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小牛,角度大了些,把泥鳅塑成大回弯,选进去走远,能带上去!”在一台造影术中,又是“牛”,又是“泥鳅”的,神经介入名词里面和动物有关的确实不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牛型弓”的前世今生。
牛型主动脉弓(Bovine Aortic Arch, BAA)在人主动脉弓中,是较为常见的变异形式。主动脉弓上动脉血管通常由是依次发出三个主干:头臂干(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大约70%的人是这种模式。(下图左)另一种常见的主动脉弓分支是左侧颈总动脉和头臂干共干,这种模式称为“牛型主动脉弓”(牛型弓),我习惯叫“小牛”(A型/1型)。此外,还有种少见的分支模式是左侧颈总动脉从头臂干上发出,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为“牛型主动脉弓”,我习惯叫“大牛”(B型/2型)。如果单纯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牛型”主动脉弓,顾名思义是主动脉弓类型和牛这种动物的主动脉弓一样。真的是这样的吗?
实际上,牛的主动脉弓(真牛)由一个主干发出,是下图这样的(下图右)。以上图片的分型是2006年美国学者Layton在AJNR上发表的文章,他对“牛型弓”的由来进行了探索,但很遗憾,没能找到这个名词的来源。所以有人形象的叫“牛角弓”,但牛角也没有从一个叉分出来的哦。实际上在很多动物中确实有和人的“牛型弓”相同类型的解剖结构。犬、猫和多数兔科动物,主动脉弓上发出两根主要分支,一支发出无名动脉或称为头臂动脉,再发出双侧颈总动脉,另一支为左侧锁骨下动脉。所以“牛型弓”同这些动物的主动脉弓结构一致,将“牛型弓”真正称为“犬型弓”、“猫型弓”或“兔型弓”更为贴切。下图就是Hello Kitty的主动脉弓,是不是和“牛型弓”很像?下面这个是佩奇的主动脉弓
,动物试验时候要注意与人的差别。
除了“牛型弓”以外,主动脉弓还有一些其它的变异情况。下图是常见的弓上血管变异情况,分别是经典弓,牛型弓,弓上起源椎动脉,及牛型弓伴弓上起源椎动脉。最主要的是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行(a),常伴有右颈总起源的右椎动脉(b)。右椎(或左椎)可以起源于近端降主动脉至左侧锁骨下动脉之间(c)。右弓左心变异需要弓造影,并有经验的操作来进行(d)。下面几张DSA展示了不同的变异血管情况:迷行右锁骨下动脉伴右椎直接起源于右颈总动脉,右椎起源于胸主动脉上部,右弓左心变异及镜像弓。根据主动脉弓迂曲情况,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分为三种弓形(下图abc),而临床中常遇到III型弓合并远端血管严重迂曲的“真实世界之弓”(下图d)。牛型弓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有研究表明“牛型弓”并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有研究发现在70岁以上人群中与主动脉弓局部扩张与牛型弓相关,分析原因,考虑与流体力学的“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相关。此外,牛型弓对栓塞类型也有影响,一例病例报告显示了双侧大脑中动脉区域同时栓塞梗死,考虑牛型弓有关。临床中也遇到过一侧A1缺失时,栓子通过共干大脑前动脉同时栓塞两侧额顶叶区域。从事神经介入的同道一定了解,主动脉弓结构复杂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针对牛型弓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技术配合及材料使用将有助于解决手术入路,降低手术风险。开篇造影那一幕相信大家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牛型弓单弯不好到位,可以把泥鳅导丝塑形成大回弯,勾入左颈总到远端,引导单弯到位。在CAS治疗时候,为了帮助导引导管到位,可以将牛型弓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型(左侧的颈总动脉和头臂干共干)和B型(左侧颈总动脉从头臂干上发出)。A型病变直接到位困难时,可以使用“望远镜”技术,“伴行导丝”技术或“长交换”技术。牛型弓左颈总动脉开口狭窄时,当股动脉入路不稳定时,可以采取右桡入路。下面这个病例展示了右桡动脉穿刺,左颈内远端保护,做颈总开口球扩支架治疗的“不接触”策略。A:通过“伴行导丝”(1)提供支撑稳定系统,将长鞘(3)和导引导管(2)系统送到病变近端。B:在伴行导丝配合下,将0.014导丝(4)通过病变,到达颈内动脉,放置保护伞(5),撤除伴行导丝,使用V18导丝(6)到达颈总提供支撑。C:通过同轴系统,将5F多功能(7),导引导管(8),长鞘(9)输送到位。D:在长鞘(11)保护下,将球扩支架(10)输送到狭窄部位。E:球扩支架(12)释放后,使用支架的球囊导管(13)回收保护伞(14)。
“No touch”(不接触)技术大家并不是特别熟悉,下面几组图是经股动脉治疗左颈总动脉开口支架置入时“No touch”运用流程,主要目的就是采取多种策略组合,尽量减少因入路成角或材料因素对斑块的刺激,更安全的使治疗材料,减少栓塞风险: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牛型弓”左颈起源与主动脉弓距离,将B型牛型弓分为B1型(左颈总距离主动脉弓<1 cm)和B2型(左颈总距离主动脉弓>1 cm)。在CAS手术过程中导引导管到位的策略针对A和B型的“牛型弓”有以下策略。A型(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共干)牛型弓可以使用经股穿刺的“望远镜”技术(telescope technique)到位(下图)。B1型牛型弓可以使用经股“软着陆”+“伴行导丝” 或者使用 Simmons导管长交换技术到位(下图)。“软着陆”技术(Soft Engagement Technique,SET)是指使用头端较软的导引导管。B2型牛型弓可以使用经右桡“望远镜”技术(下图)。除了左颈总开口距离外,左颈总与无名动脉的夹角大小也影响系统到位难度,以下分型和治疗策略可以参考使用:
该导管是国内尚未上市的WEB输送导管VIA27,这道题有些偏,没人能答对
下面这道题有人猜缪中荣老师,杨新健老师,刘爱华老师,宋立刚老师,还有一个人兄弟猜是孙瑄老师
,实际是“鹏程万里”——莫大鹏教授
下面是猜中的小伙伴,请在公众号里给我留言,编辑会将下载链接发送给答对的朋友。
本期猜中任何一图者,将“牛型弓”幻灯发送给各位学习,欢迎留言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