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巨制 诗意收割——水稻的故事之二十四

田 园 诗 画
             李爽
就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
光芒万丈的大地上
以稻田为画布
像梦一样自由地展开想象
诠释
我们内心的美妙与追寻
喜乐与向往
表达一种
我们想要的生活

金秋的收获
是一位农民
一年中人生的巅峰和骄傲

秋风不绝于耳
太阳的光芒熠熠闪亮
一穗穗弯成镰的稻子
镀上熟稔的金黄
为大地铺上金毡

就让我们在这溢彩的金毡之上
用心刻画一幅幅精美灵动的图画
让美在这里沉陷……

最精彩的收割
最伟大的创作
最炫美的图案
最辉煌的巨制
燃亮了一个村庄的喜悦
引发了一场关于稻乡的美丽乡愁和
一场关于盘锦金秋
惊心动魄的邂逅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收获的过程是漫长的。从育苗到插秧,从除草到分蘖,从抽穗到飘香,从一粒到一棵,从种子到收成,田家少闲月,十月人倍忙,一百多天的辛劳,一年的期盼,全家的未来,都在这希望的田野里,都在这金色的大地上。
一年一度秋收到,五谷丰登乐淘淘。盘锦是我国重要的大米产地。在盘锦,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稻,有水稻的地方就得割稻子。割稻子是农活中最累、最苦、程序最多的一种。尽管现在有了机械化作业,半机械化作业还有一定比重,间或还有人工割稻。
收获的时间到了。此刻,农民用勤劳的双手,画出这金秋大地最美的织锦,绘出这丰收季节醉人的图案。这是时光与季节的交相辉映,这是岁月与勤劳的高度融合,这是年轮与智慧的完美统一。从空中看收割时的田园诗画,你会被这黑土地上气势恢宏的画卷所震撼,被那满是老茧的双手描绘的美感所倾倒,被勤劳善良的农民的智慧所折服。

这里是羊圈子,这里是大羊村。这不是摆拍,这不是作秀,这是大自然真正的收割,所以显得弥足珍贵,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美。这种收割方式可以留下稻草,减少稻子损耗,与大机器自动收割相比,每亩增加收入100元。

这是盘锦百年稻作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外在方面是美感,稻田一般面积较大,背景开阔,气势恢宏,图案整齐,颜色金黄,非常炫目。它的内涵方面是代表着勤劳和收获。

2020年10月10日晨,再次前往盘山县羊圈子镇大羊村,在魏洪新家的稻田地里,全天拍摄这稻织锦诗意收割的工匠,49岁的冯威武,现将部分照片予以分享,敬请指正!

特别致敬辛苦劳作的冯威武、魏洪新、魏红们!

盘锦处于辽河、大辽河、大凌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盘锦有五种颜色,黑色:石油,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辽河油田;红色:红海滩,是由大片大片唯一可以在盐碱地生存的草——碱蓬草组成;绿色:苇海,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一望无际,在风中翩翩起舞;黄色:稻田,盘锦大米美名天下扬,顺带说一句,盘锦的特产有二——蟹田大米与中华绒螯蟹,味道很不错哦;蓝色:一望无际的海洋。

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盘锦独特的水盐运动规律,土壤返碱严重是盘锦水盐运动的主要特征。

由此,形成了盘锦土质独特的耕层土壤PH值为8.0-8.9的盐渍型偏碱性和土壤表层盐碱,下层粘度大,地表水层不易渗透的土壤特征。而这种土壤特征,有利用水稻生长中以苷键相联而聚合成的淀粉形态分子结构的形成。

盘锦大米,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优越,栽培历史悠久,所产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加工品质好、理化性质好、食味品质好、卫生品质好五大特点而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标”;2007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殊荣;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经评估该品牌价值500亿元以上。2019年12月23日,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盘锦水稻种植的历史已达百余年。据史料记载,1907年盘锦开始水稻种植,之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28年,张学良创办了“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

1948年,盘锦解放后,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垦荒造田,兴修灌溉网,改良土壤,尤其是以国营农场为单位进行农田开发建设,为盘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盘锦的历史上,独特的“移民文化”也促进了稻作文化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末,数以万计的“五七大军”和知识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盘锦,开发“南大荒”。他们参与农村生产建设,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推动了盘锦水稻耕种技术的进步。在他们与当地农民的共同努力下,长满蒿草的盐碱地变成了大片的稻田。“盘锦大米好吃”,随着70年代末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家乡,这句话传遍了全国。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特别致敬辛苦劳作的冯威武、魏红、魏洪新们!

