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李倩:死亡焦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采访人:郑立寒
采访对象:心理咨询师 李倩
李倩老师视频号:心理倩分析
心理咨询师李倩:
我是死亡焦虑蛮重的,死亡焦虑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死亡焦虑的话,平常人就体现在说话比较快。
还有不能欣赏细节,比如说,穿衣服不精致啊,美的东西不一定能够欣赏。
像我走进走出门都是哐哐哐哐哐哐的。这个地方就是细节,细节就是生命嘛。
在细节里面,它有丰富的情感。
就像你去欣赏花的时候,你要欣赏那个花的枯萎,有些人不能欣赏花,是因为不能去接受花是会枯萎的;有些人不能把自己打扮得很精致,是因为在打扮得很精致的过程当中,她这个精致没有了。
怕有的东西没有了,这其实是像一个死亡,一个失去,一种分离,一个抛弃。
郑立寒:
她恐惧失去,是说她害怕自己打扮得很精致,然后她恐惧失去,自己不能一直保持精致?
心理咨询师李倩:
对,这里其实是有那个死亡焦虑的,死亡焦虑在通往精致的过程当中,它一笔一笔失去的时候,比如说化妆,你一笔一笔去化妆的时候,其实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需要耐心去体验你在一笔一笔化妆的时候的情感体验。
什么叫死亡焦虑?就是你不能做精细活,不能体验那种生命过程的爱恨情仇。
我说的很多化妆师是没有去感受那个化妆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化妆的话,她是有能力去感受化妆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比如说化错了,这时候是会有挫败的,她能够耐受这个挫败。
郑立寒:
如果死亡焦虑很重的人,他会不会只是追求一个结果,就是想要快点到达那个结果?
心理咨询师李倩:
对对对,你get到了这个信息,就像我们关门很重啊,为什么门要关得很重呢?因为门关得很轻的话,我要轻轻地过去。
这个地方我就不能耐受了,要轻轻地走过去,对我来说就是会动很多筋骨,害怕门关不好啊,怎么样的,可能还会弹回来,这些情感体验我就不耐受,我就啪一下就过去了。
就是不能去耐受那个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就像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就会不耐烦。
郑立寒:
哦哦,明白。
我好像也有这种东西。我关门的时候声音也会很重,然后平时就是很焦虑,后来我也慢慢觉察到,不管是对身份的焦虑,或者是其他的,背后都是死亡恐惧。
另外我觉得,这个死亡恐惧,它还夹杂着一种恐惧失控感,就是对很多事情好像是没有自信可以控制的,就是害怕失控。
心理咨询师李倩:
或者说在害怕失控的地方,就首先逃避了。门哐一下响,然后就逃避掉了,否则的话,在那里,慢慢地就会感受到失控。
像我的话,不论关什么门,抽屉门,柜子门……以前没有意识到,后来才发现,这种微小的地方就是指向一个死亡焦虑的。
郑立寒:
我觉得生活中,应该也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李倩:
这个可能不一定别人能够体会到这么细微的情感,就是怕分离,怕抛弃啦,不敢进入亲密关系,比如说,一个团体结束或者同学聚会,大家就会很伤心,这就是分离怕抛弃嘛,然后有什么东西死亡,比如小动物死亡或者人死亡就会很难受,这些是大家比较能够理解的死亡焦虑,那我是如何去穿透死亡焦虑的?
其实死亡是并不存在的。分离也并不存在的。
分离的话,我们先说一部电影《寻梦环球记》。
就是人死亡的话,其实他的精神并不会随着肉体消失而消失的。
所以,分离跟死亡,这个死亡其实并不存在的,我举个最当下的例子,就是我跟你沐由(郑立寒)之间,我们今天的这样一个谈话,并不会说我们谈话结束,这件事情就消失了,你跟我共度的这一个小时,它是永远存在的。
在你心里,就像《大话西游》里,莫文蔚在周星驰心里留下的那个痕迹,它是永远存在的。不会因为说分手就不存在。
我们两个之间的这个沟通,不会因为我们以后不沟通,就不存在。在你的心里留下的痕迹,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这个是永远永远存在的,也可以叫“蝴蝶效应”。
就是我们这样的互动过程,你对我的影响会影响到我的家人,会影响到我的孩子,当然很微弱,但是它依然是存在的。
因为我跟你交流过之后,对比跟你不交流,我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影响到我的世世代代。如果是这样去想的话,死亡就是不存在,分开也不存在,分离也不存在。
就像小王子养育过的玫瑰花一样,一旦跟那个玫瑰花有过养育的一段情感,就是有过一段交互后,玫瑰花永远永远对他有感情,那就是属于他的玫瑰花。
所以这部分对我认识分离焦虑、死亡焦虑、抛弃感是非常有帮助的。
郑立寒:
那您是通过这一部电影,然后就感悟到了,是这个意思吗?
心理咨询师李倩:
电影是一部分,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部分。死亡不仅是肉体,还有精神方面。
以前在学心理学时经常说,生和死是一样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死亡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活着而已。
比如说,我们俩现在交流,在场的这个部分,精神方面的在场是永远在的。
ps:如果对李倩老师感兴趣,可以关注她的视频号,心理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