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形意丹田功(上)

拳谚云:“天有日月星,生清明魂气(外气),人有精气神,生强横魄气(内气)、魂气精,属阳,魄气粗,属阴。”丹田功法就是要使二者合一于体内,进而上可养心养性,中可养生强身,下可技击防身。

丹田功法练习步骤,

第一步,无极势。即立正姿势。拳谱云:“内无动意,外对动形,此时之心,四相皆空,一气浑沦,无所向意,顺天地之然,茫若扁舟泛巨海。静若木鸡植中庭,是之谓无极。”李老不说:“无极者,空空静静,虚若无一物也。”车毅斋说:此时无所谓体,无所谓用。”

第二步、太极势(站丹田)。站法与无极势同。只是心意已动,李老农说:“大极者,天性之命,即人之心意也。意者,心之所发也。”第一层次,舌顶上腭,自然呼吸;宽胸实腹,松静自然”。第二层次:意守丹田,呼吸若无,勿忘勿助。拳经云:“过用心则助,助则暴雨气乱矣;不用心则忘,忘则荡而气散矣。”只将灵性守定丹田宝座,先天之气自会融融而生。第三层次:逆腹式呼吸,以意领气,将外气注入丹田与先天之气汇合以结丹。此时四梢惊,内劲具,但外形未漏。丹书云:“以凡人之呼吸,以后头阴气所积,若致小腹坚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气勉强积蓄而有也。总要呼吸纯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等虽实而若虚,有而若无。”

第三步,两仪势(蹲丹田)。亦称六合乾坤桩。形如婴儿,三屈而折:两足并齐,两腿夹紧,两肘相并,掌心向外;口宜微闭,齿宜紧合;足尖、鼻尖、膝尖成一直线;自然呼气,收臀提如忍便;意不守丹田,而在于导气下行,以意领气,以气引力,将劲力沉入双脚,上身虚灵空洞为妙 。

第四步,搬丹田。第三步为养灵根之静法,第四至第八步为固灵根之动法。拳经“意守丹田气自回,阴阳反复丹自结”即此意也。搬丹田即以意领气,将丹田之气直线搬起再放下,搬36刺。第一架次以身体之起蹲和短呼吸配合。第二层次站主式用短呼吸配合,吸搬呼放。第三层次站立式不用呼吸配会。切记丹田不可搬得高过脐部。

第五步,转丹田。使丹田之气在丹田部内下而左而上而右断下地转动,反式亦然。先以意领气转,顺时转36次。逆时转36次。第一层次以意领气转;第二层次双掌举起在头顶前方,掌心向上,然后掌心转而朝着丹田。慢慢压下,在离丹田五寸远时停住,放下左手,右手对住丹田拉压九次。然后循着丹田部转动,此为以气领气转。然后依法换成右手,第三层次只始给一个意念,丹田便自转,其乐无穷。转时由大到小,大时如地球之公转,小时如自转。初转时切记用意不可过强。转到某处(往往是由下到上)时转不过去了。意一定跳过去。如果用意强转,无益有害。

第六步,翻丹田,在丹田内将气团由下而后而上而前而下的运行叫翻异田,翻36次。翻丹田练的是起劲,可先配合身体之起化和手型之翻转练习,然后再站立练习。圈子由大到小。最后原地运动——达到真正的翻动。开始时可用短呼吸帮助,吸时往起翻,呼时住下压。吸慢呼快,翻慢压快,切记不可长吸,长吸容易使丹气翻过脐部。如此气冲到上面,虽有胃饱之感,但恐伤了肺气。

第七步,滚丹田,其方向与翻丹田相反。练的是坐劲,其余与翻开田相同。翻滚丹田,久之自滚自翻,且气团愈来愈大,其趣盎然,美不胜收。

第八步,砸丹田。身体一起一次,如弓之一展一束,双手随之在胸前以圈运动,高不过头,当身体挺展时,双掌边缘(小指下部)砸于丹田部。如此36次,注意以挺腹为主,砸劲不可暴重。头、脚如弓之两头,断展如放箭。头要有顶劲,“有冲天之雄”(拳经),但不可意强,以防头昏,背行如槐虫,起时如恍担。速度由慢而快,全身整一。劲力由弱而强,适量而为。砸丹田旨在练丹气之一鼓一縮,一软一硬,使丹气既柔而亦刚。

第九步、开丹田。举经说:“打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开丹田就是打开全身之经脉,使丹气在意之导引下通到四梢,其具体练法是双臂平举略开,两脚与肩宽,双腿、双臂由里而外地旋转,由慢而快,由柔劲而发刚劲。身形随着四肢的旋动亦前后涌动。如此次数不定,至四肢有膨胀外射力之感受为止。

第十步,射丹田。的九步是养气,而这一步是专门练气,车毅斋说:“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于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这是对射丹田最好的解释。拳经云:“心为君,气为臣,意到气到,兵随将令草随风,开田一动周身动,四肢百鸭齐响应,丹田一动如雷鸣。”拳经又云:“久练丹田一口气,遇敌好似火烧身。”总之一句话,射丹田的实质就是练习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内三合,内三合到,外三合随,全种整劲自然逐步形成,从而达到“丹田一动无不动”的境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