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力太强,怎么办?
从小到大耳熟的《春晓》,你能读出什么?
百度上说: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我自己也这么认为的,还自用春困来来解释。可是,你想过从这首诗里读出死亡的意象,读出生命的孤独吗?今天,在罗晓晖老师的讲座上听到了这样一种解读,而且我觉得有道理。
罗老师提问:春眠不觉晓的原因是什么?是春困吗?从古诗中找原因。
从古诗中能找到的答案就只有“夜来风雨声”,诗人失眠了。
诗人为什么失眠了?诗人有什么心事?在古诗中寻找。
“花落知多少”。
原来诗人是担心,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掉落下去。
你们看,“处处闻啼鸟”,显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但是三、四句和前面两句刚好相反。这样的生机勃勃的前夜,其实有着一场盛大的死亡。这种死亡不容易被我们,生存本身是寂寞的,每一个人对别人的死亡是不关注的。孟浩然的诗表现的春天不只是充满生机,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凋亡的一面。这首诗就是这么充满哲理,是很深邃的。
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确实是这样。这对于我们的提示是: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是要关注文本本身的语义,内部打通,瞻前顾后,实现贯通的理解。做完了这些,相当于问他写了什么?再深层地理解文本,问问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当然,于我,如果独自来解读,那是断然解读不出来的。
为什么?
因为读书太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