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记忆|学车记

先生们、女士们,我说的学车,不是现在的电瓶车、摩托车、小汽车……而是从前的自行车。那种车既环保,风险又小,骑行方便,还能锻炼身体。人力驱动,时速不快,没有污染排放。即使摔碰闪跌,也不大碍事,至少生命不受威胁。各种路况都能骑,大道、小路、桥梁、山地等都可自由穿行。需要手扶、脚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而轻风凉爽,时而大汗淋漓,时而急驰而过,时而悠荡街头。
八十年代初期,那时农村刚分田到户,谁家要是有一辆自行车,那可是头等大事。简直可以与现在的谁家买了一辆大房车相媲美,轰动十里八村那是自然的。
我学车那时,见到的是父亲常骑着外出的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自行车。趁着车闲在家,父亲外出之际,我偷偷把车推到晒场上,因身材不够高,只好把脚斜插在三角架内,让发小在后推扶着,断断续续地上下踩。时而促停,时而歪斜,时而跌倒,时而爬起,时而再跌。如此循环,挥汗如雨,全然不顾。
好在当时的晒场都是土制的,无妨大碍。那种晒场是村民们用锄头等农具翻平一块空地,洒上水润湿后,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然后用牛拉碌碡(石磙),在上面转圈反复碾压,待平整后,揭去稻草,再反复碾压而成。因是土质,富有弹性,所以偶有摔磕碰跌,躯体内部不受影响。那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小孩子接受能力强,学东西就是快。几个小时后,发小在后面扶时就显得很轻松了。由开始时的两只手扶着都特别吃力,到后来一只手扶也很轻松。再到后来趁我不注意时,放手不扶,但人仍跟在后面装假象。以至于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自己骑行了。
为了让自己能够独立骑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有空我就把自行车推到晒场上练。练上下车;练直立站在三角架上骑;练坐着骑,脚尖够踩踏板。以致后来练骑行时俯身捡地上5分钱的硬币;感觉还不够,骑车捡地上2分的、1分的硬币;练石缝穿行,就是用小石块摆放出一对对成串的队行,骑车从石块缝隙中穿过,车轮不许压到石块;练下坡时利用惯性撒手骑行;练原地定车3分钟不倒;练利用惯性腾空抛车;练骑行40厘米左右的挂壁陡坎……期间摔跌无数次,体无完肤。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只为成功后的喜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有一回,练下坡撒手,中途遇石子作梗,致使前轮蹦跳,偏离方向,手扶车把捏刹车已来不及,极速坠入路边的稻田。好在稻子刚扬花抽穗,田泥松软,人车无大事,就是人变了——成为泥人了。仿佛岳飞传里的杨再兴误跌小商河一样悲催……
还有一次,练腾空抛车。就是急速踩车,利用惯性,突然用力,猛推车把,人腾空落地跟跑,但人不能摔,否则就算失败,重新再练。
那是一个初夏的雨后,彩虹染天,娟然如拭。在一次苦练腾空抛车过程中,因脚底粘泥,踩脚蹬时打滑,致使脚踏板极速旋转,不巧正打在左脚的踝关节上,当时很痛,事后没在意。过了两天,突然,第三天下午,脚踝发炎红肿,到傍晚时已经痛的不能行走了。家人询问原因,不知何故,自己当时就是想不起来。熬过了漫长的一夜,父亲带着我去医院诊治。当时就诊的是浮山医院,接诊的是一位姓汤的大夫。问其原因——不知道,就是想不起来。后来他给推拿了几下,确诊骨头没事,可能是骨膜受伤发炎。于是开了点消炎的药内服,外贴活血止痛膏。叮嘱若三天无效,回来复诊。
日子在煎熬中慢慢地度过。三天后疼痛得更加厉害了,伴有发烧。于是,父亲带我去复诊,大夫说要挂吊水,退烧消炎。上午一瓶,下午一瓶,一连挂了6天,烧是腿了,但脚踝处还是红肿不消。后来,父亲请来了当地多名赤脚医生,在家聚餐会诊,都普遍认为是外伤导致骨膜发炎。其中,有位专治骨科跌打损伤的汤医生,建议贴他专制的黑膏药,另挂红霉素消炎试试。后来,我就成了小白鼠,挂起红霉素点滴消炎。那个红霉素点滴挂入胳膊痛胀得要命,痛得是嗷嗷直叫,那也得忍着,直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为了避免一只胳膊过度疼痛,我两只胳膊轮流交换挂点滴,一天两瓶,上下午分开,连吊八天。那时正值双抢,不能帮父母劳作,亲人们多有劳累,外人认为我在耍滑,故意装病。直到现在我还心生愧疚——在那个繁忙的季节,却因自己脚踝受伤,没能与家人并肩劳作。
后来肿胀消了点,疼痛好了点,但仍不能行走。再后来在父亲的带领下转到了牛集医院,拍片诊疗。接诊的是位姓方的老中医,仔细查看X光片后,认为问题不大,需要静养。另给开了几副叫远志的中药,建议熬水代茶喝。后来奇迹果真出现了,静养不到一个月,肿块也消了,脚踝也不疼了,渐渐地也能行走了。这不免令人钦佩中医的神奇功效。直到病好后,忽一日才想起,可能是那次下雨后练车导致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骑自行车去过义津新华书店买书,去过牛集购物,去过钱桥、孔城、其林、桐城,还去过会宫、官桥、枞阳等等。有点像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范。不过,我这骑行路程算是短的,据说有人骑行到了合肥、南京、芜湖等地。只是我没有尝试过,心里充满着无限的羡慕嫉妒恨!
人们大多数能记起局外人士的几次帮助,却忽略了身边亲人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与艰辛。如今孩子们上学车接车送,报班补课,父母陪读。孩子们压力大,以至于把孩子们累得过早地戴上了眼镜……父母们也累。有时,我在想:能否如我们儿时学车那样,父母们适时放手,给孩子们一个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