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贵州探路前行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约1100米。境内山脉纵横,绵延起伏,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堪称世界喀斯特地学的百科全书。贵州也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据初步统计,贵州现有野生脊椎动物1053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达90种,不乏黔金丝猴、黑颈鹤、红腹锦鸡等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物。有维管束植物8490多种,涵盖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87种。境内野生银杏群落、红豆杉群落、珙桐群落、青钱柳群落等生长茂盛,群落结构稳定,堪称全国最大的野生群落。古树资源十分丰富,仅散生在各种保护地外的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近20万株。广泛的喀斯特地貌导致了地上地下双层空间空隙结构,使地表水难以保存,喀斯特湿地弥足珍贵,类型复杂,生态系统特殊。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贵州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自上世纪70年代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贵州已逐步形成了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在内的多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体系。其中,自然保护区122处(其中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90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46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世界自然遗产地3处以及各类风景名胜区72处等。梵净山和茂兰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纳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也是国家第一批试点建设的国家级示范保护区,他们创新性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以及社区和谐发展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共识,也受到国际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有9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从国家层面上的大尺度生态系统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多管齐下的治理结构有效守住了自然赋予贵州的绿色“家底”,境内80%的生物资源和8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均得到了有效保护。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贵州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数量稳步恢复。被称为“世界独生子”的黔金丝猴已由350只增加到730多只,黑叶猴也由430只增加到了1080只,“水中凤凰”水雉、彩鹮等珍稀物种在草海被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选择了贵州作为永久的栖息地,由候鸟变成了留鸟。野外监拍到林麝、苏门羚、黑熊、大灵猫、斑灵狸、白冠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的机率也大大提高。
尽管如此,贵州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也面临着不少压力,突出表现在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各部门分头治理、管理各自为政、用于生态保护的资金短缺等。生物多样性产业发展不均衡、生态保护与受益不对等、保护法规与现实不相符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为了处理好这些矛盾,贵州近些年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套路,贵州的生态保护事业正在逐绿前行。
(1)通过严格执法 实现“管”的问题
先后颁布了《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贵州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贵州省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名录》和《贵州省实施<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细则》等相关法法制度,近期也将针对湿地保护出台的《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2014年,围绕天然林保护,重点开展了“六个严禁”专项整治行动,即严禁盗伐滥伐林木;严禁掘根剥皮等毁林活动;严禁非法采集野生植物;严禁烧荒野炊等容易引发林区火灾行为;严禁擅自破坏植被从事采石采砂取土等活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造成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同步制定了《贵州省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专项行动方式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成效的落地。启动自然资产审计制度,以一个时期为尺度规范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划定九条生态红线,制定了《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推进地方绩效考核与生态保护指标相关挂钩,推行自然资产负债离任审计,促使当地政府必须在保青山绿水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将湿地保护率、古大树保护率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的对各地党委政府考核内容中,从政治层面上加强了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
(2)通过多渠道宣传 达到“识”的目的
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湿地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为平台,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微博、宣传册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到就近的中小学进行生态教育宣讲,普及生态保护常识。成立生态地标研究中心,尝试性地设置生态地标,筛选自然精华地,制作精彩内容,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近距离摇一摇的方式获取生态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传播,寓教于乐,认识贵州的美好山川及生境背后的生动故事。加大对生物资源的监测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监测数据,借以阐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生态文化促科普宣传,融合国内、国际文化学者和生态专家的共同力量编撰出版《物种100·贵州智慧》图书,挑选在贵州有分部的100个物种讲它们的生存智慧,用最浅显的话语解释最深刻的道理,问道和谐统一生存理念,社会反响强烈。《水墨黔乡 66个贵州生态地标》从贵州众多的生态地标中挑选出第一批66个生态地标为代表,从总体生态格局层面对贵州的生态特点进行了解读。“美丽中国·跨界科考”活动开启了国内特别自然考察的先河,率先组织科学家、学者、媒体平台、企业家、旅行家和达人等共同探究自然保护地的价值,组建了影响深远的持久跨界交流平台,树立了行业典范。在每一次考察结束后,不仅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收获很大,一些参与活动的企业家和达人对自然生态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立志在今后的企业活动和开展利用中,一定尊重生态系统和自然规律,不再盲目蛮干。
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组织开展了综合科学考察、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先后出版了《贵州鸟类志》、《贵州两栖类志》、《贵州珍贵动物图谱》、《贵州植物志》、《贵州蝴蝶》、《贵州保护植物手册》、《贵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手册》等30多部专著,以及贵州梵净山、茂兰等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或单项科学考察专集30多部。目前,梵净山、茂兰、雷公山、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研教学和科普宣传平台。将监测和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布,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建设的力量,转化为科普宣传的原料。让生态保护走出了固定的模式和空间,让整个社会向和谐、顺应、尊重的方向发展。
(3)通过生态廊道建设 解决“连”的问题
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活动,使贵州本来就脆弱的生境更加破碎化,不利于大型动物的生存和动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让各生态系统间建起生态廊道。如通过对佛顶山保护区的建立和提升,使武陵山生态系统与苗岭生态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对四野屯、楠杆等保护区的建立,将大娄山与武陵山生态系统联系起来,通过建洋溪保护区将梵净山保护区与佛顶山保护区联系起来。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使一些小的、单一的生态系统连接成大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更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生态系统更趋于稳定。对于一些仍然存存在的破碎生态系统,以各自的生态元素和生态内涵为基础,拟通过整合营林绿化、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结合保护区、保护小区建设,完成生态修复与生态廊道建设。
(4)通过政策和科技支撑 拓展“用”的空间
为了破解生态同心圆与贫困同心圆重叠的恶性循环问题,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入手,选择合适的区域开展生态旅游,用最节约资源而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强调当地社区是最大受益者,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统一。既实现生态保护,又让当地社区尝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经济利益,完成脱贫致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氛围。目前贵州省内开展生态旅游的茂兰、梵净山、佛顶山等在短期内均已形成了明显的效果,其影响力还在逐步扩大。依靠生态资源良好便可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这在保护区内已经形成了默契的社会共识,保护即是发展的理念得到了很好诠释。良好的自然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养殖企业的进入贵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经济动物养殖场等如雨后春笋,在贵州遍地开花。林业部门本着以服务带动监管的执政理念,主动作为,做好政策支持,对一些市场潜力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且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植物,鼓励开展人工驯养繁殖研究,引入专业人才提供技术保障,以此扩大市场所需的生物产品。
(5)通过机制改革 满足“理”的需求
由于多种原因,在2013年前贵州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3个省级保护区,110个县市级保护区,各级别保护区的结构不尽合理。通过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体系,增加较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使自然保护级别结构趋于合理。新建了印江洋溪、思南四野屯、湄潭百面水、纳雍珙桐、独山都柳江源等省级保护区,完成了江口黄牯山、德江楠杆、黔东南月亮山、桐梓黄莲柏箐、黎平太平山、望谟苏铁、兴仁清水河等一批拟晋升省级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有量和质量,通过各种办法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等。探索性地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国家公园,整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资源,实现更加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的形式。对古大珍稀树木加强了保护,查明了资源情况,拟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通过社区发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保护的注意力从一味的执法转移到理顺关系,疏堵并举,以疏为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特别是在将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章和宪法的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正大有可为。但也必须清楚,生态保护事业任重道远,贵州正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保护和发展不应成为一对矛盾,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诚地尊重、自觉地顺应、有效地保护生态资源,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模式,就一定能够早日共享美丽中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