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幽梦忽还乡 | “诗画语文”六 | 钱正权:印象绍国 | 诗画美文
肖绍国老师是位三十挂零的年轻人。以前我与他接触不多,在点评了他执教的《三顾茅庐》课堂实录以后,对他的了解才逐渐多起来。我退休多年,快不中用了,但有一颗慈善的心,总是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后来者,喜看教坛“新竹高于旧竹枝”“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新景观。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在这位年轻人身上得到印证。他是浙江省湖州市东风小学的一名教师,近些年不仅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而且以矫健的步伐跨出了湖州市,跨出了浙江省,活跃在上海、北京等大都市观摩课的教坛上。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他执教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晏子使楚》《三顾茅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木笛》《姥姥的剪纸》《月迹》等课光彩初现,获得了专家和教师的赞许和喝彩,教学实录刊登在全国多家有影响的教学刊物上。
他写的那些文章,像《文化细节—课堂话语—精神自由》《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透过开满鲜花的读》《细节,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等颇有份量,已显示出一位探索者跋涉的稳健足迹。他年纪轻轻,却已是小学语文教坛的“风云人物”了。
绍国追求着一种“诗画语文”的教学风格。
“诗画语文”,我理解为绍国在语文教学中对“诗画”的一种期许。他十分重视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试图把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变为生活的图景。他认为阅读教学中的“诗画感悟”,就是文字和视像的互现。
这是他对学生感悟语言的理想追求。于是,为了丰富学生视像,他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或引导学生在解词时巧妙组合,营造语境;或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作浓缩或舒张语意时想像情景;或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这些追求与叶圣陶先生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异曲同工,或者说是叶老思想的活用。请看他执教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护车夫”那一个片段: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让学生看课文的插图:“请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先生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学生们都说是“半跪”这个动作最动人。
接着围绕“半跪”展开师生对话,凸显视觉形象——“什么样的跪叫'半跪’呢?”“一只脚接触地面,另一只脚站着。”“你能试一试吗?”(一生演示“半跪着”)“这样半跪着,你有什么感觉?”……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请一位同学再来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请把眼睛闭起来,想像你脑海中浮现的先生的形象。”(学生们闭眼静听一位同学朗读)“先生这样'半跪着’为车夫洗伤口、敷药,从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从黄昏到天黑,说明半跪了很久。”“从'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的感觉,说明半跪了很久。”“从爸爸和伯父救护车夫一系列的动作,说明半跪了很久。”……
“这'半跪’使我们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形象的自我写照,你们知道吗?一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那是对压迫人民的敌人说的——”“另一句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一教学片段,鲁迅先生“半跪”的视像如同一尊雕像,树立在学生的心间。
“诗画语文”,还可以见于绍国对文本细节的深究,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深度理解。
他教学《三顾茅庐》,让学生在初读时发现“诚”;在精读品味中感悟“诚”,在反复朗读中表达“诚”;拓展《出师表》一段文字资料,赞美、升华“诚”……
整堂课围绕一个“诚”字,学生从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等细节中深入体验。如精读课文,让学生品味这样的细节:
“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刘备的形象在这些细节中凸现出来,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场面在细节中呈现在学生面前!阅读教学抓细节凸显形象,形散神聚又能引人入胜,是一种教学艺术。
“形”是“神”的外化,即人物活动的种种细节描写;“神”是课文的灵魂,这就是领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
从发现细节到探索灵魂,有一个阅读步步深入的过程——一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过程,一个感悟文本意义和表达方法的过程。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由此,我想到时下有两种教学思路是有失偏颇的,是要力求避免的:一种是架空课文分析人物思想感情,而不是从课文的细节描写着眼,从文字中体悟;
另一种则相反,以突出重点、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名,零散地把一些细节从课文中找出来、画出来,孤立地朗读,断章取义地说感悟,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
“诗画语文”,我发现绍国常常以“儿童”的视角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这是难能可贵的。他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拓展了巴金在《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一文中的一段话: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
有学生动情地读着这段话,却在“低下头来”处读破句了。老师突然捕捉到孩子在读这句话时,融入了作者周晔当时的心情,于是说:“我发现你把周晔的心情和巴金的心情糅合在一起了。来,巴金亲眼目睹了无数人追悼鲁迅先生那动人的一幕。这一幕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来读。”此时,朗读入情入境了,孩子们在朗读声中走近了人物的内心。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在课堂上,老师总是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学生的发言,呵护、理解他们的心声,然后敏捷地做出判断,给与鼓励和引导。一位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长大了的儿童,是那么地善解童心,充满童趣!
“诗画语文”的内涵是什么我说不清。我以为教学风格是由教师的学养、气质、经验等等因素组成的,是语文教师教学科学性与教学艺术性统一的外显。
可以这样说,科学性是“我们”,艺术性是“我”。“我们”是说教学符合一般教学规律,是所有成功的教学所具有的共性;“我”是说教学具有个人相对稳定的艺术特色。
教学风格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有较为鲜明的个体色彩。我不反对年轻人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更不反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是觉得不可急于求成而已。我倒是想到一个似乎普遍的现象——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人的成长往往经历那么一个过程,开始时往往多关注外部世界,希望能显示自己的特色和才情,引起人们的关注。然后呢,慢慢成熟,以致教学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到那时,铅华洗尽回归本色,不求风格反倒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来了。
绍国能取得今天这样令人炫目的成绩,背后洒下多少汗水和心血,我并不知晓。但我坚信冰心先生在诗中说过的话:“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这在绍国备课中的表现,勤勉、踏实、钻研精神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他钻研教材可谓历尽心血,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似乎不为过。他往往边读课文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下阅读的体会。如他细读《小音乐家扬科》,作如下记录:
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是用音乐的感觉、音乐的节律来写的。读着课文犹如欣赏一首美妙的《田园交响曲》。
你听:“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木叉'呜呜’作响。”“傍晚,青蛙'呜呜’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飞着。”“旅店里有人在跳舞,有时候传出脚踏地板的声音,有时候传出少女的声音。小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
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它的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屋子前边有一颗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上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白桦树'哗哗’地,在扬科的头上不住的号叫。”
课文中写的音乐是在变化着的:一开始是清新自然的“噢咦”“呜呜”“笃笃”“嗡嗡”声;随着情节的发展,变成了短促的脚踏地板的声音、柱子颤动的声音;接着是凄惨的琴弦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最后是白桦树的“哗哗”声。这些天籁之声,恰好组成了一曲小音乐家扬科短暂一生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这样的课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小音乐家扬科深深的同情,而且如同欣赏了一曲凄美的音乐,受到悲剧美的熏陶。
从与肖绍国的几次接触中,我相信绍国前行路上迈出的步子是坚定而沉稳的。他是个清醒的实践者、自觉的反思者和勤奋的阅读者。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他不会是那种“采了花来保存”,飘飘然自我陶醉的人,更不会是那种“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人。这是令人十分欣喜的。
钱正权先生生前为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著名特级教师
此文写于2009年5月
配图照片为近年来课堂实景
谨以课堂的名义为
钱正权先生上一炷心香