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爱,是那般死去活来

中国有两个成语与螳螂有关,一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于《庄子 山木》,说的是在庭院中的树上有一只蝉在鸣叫,在蝉的旁边有一只饥饿的螳螂正悄悄地靠近想去捕食蝉,螳螂一点都不知道在它的身边有一只黄雀,正盯着它准备捕食它呢。以此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另一个成语是出自《庄子 人间世》的“螳臂挡车”,说的是齐庄公在出猎时,车行至路途,见一螳螂高举其臂站在路中间,纹丝不动,似想与来车相搏之状。用以比喻那些自不量力的人。从这两个成语故事看,好像螳螂是一种妄自尊大的傻乎乎的小虫。在中国还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武术叫“螳螂拳”,就是模仿螳螂的动作创造出来的一套拳法。腾跃收放自如,往往能出奇制胜,一招见乾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螳螂又好像是一种聪明勇敢的动物。其实后者更接近事实,作为一种肉食性昆虫,没有两刷子,早就饿死了。

世界已知2000多种螳螂,中国已知150余种。常见的如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都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它们时时都处于高度警备状态,总举起它们那带刺的捕捉足,活像一位少女在做祷告,有些地方又称它们为祷告虫。古希腊更是将螳螂视为先知。

有一种螳螂是乎不怎么怕人,甚至跑到了我们用餐的杯盘中来了。其身长只有五、六厘米长,雌性比雄性略大一点点,雄虫的前翅薄而透明,叫作“薄翅螳螂”,因为首次发现是在欧洲,所以又名“欧洲螳螂”,别看它个头不大,却是一种公认的凶猛螳螂。

有时候走在山野,可以看到在有些小树枝上粘有大指头大小的螳螂卵鞘,扁圆形,沙土色,一头大一头小。整体比较柔软,像裹了一层棉袄。谁也不会去留意为什么在卵的外面会裹上这层厚厚的“棉袄”,而正是这层棉袄让卵粒足以得到保护,成功孵化成小螳螂。据老人们讲,把卵鞘用火烧一下进食,可以治小儿尿床的毛病。中药里那味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的“桑螵蛸”,其实就是螳螂的卵鞘。

虫卵在卵鞘里经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夏季孵化出小螳螂,一个卵鞘里孵出的小螳螂少则20多只,多则100多只,从爬出卵鞘那一分钟起,就靠它们自己自立更生,独立生活,开始新的一轮生命。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没有几人知道这些小生命的出现是需要它们的父母付出生命的代价!

成年螳螂的生命是短暂的,它们来到世界上好像就是为了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及它们爱情的结晶。在经历最后一次蜕皮后羽化,薄翅螳螂到达了做父母的条件,雄螳螂便会一刻不停地去寻找心仪的恋人,在双方少而又少地前奏后,进入了交媾时间。完成交媾后的螳螂都已经精疲力尽,此时雌螳螂会毫不犹豫地将雄螳螂杀死吃掉,然后扬长而去,独自去找一处安静的树枝生育小宝宝。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螳螂的“吃夫”的现象,多么壮烈,多么凄美。

大家不要忙着诅咒雌螳螂的绝情,看似多么残忍的事实,其实正是这些行为让这一物种得以繁荣昌盛。在生态系统中没有那么多的道德文章,一个物种维持自身正常的生态位,让自己的种群得以永续流传,就是大自然的道理。在长期的系统进化中,雌螳螂为了能让它们的下一代更加强壮,让生育过程更加顺利,这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作为一种肉食性昆虫,食物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充足的,饥饿会影响卵的发育,保证一夫一妻还能减少遗传上近亲的问题。有专家做过试验,雌螳螂吃夫主要源于两种情况,一是饥饿,另一是对环境的恐惧。他们事先将螳螂喂饱吃足,把灯光调暗,而且让螳螂自得其乐,用摄像机记录下求偶和交媾的过程,没有发现多少吃夫的情况。相反让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进行交媾,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或试图吃掉配偶。对于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在野外,雌螳螂大概处于中度饥饿,大约31%的雌螳螂发生了吃夫行为。正因为如此,在野外发现雄螳螂的难度比寻找雌螳螂要难很多。另一项研究发现,吃掉雄螳螂,对螳螂后代也的确有益,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其实雌螳螂的命运便不乐观,在完成交配后,卵成熟时,雌虫会产下螵蛸后,大多会在产卵后因精疲力尽而死去。

万物皆有灵性,而雄螳螂的生死只为了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