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口臭、流口水、腹泻,胃湿脾虚所致,3个辩证方法
最近,一些读者跟我反映,他们最近总感觉饭后胃部胀气难消,早上起来枕头湿湿的,都是口水,而且有口气,不知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一个小毛病,且难以纠正,可你想没想过,这是由胃湿脾虚造成的呢?
中医认为,人的口水,也成为涎,是由脾气运化而来的,故有“脾在液为涎”的说法。
脾气充足时,“固摄”和“化涎”功能正常,唾液正常分泌,参与吞咽及消化,不会泛滥外溢。
当脾胃遇到不良饮食习惯、刺激性食物、负面情绪、等因素时,就会出现脾胃功能失调,胃湿脾虚。
这种情况下,“固摄”功能减弱,水气不化,脾胃湿热,或者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就会表现为睡觉时“流口水”,久而久之还会出现口臭、胀气。
因此,想要克服胀气、口臭、睡觉流口水的毛病,不妨从胃湿脾虚人手,辨证治疗。
对抗胃湿脾虚,消除上述症状,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下
首先,我们要分清脾虚的性质,辩证治疗。
如果患者吃凉的东西时容易出现腹胀、腹泻,有时还会恶心反胃、吐清水,同时出现腹中冷痛,往往是由于“脾阳虚”所致,即脾的阳气不足,脾不健运。符合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脾阳虚
原因: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表现: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宜:温中散寒
主方:大建中汤加减
如果患者常感到,小腹坠胀,消化不良,隐痛等,说明脾气不足,中气下陷,难以“托举”内脏,常表现为胃下垂的症状。
中气下陷
原因: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运化无权,清阳下陷所致。脾气虚发展,久泄久痢,久病体虚,劳累过度。以上诸因,引起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导致中气下陷。
表现: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之症
治则:升阳举陷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如果患者大便稀溏,反复腹泻,食量少,饭后腹部有滞涨感,吃点油腻就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神疲倦怠,舌淡苔白,面色萎黄,多属于脾虚失运,可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脾胃气虚
原因: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久病之后耗伤脾气,脾胃运化失司而致本证。
表现:腹泻,胃脘痞闷,似胀非胀,食少纳呆,食后胃脘发堵,倦怠无力;舌质淡或胖,苔薄白。
治则: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主方:涩肠止泻散加减
另外,无论你是哪种脾虚,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少食多餐,早睡早起。在改善时需有专业人士详细辩证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