收工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的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的研发新稻种,因此稻的品种究竟有多少很难估算。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
中国科学家群体对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见的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农民胡代书发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除了南极洲之外,世界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千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
(0)

相关推荐

  • 穿越古老的梯田,遇见最原始的割稻场景,还有路边吃草的耕牛

    在七星墩观景平台拍摄完后,我们从观景平台左边的游步道下山,计划穿越古老的梯田,徒步到山下的坑根石寨.在半山腰的金色田野上,看见三组村民正在收割水稻,这种场景对我而言真是难得一见! 这条下山的路,应该是 ...

  • 杨佳琦 | 门前的那片稻田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门前的那片稻田 三等奖作品 东洲中小五丰校区  三(1)班 杨佳琦  指导教师:余梦雪 我们家门前,奶奶在那块不大的土地 ...

  • 孙一 | 稻香的味道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稻香的味道 二等奖作品 龙门镇中心小学  四(1)班 孙一  指导老师:章丹华 故乡的风轻轻地吹拂,吹到远方,吹暖了人的 ...

  • 我们去看稻子吧

    读到敬丹樱的这首诗,我合上书,发了一会儿呆.想起四五年前,一个下雨的午后,我从办公室偷跑出来,开车直奔黄河边. 穿过土雾弥漫的银三角,超过很多庞然大卡车,越过大片麦田,跨过三滩桥,只为去看稻子. 天空 ...

  • 物以稀为贵:胶东种稻少,海阳这个村产的大米成了抢手货

    胶东半岛以面食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稻谷种植规模有限,只有小部分村庄还有成片的稻田.物以稀为贵,正因为产量不多,胶东本地出产的稻米一般都是抢手货,烟台海阳市龙山街道的西沽头村,就是一个例子. ...

  • 水稻的故事之二十——红海滩里稻花香

    盘锦处于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作为退海平原,它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上游即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省区的黑土.沙土.黄土冲积而成的.其海拔平均5.3米,最低处仅海拔0.3米.这就形成了 ...

  • 水稻的故事之二十二——万佛塔前稻菽香

    盘锦处于辽河.大辽河.大凌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盘锦有五种颜色,黑色:石油,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辽河油田:红色:红海滩,是由大片大片唯一可以在盐碱地生存的草--碱蓬草组成:绿色:苇海,世界 ...

  • 割稻子的人们——水稻的故事之二十五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近14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洪范八政,食 ...

  • 割稻子的老两口(2)—水稻的故事之二十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近14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洪范八政,食为 ...

  • 在田间—水稻的故事之二十八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近14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洪范八政,食为 ...

  • 用金子作画—水稻的故事之二十九

    用金子作画 一一观赏谢刚<最美的线条一一羊圈子稻田矩阵>有感 郭小峰 在生长金子的土地上 用金子作画 线条排成矩阵 演绎精妙的阵法 月牙镰闪过了稻茬 稻秧顺从的倒下 经过审美的目光梳理 绽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四:百折不挠

    东汉灵帝时,有一位贤臣,名叫桥玄,字公祖,是梁国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太尉. 桥玄为人谦和,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名臣. 桥玄年轻时,曾在睢阳县担任功曹这样的 ...

  • 乾城故事之二十四--作者:大器 老爽结婚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老爽结婚 文//大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全国人民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也称"红宝书".按照& ...

  • 三只小猪和其它家禽之间的故事(二十四)

    24 自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被河水冲走之后,老黄牛的精神世界就彻底坍塌了,它经常一个人躲在牛棚里一整天都不出来,即使帮老农夫干一天活累得汗流浃背的回到家,也不会有一句怨言. 时间一长,猪爸爸和猪妈妈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