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为出现了重大的错别字 T_T 所以删文重发,徐谓礼被徐渭抢了风头,输入法的组词也就直接出错,抱歉抱歉~八百年前,南宋嘉定拾肆年(公元1221年),婺州武义县城,徐谓礼接到朝廷敕书任命时一定感慨良多,“后浪”这个词他是不懂的,但是他一定觉得自己会有“选择的权利”。二十岁的徐谓礼获得平生第一份职务(准确的说应该是差遣):临安府粮料院的监当官,南宋人看来,这是绝佳的官场起步职务。临安粮料院是负责南宋官员俸禄发放的官署,而监当官算是京官的较低级别官员,这从徐谓礼这时候的寄禄官:承务郎(这是最低级的从九品官位),也可以看出。但架不住这是京官,按宋代官职,实际上能在年轻时就就职京官,对于大部分考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已经是脱离“选海”官运亨通的象征了。宋代所谓的“选海”就是选人官员,这是宋代官僚集团中数量最大最低级的一批官员,宋代选人在迪功郎至承直郎七阶中逐阶升迁,又称选调。因难出选人序列,所以被称选海。如果能从选人中脱离,进入京官序列,那才是真正进入有前途的官员体系,所以被称之为“改官”。徐谓礼官运亨通的“选择的权力”来自于他的父亲:徐邦宪。徐邦宪在武义可是名人,《宋史》上都有寥寥四百余字:卷四百〇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三:汪若海 张运 柳约 李舜臣 孙逢吉 章颖 商飞卿 刘颖 徐邦宪“徐邦宪,字文子,婺州武义人。幼颖悟,从陈傅良究名物义理,以通史传百家之书。绍熙四年,试礼部,第一人登进士第。三迁为秘书郎。韩侂胄开兵端,同恶附和,无敢先发一语议其非者,邦宪独首言之。丐外,知处州,陛辞,力谏用兵不可太骤。再岁召还,言:“求名义以息兵,莫若因建储而肆赦,借殊常之恩,为弭兵之名,因行赦宥,大霈德泽。东委宣谕,西委宣抚,洗弄兵之咎,省戍边之师;发仓粟以赈饿殍,及农时而复民业。如此则建储之义,正与息兵相为表里也。”又上侂胄书,侂胄恶其言,嗾御史徐柟击之,镌秩罢祠。未几复官,除江西宪,改江东漕,以户部郎为淮西总领。侂胄已诛,尚书倪思举邦宪自代。召对,上言:“今日更化,未可与绍兴乙亥同论。秦桧专权,天下犹可以缉理,今侂胄专权,天下败坏尽矣。”除尚右郎兼太子侍讲,除左司,为金贺正使接伴。除宗正少卿,回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丐祠,知江州,奏乞郡,得节制屯戍兵,至郡疾,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于官,年五十七,谥文肃。”可不要小看史书上这几百字,还是七个人排最后的这篇列传,从后面的评价就知道徐邦宪非同寻常的生平。“论曰:汪若海、柳约仕于南渡播迁之时,其志将以尊君父,故读其《麟书》而悲之。张运、李舜臣职举事修,遗爱在民。孙逢吉、章颖辨正人之非邪,正学之非伪,君子哉!商飞卿、刘颖、徐邦宪皆有立于权臣柄国之日,卓乎不为势利所移,故能尔耶!”徐邦宪是婺州武义人,婺州(现在金华)的武义本来也就是一个山区小城,南宋时期因为大量北方人移居江南。特别是吕祖谦因为守孝在武义明招山而开讲学,晚年又办丽泽书院,“四方之、士争趋之”。吕祖谦又与朱熹、张拭、潘畴、陈傅良、陈亮为友,“博诸四方师友之所讲,融洽无所偏滞”,遂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学派:“金华学派”。徐邦宪师从吕祖谦及其好友“永嘉学派”陈傅良,和“永康学派”陈亮是同榜进士,往来都是南宋浙东学派大家。在这些“学术大咖”之间,徐邦宪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是之所以能进宋史立传,就是因为其“卓乎不为势利所移”。因为徐邦宪反对韩侂胄的北伐,在韩侂胄“权臣柄国之日”被贬官(“权臣韩侂胄大怒,降两秩,罢遣与祠。”——徐邦宪墓志),也因为徐邦宪敢于反对韩侂胄,韩侂胄因为北伐失败被诛之后,徐邦宪也就再次被召回重用。可惜在嘉定七年被委任“知太平州”没几个月后就因为疾退休,很快去世。(“至郡几月,疾作,手疏乞挂冠,得请除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待制,致仕。” ——徐邦宪墓志)但因为退休前被封为“宝谟阁待制”,按宋代制度,就可以给子弟一个荫官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本文主人公,八百年前的“后浪”徐谓礼在嘉定拾肆年以“承务郎”得授“监临安府粮料院兼装卸纲运 兼监镇城仓”这一差遣。这种承父荫的例子在南宋并不少见,甚至徐邦宪的同门“永嘉学派”大家叶适,就在《水心别集》中说:“自大(太)中大夫、待制以上荫补得京官为一害”,后面还继续补充“京官者,朝廷之所贵重,使天下士大夫,更六七考,用举主五六人而后得之。今阙远而待之者多,入仕久者,至三十年始得改官,疾病忧患,公私愆犯,有终身不得者,或一人特与之改官,上下相目以为异事。今至使其为大(太)中大夫、待制者,即以京官任子弟,何重于彼而不惜于此邪?”可见在宋代,除了极个别的进士高科者可以径授京朝官外,绝大多数的进士及第者都要从选人做起。需要“更六七考”、“用举主五六人”,甚至“至三十年始得改官”和“终身不得者”。讽刺的就是徐谓礼不考科举不进选海,直接得寄禄官的京官“承务郎”,授“监临安府粮料院兼装卸纲运 兼监镇城仓”差遣,恰恰就是因为叶适同门徐邦宪的父荫。在南宋时期,这样的靠高官父荫出仕的“官二代”其实并不少,加之南宋皇帝还有不少其他恩荫授官,直接导致可以任命的官位少而要当官的人多。这在徐谓礼的第一份差遣中也可以看到:
“尚书省牒
承务郎徐谓礼
牒:奉
敕,宜差监临安府粮料院、兼装卸纲运、兼监镇城仓,替蒋杞将来到任成资阙。牒至准
敕。 故牒。
嘉定拾肆年伍月 日 牒”
徐谓礼这份的差遣是“替蒋杞将来到任成资阙”,可见徐谓礼虽然已经有了职务,并不能即刻上任,还需要待缺等候。非但徐谓礼在等这个差遣职务,排在徐谓礼之前的蒋杞也是“将来到任”,需要蒋杞完成这个差遣的任期,即“成资阙”,才轮到徐谓礼去上任。其实从后面的徐谓礼录白印纸中就知道,需要五年半之后,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正月初十日,徐谓礼才正式去临安赴任。二十岁(虚岁)的徐谓礼可谓是极高起点,这道南宋“后浪”将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宦海生涯,这就必须提到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临展厅“徐谓礼文书展——南宋官职百科全书”临展。重点要讲三遍:这个展的展期到端午节之后,6月30日就结束了!6月30日就结束了!6月30日就结束了!6月30日当天周二是最后一天看展机会。之后徐谓礼文书将回到武义博物馆,全卷文书也很难像这个展这样全卷展出了。关于这套文书和徐谓礼之后的为官经历,下篇“平升三级——细读徐谓礼文书(二)”再和大家慢慢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