没有童年的概念,因为那时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读写能力,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们都用口语进行沟通,儿童和成人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在儿童面前成人们通常口无遮拦地谈论性秘密、暴力问题、人性的丑陋面和阴暗面。天主教会将7岁指定为明辨是非的年龄,一个人一旦长到7岁,就要进入成人世界,去当学徒,像成人一样去工作,面对残酷的社会,再大一些就要结婚生子,像成人一样养家糊口。
到了16世纪,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与我国毕昇齐名的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术,在西方产生了广泛影响,随后,一种全新的印刷文化诞生了。根据阅读能力的不同,人们对成年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定义,与此相对应地便出现了童年的概念。也就是说,成年人就是指具备阅读能力的人,儿童则是指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印刷导致社会进入知识大爆炸时期,关于成年人世界中的很多知识和秘密被隐藏在书籍中,儿童只有通过识字、通过去学校读书才能掌握基本的知识,看懂商业社会的合同、契约等,从而顺利进入成年人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童年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儿童和成人在各方面也逐渐有了显著的区别,儿童有了自己独特的服装、语言、游戏和社交生活。
到了19世纪50年代,在整个西方世界,享受童年已经被看作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换言之,童年不再被视作文化的产物,而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必经阶段。
二、电视等电子媒介导致童年在消逝
1. 电视无法区分信息的使用权
在电视机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婴幼儿、儿童还是成年人,只要视力正常,任何观众都可以通过电视机获取信息,这就使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不再清晰。
众所周知,看电视和读书有很大的区别。要读书,就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在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儿童很难学会,所以必须分阶段学习。同时,由于儿童的阅读能力有限,成年人对儿童的阅读内容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学校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学生的理解水平设置相应的课程标准,这就天然地将儿童和成人划分开来。
而从传播方式上来看,电视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传播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图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看电视不需要训练,每个人都具备观看和理解图像的能力。而且,电视机本身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每个家庭都会把它放在显眼的位置。再者,看电视没有任何复杂的要求。最主要的是,电视无法区分观众,所有的新闻节目、电视广告、电视剧都可以给所有的人看,换言之,所有的信息对儿童和成人来说都是对等的,这就打破了印刷时代的信息等级制度,从而使儿童和成人通过同一个认知渠道获取信息。
2. 电视将所有的成人秘密都暴露在大众面前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电视需要不断播出新鲜、刺激的信息,甚至将文化中的一切秘密挖掘出来,让所有的观众一览无余。这样一来,电视这种电子媒介根本不可能保留住任何秘密。既然儿童可以接触到大量关于成人的秘密,那童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美国实行的是商业广播体制,竞争非常激烈,电视节目每天24小时轮番播放,频道种类非常丰富。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避免观众换台,电视节目制作人必须充分利用文化中一切隐秘的、原本不适合对儿童公开的秘密,比如暴力、情欲、凶杀等等,这就使得以前很私密的事情都暴露在儿童的面前。同时,由于电视是通过即时性的图片方式来展现的,一切都非常直观,就会给儿童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就意味着,儿童们早在懵懂时期就不知不觉地窥探了成人间的秘密。虽然很多电视节目提醒“该节目只适合17岁以上的成年人观看”,那也只是一种提醒而已,无法限制未成年人观看,甚至起到了反效果,激起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观看。
3. 电视使成人的形象变得非常单薄
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快速的、流动的,一个个图像一闪而过,只供观看,不需要思考,只要求观众投入情感,不需要理智,所以很多人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和印刷时代有本质的区别。而且,为了迁就观众的口味、刺激观众的感官,电视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制片人往往会以12岁儿童的心智为标准来设置节目,如果智力层次过高,就意味着将大多数观众排斥在外。为了制造话题,越来越多的媒体人不断地炮制、伪造事件,至于事件的真相如何恐怕就很少有人去关注了。同时,电视的特性也决定了它无法在事件的深度上进行挖掘。
总之,电视用图说话的本质和电视节目的商业化鼓励人们跟着情绪和感觉走,很少进行理性思考,这就慢慢地使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儿童一个个变得像成人,成人却越来越像孩子。在电视文化中,一切都成为了娱乐,并逐渐演变为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这就使得印刷时代的高品级思维以及人们的个性特征面临非常致命的危胁。针对这一问题,波茨曼在1985出版的《娱乐至死》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批判。
三、如何面对童年消逝的现状
针对童年消逝的问题,作者提出两个建议:1. 限制子女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时间;2. 细致地监督子女接触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内容,并不时敲打,让他们批判性地、更深层地了解媒介存在的意义。作者特别强调,这些家长不仅是在帮助孩子拥有一个纯真的童年,还是在培养未来的知识精英。
金句
1. 我们的童年之所以天真烂漫,是因为当时的成人们费尽心思地在我们的四周布满了一个保护网,将那些丑陋的、阴暗的、不希望我们知道的东西隔绝在外。
2. 即使儿童识字量够多,认识很多字,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有些书他们也未必看得懂,因为这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还需要配合想象力,否则就会有那种“每个字我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感觉。
3. 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快速的、流动的,一个个图像一闪而过,只供观看,不需要思考,只要求观众投入情感,不需要理智。可能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一边大骂某某脑残剧,一边看得不亦乐乎。
撰稿:炎小宁
脑图:摩西
转述: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