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丨刘邓大军飞渡泉河

刘邓大军飞渡泉河
李运身口述,李俊清整理
朋友,你了解不了解刘邓大军飞渡泉河的故事呢?
泉河流经豫、皖两省,在中原是一条大河。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这条河的高水位期,连续几天下了急雨,宽宽的河面上泛着浊浪,水流湍急。河宽二十米左右,水深三到五米。
1947年8月15日,夜已经很深了,有人来到砖集祖师乡公所,找到地下党杨德恭说,解放军的刘邓大军要挺进大别山,你快组织群众架设浮桥三到五座,你继续留下来做地方治安,部分同志随军南下。杨德恭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布置工作。这时地下党李书贤、李水清、李春成等人立即组织群众,他们不分昼夜,发动群众,征集民船,筹集粮草、牲口、大车、高梁杆、门板等器材,广大群众纷纷响应。有人出人,有物出物。经过两昼夜的紧张工作,于8月18日清晨三处浮桥全都架好。根据上级指示,分别在郭楼、亓湾、陈埠口,顺利投入使用。
1947年8月18日上午,乡公所开会后,有人来报说,发现有大批解放军骑兵快到,乡长李振球、主任李向贤、班长杨德恭带领乡丁撤走。上午十点左右,一路骑兵由北向南飞奔而来,并大声呼喊,是好老百姓的不要动。街上的人都惊呆了,到庄稼地里躲避(李运身等几人当时跑到芝麻地内),只有韦老师、时德备二人被吓蒙了,慌不择路,向桥下奔跑,有一解放军战土端枪,紧靠学校围墙两枪击毙之。所有解放军战土下马,进入乡公所和学校休息。下午一点左右,后续兵马陆续赶到。立刻架设电话,刘邓二位首长在此指挥渡河工作。就这样祖师庙小学校成了刘邓大军的临时渡河指挥所,刘邓二位首长亲自去查看水情,李书贤亲自下水后得知,当时的水只有肚脐深,大部分军士可涉水过河。重要物资从浮桥上过。刘邓二位首长在此指挥中路二纵、六纵飞渡泉河。大军为了争取时间,把敌人甩得更远,指战员们不顾路途艰险和敌机轮番袭击、不顾连续行军的疲劳,在烈日当空的酷暑季节,艰苦地一步一步地跋涉。同志们拉的拉,推的推,扛的扛,抬的抬,终于在8月23日由界首险渡沙河的最后一批解放军战士飞渡了泉河后。
刘邓二位首长这时才上马南下,指挥所撤走。次日河水突涨,宽达30-50米,深达6-8米,蒋军匆匆忙忙地赶到河北岸,对着滚滚的河水,无可奈何地向南岸大肆扫射,聊以自慰罢了。
刘邓大军解放了祖师庙,任命高继社为乡长,陈半瓜任副乡长。杨德恭为游击队队长,部分乡丁转为游击队,维护地方治安。我刘邓大军爱民如子,亲如家人。每到一处,见群众问寒问暖,不叫大爷不开口,不叫大娘不说话,给群众打水、扫地。借群众的东西有借有还,损坏了照价赔偿。吃、烧了群众的东西都按价付款,一时无款可付的,便打了欠条,事后均由地方政府如数归还。不让群众吃一点亏。部队出发,临行前给学校打扫好庭院,打满缸水、还清借群众的东西,并征求群众的意见,然后才离开。群众反映说:解放军真好,没见过这样的军队,真是人民军队爱人民。以前国民党汤恩伯的兵真坏,见好吃的就抢,见东西就拿,别说给群众钱,更没见过还群众的账,不挨打挨骂就是好的了。解放军为了加快行速度,顺利的越过泉河,进行了轻装,埋藏和销毁了一些笨重武器。有好些长枪、机关枪按照首长的指示,统统交给乡治安队,武装地方。大军南下,声势浩大,受上级指示李书贤、李水清、李春成等十多人已暴露随军南下,刘邓大军来时,土匪已攻打杨老庄三天了,当天晚上,土匪又来攻打杨老庄,刘伯承派一支小分队前去喊话,鸣枪。土匪闻风丧胆,给敌人在政治上以极大的压力。杨老庄得到能用的好步枪、机关枪等武器,再也不怕土匪了。从此,土匪再也不敢狂,前来进犯。在军事上给以极大的威助和打击,有力地支援了地方开辟新区和政权的建立。杨老庄的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说,如果解放军晚来几天,杨老庄就不一定再有了。
全国解放后,李书贤、李水清等人转业回到家乡后,告诉大家,住在学校的大高个,戴眼镜的就是刘伯承,和他一起的是邓小平。韦老师、时德备如果不向跑桥下跑,解放军是不会开枪的,解放军以为他去炸桥,所以才开枪打死了他。任宏炳(时任通讯排长),李春成(现有烈士证在李好杰处,时任连长)参加志愿军在朝鲜马栏山战斗中英荣牺牲。
祖师庙小学校(1948年春,李思恭、李兴、李灿等人重组祖师庙学校,文革中改为红卫小学,现为大李庄小学)虽然是刘邓大军的临时渡河指挥所只有四天的时间,但解放前给当地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杨老庄有着非凡的意义。原地址1954年因洪水倒塌。
资料来源:灵秀砖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