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的艾灸方法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基本损害为具有特征性银白色成层鳞屑的丘疹或斑丘疹,病程慢性,易于复发。— — 牛皮癣,其病因尚不清楚。中医认为多由血分伏热,风邪外客,风热相搏而始发于肌表。久之,则由于邪郁化火,耗伤阴血而致使白屑生成。也可由于过食腥发动风之食物,引起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又复感风邪而引起。在目前银屑病尚无特效安全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利用传统中医疗法,如艾灸、如刺络、如中药内服或外敷,均可加强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值得尝试。
艾灸 案例1
多年前我曾诊治过一位韩国朋友,七十多岁,右上肢皮肤有一块一元钱大小的神经性皮炎,俗称为牛皮癣,已经持续十余年,脱白屑,且瘙痒难忍,曾内服外用各种药物,皆未见显效。我帮他用艾条灸局部皮损处,一日一次,每次十五分钟。结果四五次后,其牛皮癣竟霍然而愈,之后十余年再未见反复。牛皮癣的外用方法:斑蝥24克,雄黄8克。共研极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备用。每次取绿豆大一小块,置于皮损燥裂且奇痒处,外用胶布固定,约32小时揭除。局部即见小水泡,勿擦破。一周后水泡即自然吸收,再在局部用艾条施灸二十分钟。经此法施治后,一个多月后多见局部结痂脱落,而皮肤渐可恢复正常。(来源:董洪涛博士的新浪微博)
艾灸案例2
某院收治126例牛皮癣患者,其中男98例,女28例,年龄在13-68岁之间,病程3个月~37年。
治疗方法:先用镊子拔除患部皮毛,75%酒精消毒后,待干,用自配酒精液(三分三、蜈蚣、75%酒精液,3:1:10),反复擦患处皮肤。随之用梅花针在患部皮肤自上而下反复扣打,直至表皮微微出血为止。再用艾条灸患处,灸至患部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为止,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令患者禁食腥辣食物。
治疗结果:
痊愈61例(48.4%),周身皮损消失,皮肤光滑,3年以上未复发者。
显效43例(34.1%),症状明显减轻,未见新皮损出现,旧皮损逐渐缩小或消失,但仍有白色沉着斑。
进步16例(12.7%),经治疗,皮损缩小,不痒,未见新皮损出现。
无效6例(4.8%),经一个疗程治疗,仍有新皮损出现。
有效率为95.2%。
(来源《中国针灸》原作者吴世贵)
艾灸案例3
某院收治89例牛皮癣患者,其中女30例,男59例,年龄15—70岁。病程6个月~20年。
治疗方法:
内服平屑丸:每日二次,16周岁以下,每服1丸,16周岁以上,每服2丸(配方:何首乌300g,乌梢蛇500g,当归100g,全虫100g,白鲜皮150g,蜂房100g,苦参150g,金银花150g,白花蛇舌草300g,麦冬150g,丹参150g,甘草100g,蜂蜜2000g,制成丸剂,每丸9g)
艾灸+梅花针:先于皮损处以梅花针叩打至有点状出血,再以艾条灸10~15分钟,然后将药艾灰涂抹患处,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及饮酒,保持大小便通畅。
治疗结果:
痊愈46例,占52%,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
好转31例,占35%,皮损消退50%以上;
未愈12例,占13%,皮损消退不足50%。
(来源《中国针灸》原作者 袁忠阳 )
艾灸案例4
王某某,男,59岁,2002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双小腿胫前内侧皮肤痰痒,伴暗红皮疹1.5年,加重2周。患者双小腿胫前及内侧皮肤疹痒,有时剧烈,搔抓后,渐生红色粟疹,日渐增多,融合成片,并且日渐肥厚。其间虽经内服中药及配合针刺治疗,效果不显。近2周来,因食奶制品及肉类食品,皮损及痰痒加重。
查:皮损成片约12厘米 x 5厘米,色暗红,肥厚,高出皮面0.2厘米,干燥,脱屑,有少量点状血痴、抓痕。形体消瘦,颧红,眠差,舌红,苔少而干,脉弦细数。
诊断: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证属阴虚血热风燥之证。
考虑其用针药不效,遂用灸法。方法:将4支纯艾条捆成一束,点燃后,急吹其火,使其燃旺后,遂在皮损局部施移动重灸,每次左右各约10一15分钟,以皮损部及其周边皮肤发红及患者可忍受的热力为度,隔日灸1次。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一开始觉痰痒加重,随着热力的深透及移动,痛痒逐渐缓解。治疗2次后,痛痒明显缓解,皮损颜色由暗红转为淡红,变薄,高度基本与正常皮肤一致;经5次治疗后,痛痒消失,皮损高度与正常皮肤一致,颜色如常,稍有淡褐色色素沉着,基本痊愈。再巩固治疗5次后,停止治疗。
嘱其注意饮食,少食油腻腥发及高蛋白之品,随访半年余未复发。
按:阴虚血热之证向来是灸法的禁忌之证。但笔者用灸法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关键在于所用方法为灸法中之泻法,并且仅用于皮损局部,而未灸经穴,意在清泻局部之火热,搜血中之风燥,达到“血行风自灭”的目的。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意也。灸法治疗热证,关键在于补泻手法的选择,如使用不当,亦可产生不良的后果。
(来源《中医杂志》作者刘朝晖)
小 结
本文诸多方法仅供参考,还请患者及时就医辨证施治,文中推荐的内服中药请咨询当地中医安全无虞后再行服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